骑士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卫青!

此人正是西汉最着名的将领之一——卫青,卫仲卿!

汉武帝茂陵中最大的一座重臣陪葬墓,便是卫青的陵墓。

后世这座陵墓的遗址前面立有一块石碑,石碑上便书有“汉大将军大司马长平侯卫公青墓”十四个大字。

不过据吴良所知,这块石碑其实是清朝时立下的,立碑者乃是《续资治通鉴》的作者毕沅。

而在这之前,卫青的陵墓,以及整个汉武帝茂陵都遭受到了极为严重的破坏,早已十不存一。

如此一直到新天朝成立之后,茂陵正式被定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仅剩下的遗址与少量文物才被修复并保存了下来。

所以。

这块破损的玉板难道是西汉名将卫青的遗物?

可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吴良凝视着那块玉板,脑中迅速搜罗着相似造型的玉器。

据他所知,天朝的绝大多数玉器都属于装饰品,哪怕酒具亦是如此,上面或多或少都要刻上一些装饰性的花纹使其看起来更加美观更加名贵,就算没有装饰性花纹,亦要琢磨成为某一种造型,比如玉镯之类,极少有这种平滑方正的玉板造型,更是极少有人在玉器上刻下自己的名号,这在古代非但会影响玉器的美观,还会直接影响到玉器的价值。

在这个认知基础上,再结合卫青的身份……

“难不成是笏板?”

吴良很快便联想到了一样东西。

所谓“笏板”,乃是天朝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时携带的工具。

这种东西早在先秦时期便已经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以前,那时候还没有便与书写的纸张,因此文武大臣在朝见君王的时候,便要随身携带一块板子,不但可以将君王的旨意记录下来,亦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

也就是说,“笏板”的功用等同于后世的笔记本。

正所谓“笏,忽也,备忽忘也”,说的也就是这个意思。

而最开始出现的“笏板”,其实都是竹木材质的,那时的“笏板”是真的为记录事物而存在,乃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工具。

但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多,越来越便捷的记录工具出现。

“笏板”便逐渐失去了原本的功用,只是这种宫廷礼仪依旧流传了下来,逐渐变成了一种代表地位与官职的礼节性物品。

于是“笏板”的材质也在发生着变化。

玉器、象牙之类名贵的材料都成了制作“笏板”的材料,而历朝历代也对“笏板”的使用进行了相应的规定,比如几品以上官职才能使用什么材质的“笏板”,不同品阶的官职使用的“笏板”应该是怎样的规格,等等等等。

如此一直到了清朝,“笏板”才不再出现在朝堂之上。

原因是满族人喜欢骑马,最开始的时候文武官员都是骑马上朝,连轿子都很少坐,如此双手既要拿鞭子又要牵缰绳,实在空不出手来拿“笏板”,于是就弃之不用了。

而以卫青当时到达的官职官阶。

放在后世最起码也是部长级的官员,甚至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亦不为过,使用名贵的玉质笏板自是再合理不过的事情。

“所以这难道就是卫青使用过的笏板?”

吴良继续使用“金刚伞”在那一堆“九窍玉”中划拉,希望能够找到这块玉板缺失的部分,如此拼凑起来便能够做出最为准确的判断。

因为据他所知,汉朝的《礼记》中曾记载过当时的“笏板”规格:“笏长2尺6寸,中宽3寸。”

汉朝的尺寸要比后世短上一些。

不过这并不影响吴良做出判断,他找到的这块玉板宽正是3寸左右,只是因为已经发生了断裂,导致没有办法衡量具体的长度。

可惜。

吴良几乎翻遍了每一块“九窍玉”,确保自己不曾有任何疏漏,却依旧没有发现缺失部分的玉板。

吴良自是有些失望。

倘若能够找到缺失的部分,吴良一定会好生收起,回去之后再想办法将其粘合起来珍藏,在他眼中,这玩意儿哪怕发生了破损,价值也绝对超过了那些没有文字的精美玉器。

失望之余,吴良又开始推演这块玉板与那些“九窍玉”的来源。

传说可能是卸岭力士传人的吕布?!

他此前便推断这些玉石制品应该是来自中原的陵墓之中,而如今在这堆玉石之中又发现了疑似卫青使用过的“笏板”,那么……

吴良自然而然的便想到了卫青墓所在的汉武帝茂陵。

几年前董卓权倾朝野,各州郡共同推举袁绍为盟主组成联军出兵讨伐,董卓受形势所迫只得西迁长安,而在离开洛阳之前,董卓还特意派吕布盗掘了东汉皇陵群以及汉武帝茂陵,将墓中黄金珍宝洗劫一空。

汉武帝茂陵既然毁于吕布之手,那么建于茂陵之内的卫青墓自然亦是难逃一劫……

想到这里。

吴良顿时觉得心中的许多疑惑都可以解释得通了。

若非是进行了大规模的盗墓活动,并且针对的还都是那些王公贵族的陵寝,怎么可能搜罗出来如此惊人数量的“九窍玉”?

而距离如今最近的载入史册的大型盗墓活动,似乎便只有这一次。

当然。

墓中盗出来的那些真正之前的黄金珠宝,自然全都要归董卓所有,彼时吕布还是董卓的义子与下属,想来并不敢私吞,至少不敢明目张胆的私吞。

而剩下的一些不太吉利的边角料,诸如这些从死人身上扣出来的“九窍玉”,再比如那块已经破损断裂的玉板,董卓是肯定不会要的,倒是有可能赏赐给吕布与下面的人。

那么这些东西又要如何处理呢?

如今这世道,天朝的百姓连饭都吃不起,如何能够消费得起这种不能吃不能喝的奢侈品,何况他们的社会地位亦是没有资格享用玉器。

而天朝的士族对玉器又十分了解,更加不会对从死人身上扣下来的“九窍玉”感兴趣。

所以这玩意儿就只能运送到西域,去忽悠一下对玉器只有一知半解的外地商人还差不多,倒也算是物尽其用了,说不定这样转上一圈,经过一定的改造之后又会换成另外一种形态回到中原,摇身一变就成了抢手的稀罕东西,就像后世许多国产的东西去国外转上一圈,反倒就可以变成进口货物高价销售是一个道理。

吴良倒不在意这些,他在意的是那块疑似卫青用过的“笏板”的玉板。

按照这样的推测,这块玉板极有可能便是在吕布率众盗墓的时候发生了破损,于是便成了不入眼的边角料,扔在这一堆“九窍玉”中运到了这里。

如此一来,找不到缺失的部分亦是合情合理。

没准儿缺失的部分已经碎成了很小的碎片,基本没有了价值,自然也就没人再感兴趣,早就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

……

这不巧了么这不是?

作为东汉末年盗墓界的后起之秀,吴良对吕布这位办过大事的“前辈”可不仅仅是早有耳闻,其实还有不少比较复杂的念头。

他一直想与吕布接触一下,最好能够进行一番友好和善的交流。

如此他便能够从吕布口中听到一些感兴趣的见闻。

比如吕布对盗墓有着什么样的看法与见解,又掌握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盗墓技巧;

再比如吕布当初在盗取东汉皇陵与茂陵的时候,是否见识过一些不为后世人所知的奇珍异宝与惊天秘密;

再比如吕布是否还盗过其他的陵墓,有没有发现什么比较重要的历史文献,这些历史文献又是否被保存了下来;

等等,等等……

这些东西都是吴良最感兴趣的东西,他屡次冒险盗墓就是在不断的寻找与见证这些不为人知的事物。

另外。

吴良可以很肯定的说,吕布绝对不仅仅只是在董卓的命令下盗取了东汉皇陵与茂陵。

他亦是那种生命不息,盗墓不止的人。

遥想去年吴良前往冀州盗取广川王刘去墓的时候,不就巧遇了奉吕布之命前来盗墓的部将郝萌么?

而现在他的手下杨万里,不也正是吕布麾下四处探访古墓消息的寻墓人么?

可惜此前杨万里只是一个无名小卒,跟随吕布的时间也并不长,没有办法接触到吕布最核心的秘密,甚至连与吕布说话的资格都没有,否则吴良亦是可以通过杨万里增进一些对吕布的了解。

不过这些事情却能够证明,在董卓归西之后,吕布除了胸怀争霸天下的野心,盗墓之事也并未放下,依旧还在不断的寻访古墓。

只是吴良也不确定,吕布盗墓究竟是像曹老板一样只为了筹集军饷,还是还有其他不为人知的目的……

除此之外。

吴良对吕布又有些敬畏,并不愿在吕布生龙活虎的时候与他直接接触。

一来是因为吕布的勇武威名在外,年纪轻轻便被世人称为“飞将”,更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说,吴良自觉正面迎战自己断然不是他的对手,就算加上典韦恐怕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因此不想冒险;

二来则是因为吕布的品性,此人绝对也算不上什么好人,并且有点反复无常,不可以常理处之。

毕竟他连续杀了两个义父不说,后来与刘皇叔合作的时候,亦是为了一丝利益便隔三差五的背后捅刀子,甚至抓过好几次刘皇叔的妻妾儿女,以至于最后当吕布被曹老板擒获时,那时吕布本有降意,曹老板也有收心,刘皇叔却在一旁使劲攒捯,最终使得吕布这一代名将落得一个人头落地的可悲下场。

综上两点。

便使得性子本就十分谨慎、甚至多疑不亚于曹老板的吴良不愿轻易与其直接接触,武力超群又不讲武德的人,真心不好相与,还是莫要自误了。

吴良现在唯一的指望便是曹老板。

如果按照正常的历史走向发展的话,吕布终归只要被曹老板擒获的,到了那时吴良再劝曹老板暂时留下他的性命,再与其接触亦是不迟。

怕只怕随着吴良的到来,历史已经悄然发生了许多改变,他也不能确定到底还有没有这一天。

正当吴良如此分析的时候。

“公子,你快看!”

典韦忽然指着那头骆驼喝道。

吴良站起身来看去。

只见那头骆驼仅剩的躯干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干瘪下来,而随着躯干的不断干瘪,里面正有一些殷红色的粘稠液体自它那脖颈上的巨大伤口汩汩而出。

“这是……”

吴良也搞不清楚这到底是是什么情况。

如果这是血液的话,早在头颅被斩下的那一刻就应该流出来了,而不是等到现在……吴良估计自己查看“九窍玉”的过程至少有十几分钟,这时候血液才流淌出来,延迟未免也太高了些。

与此同时。

吴良又注意到,骆驼那滚落在地的头颅中,也同样有殷红色的粘稠液体正在流出。

而更神奇的是,这种粘稠液体流淌到极为干燥的盐碱沙地上,却并未立刻渗入其中,竟像是纯净的水银一般在地上滑动,甚至连一丝尘土都不曾沾染……

“先莫要轻举妄动,静观其变!”

吴良轻声喝道。

他觉得这种粘稠液体很不简单,可能还会有更进一步的动作与变化,现在恐怕还不是打断它的时候。

果然!

在吴良等人的注视下,仅仅过了一盏茶的功夫,自骆驼躯干与头颅中分别流出的粘稠液体便在不断的滑动中汇聚在了一起。

与此同时。

骆驼的躯干与头颅亦是已经不再流出液体。

时至此刻,这些粘稠液体已经汇聚成了大约一平方米的不规则形状的一滩,接着这滩液体也并未滑向吴良等人,而是不紧不慢的向不远处的小湖移动。

“吴有才,我怎么感觉它是活的……”

白菁菁忍不住说道,“另外,我隐约听到湖中正在传出无法言状的声音……确切地说,我甚至根本就不确定到底有没有声音传来,只是直觉上觉得里面有动静,好像有什么东西正在诱发我的耳朵发出不易察觉的轻微震动。”

“不管怎么样,先想办法将其拦下,不能教它回到湖中,否则我们恐怕便也没办法搞清楚这究竟是什么东西了。”

吴良蹙眉说道。

“我来试试!”

典韦闻言已是一马当先冲了上去,一柄手戟“噌”的一声插在了那滩液体正前面的地面上。

结果那滩液体碰到手戟,竟自动出现了分流,而后毫无阻碍的继续向小湖流动。

“这……公子。”

典韦无奈的看向吴良。

这玩意儿似水一般根本就没有稳固的形态,再大的力气亦无用武之地,要如何阻拦?

骑士书屋推荐阅读:庆余年三国:穿越曹昂,从截胡邹氏开始大唐:旅行青蛙,开局长生不老道魂少年铁血战神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三国:从农村小屁孩到千古一帝大秦第一熊孩子大唐:灵气复苏,全民修仙!福寿至长生不死:我是历史一根刺王爷要咬人:宝贝,别太坏!成亲后,我的乌托邦藏不住了三国:开局薛仁贵传承,我无敌了带着农场混异界乱世三国志(完结)女特工穿越成首富千金:特工皇后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开局女悍匪抢我做压寨夫婿!三国:白毦陈到隋唐:以一己之力护大隋万世昌隆书生的悠闲生活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开局成了阿斗,还是个女阿斗开局绑架太平,我守捉三十年绝世小书儒大唐锦鲤小郎君张逸风姜凤小说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明末枭雄公子无期秦昊是什么小说赵宋之世:家父苏东坡嫏嬛姝开元帝师明末之木匠天子三国我为皇穿越错了怎么办恶姐当家:只要脸皮厚顿顿都吃肉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武则天之无敌风流太监的我:称呼是我最后的倔犟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侯爷,夫人她又虐渣了公牛传人南明:重生朱由崧我在三国刷属性轩辕三国世子你别乱来三国:狱中讲课,我教曹操当奸雄
骑士书屋搜藏榜:穿越大宋,女侠全是我的!侯爷,夫人她又虐渣了孤岛喋血日不落盛唐农门辣妻巧当家一介布衣农门悍妻:带着萌宝嫁皇帝三国群英传明日传奇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夙志寒门小郎君大顺宝藏穿越科举,我驰骋官场我生活在唐朝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大明:你这也叫坐牢?老朱羡慕了大周残阳清穿守则代夏血狼雇佣兵的古代征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吾父朱高煦大秦神捕大秦之无敌马车满朝佞臣,孤要做千古暴君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赝品太监老师带我回地球半山亭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水浒传之我是林冲三国之风起南疆女神有药gl盛唐舰载特重兵公牛传人趣味世界简史和亲公主白发皇妃最强吕布之横扫天下北宋有坦克大宋水浒武松指点江山天命贵妻,杠上嚣张战王山沟皇帝视频通历史:开局剪辑十大盛世黄帝内经百姓版倾城欢都市邪主王牌悍妃,萌夫养成雇佣兵系统,开局卖掉倭奴所有人
骑士书屋最新小说: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家父吕奉先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大晋霸主明末风云:乱世殇歌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从司农官开始变强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正德皇帝朱厚照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秦末苍穹之变十三皇子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掌握天幕,行走万朝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狂魔战神杨再兴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紫鸾记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