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在这里,吴良终于看到了华佗口中的那一堆破烂陶器。

这些陶器大多已经变成了碎裂的陶片,其实保存最为完好的,也就只剩下半个底部,此刻的造型就像是一个破陶碗。

这些东西对于一般人来说已经没有了任何价值,但对于吴良来说,却还是能够探查出一些与这座医者圣山有关的信息。

教众人站在一边,吴良低下身子颇为小心的清理着这些破陶片。

“……”

华佗在一旁看得莫名其妙,但见吴良十分认真也不敢轻易打扰。

而瓬人军众人对此则早已习以为常,毕竟每次进入古墓或遗址,吴良的关注点都与一般的盗墓贼截然不同,他总是能从那些不起眼的东西之中寻出一些旁人看不到的信息。

果然。

大约一刻钟之后,吴良居然已经将这些破陶片分裂成了三堆,并且还从这些破陶片的下面找到了一些不太寻常的痕迹。

“这一堆都是夹砂黑陶,这一堆都是夹砂灰陶,最小的这一堆则是泥质红陶……”

吴良虽然并不试图教瓬人军众人掌握这些考古学知识,但每当有什么发现的时候,也会颇为耐心的进行讲解,这是他在后世从事导游工作时养成的习惯。

当然,这么做也是为了抛砖引玉。

毕竟瓬人军中亦有几人拥有他所不具备的见识,比如于吉和甄宓,他们有时在听过吴良的分析之后,总能给出一些独到的见解。

“还有这些陶器碎片上的装饰花纹,这种是凹凸弦纹,这种是绳纹,还有这种比较少见的叶脉纹……”

吴良自顾自的说着话,给出了自己最终的判断,“无论是这些陶器的制作工艺与用料,还是上面的装饰花纹,这是都可以证明这座圣山乃是上古时期的遗址,不过是否与黄帝有关便有待商榷了,因为这些工艺多起源于炎帝的部落,也是炎帝的部落运用最为广泛。”

“炎帝不就是神农氏的首领么?而且据我所知,炎帝统领的部落便是姜姓,这……据说姜太公虽是姬姓姜氏,但其实也是姜姓部落后人。”

诸葛亮立刻接过话茬说道,“有才哥哥,你说这两者之间是否可能存在某种联系,毕竟从方才的情况来看,这药人体内的怪虫似乎与痋虫便存在着一些共同之处?”

“这的确是一个探查方向。”

吴良沉吟片刻,微微颔首道。

如果这座圣山是炎帝所建,那么便与神农氏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相传炎帝之所以叫做“炎帝”,便是因为他是天朝最早掌握并将火运用起来的姜姓首领。

另外炎帝可能还是中医的发起者,他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最多的时候一天之中便鉴定出七十种毒草,并且根据各类植物的特性,最早尝试使用草药治病。

这么说起来。

就算黄帝时期的名医扁鹊,也极有可能必须向尝过百草的炎帝取经,如此才有可能站在神农氏的肩膀上成为名医,利用草药与神农氏的经验治病救人。

只可以关于这位最初的扁鹊,史书中的记载实在太少,能够查不出来的便只有这么一个名字。

甚至。

有没有可能这所谓的“扁鹊”本就是属于神农氏的神医或医疗班底。

只不过后期黄帝在“阪泉之战”中打败了炎帝,自此炎帝结盟,两个部落融合为华夏族,自此炎黄之间不分你我,因此“扁鹊”也就成了黄帝的“扁鹊”,以黄帝之名行走于各个部落之间行治病救人之事。

但就算如此,各个部落也必然还会保留一部分自己的秘密。

比如这座圣山,可能便是神农氏的秘密,也是姜姓的秘密。

至于药人体内的怪虫与痋虫……

倘若姜子牙的确与炎帝统领的姜姓部落有关,那么自然也有可能掌握姜姓的秘密,如此便存在怪虫与痋虫乃是同宗、又或者怪虫乃是痋虫祖宗的可能性。

“但君子有没有想过,炎帝与其统领的部落乃是生于姜水,因此才有了姜姓,而姜水距离此处恐怕有千万里,他为何要不远万里来到此处设立这样一座圣山?”

甄宓适时提出了心中的质疑。

这也的确是一个问题。

姜水位于后世陕西宝鸡,两者一个在西一个在东,唯一的联系恐怕便只有贯穿东西的黄河,就算真要设立圣山,这地方也不是最优选。

“另外据妾身所知,在逐鹿之战以前,这座圣山所在的地界应是掌握在蚩尤手中。”

甄宓接着又道,“因此就算这座圣山与炎帝或神农氏有关,也只能在逐鹿之战之后才有可能设立……不过如此一来,炎帝在此处设立圣山便又有了可能,因为当初黄帝炎帝联军与蚩尤展开大战的逐鹿距离此处已经不远了。”

“你的分析很有道理!”

吴良再次连连点头。

如此也算是初步划定了这座圣山设立的时间段,很大概率应该是在逐鹿之战之后,炎黄两部掌控了这片区域的时候。

而在这之前,不论是地缘还是距离,基本都没有这种可能。

带着这些疑问,吴良继续探查天坑底部的情况。

方才他将这些碎陶片清理分类的过程中,便在这些碎陶片的下面发现了一些不太寻常的痕迹,其中最为明显的便是四个十分规则且相同的圆形小坑。

这些圆形小坑直径约在十公分左右,陷入地底也差不多有十公分深。

连接在一起刚好组成了一个极为规整的长方形,这长方形长约两米,宽则是在一米二三左右,一看就是人为留下的痕迹。

吴良首先取来一柄工兵铲在附近铲出了一个坑,以此来勘察天坑底部的土质情况。

这一铲子下去并没有费太大的力气。

即是说这个地方的算是那种比较松软的土质,而且看成分应该是那种含沙量略多的黄土……这倒无可厚非,此地虽然是近些年才成为黄河的入海口,但黄河时常决堤改道,这里又地处黄河下游,在这之前的成千上万年间亦有可能曾是黄河的入海口或是居于入海口附近。

而据吴良所知,整个渤海西岸基本应该都是类似的土质,这是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时带来下的泥沙所致。

确定了这件事情。

吴良随即来到其中的一个圆形小坑,使用工兵铲将其挖开查看情况。

如此施为之下,吴良很快便得出了结论:“这圆形小坑中的土质与其他地方没有任何不同,只是中间的部分被重物压实了,因此才会陷下去留下这样的痕迹。”

“另外,四个圆形小坑深度完全一致,说明它们当初承受的压力是完全一样的,即是说压在它们上面的东西应该是一个整体。”

“再加上小坑连接起来又组成了一个十分规整的长方形,我理由判断这上面方式的曾是一个方形的四脚器皿,而如此庞大的四脚器皿,还具有如此分量,恐怕只有可能是鼎了。”

据吴良所知,炎帝神农时期虽然铜器还未普及开来,但其实已经出现了“鼎”这种大型器皿,并且后世考古界相关的遗址中发现过这个时期的四足方鼎,因此吴良的这种推测并非信手拈来。

况且吴良也并未认定曾经放在这里的鼎便是铜鼎,亦有可能是石鼎。

毕竟这座圣山能够在入口处设下那三道门楼,便应该有能力制作出这样的大石鼎。

“说起鼎来,我倒想起了咱们此前见过的那个与扁鹊有关的铜鼎。”

诸葛亮故意忽略掉了与之相关的“齐哀公墓”,接茬说道,“不过从地上压出的痕迹来看,那个铜鼎还是小了一些,应该不是出自此处。”

“问题是如果这里曾有这样一口大鼎,那鼎如今去了哪里呢?”

杨万里蹙眉问道。

“可不是,这样一口大鼎,少说也得有几千斤重吧,这里又是一个难以行走的大坑,想要将它移走简直太难了。”

曹旎亦是咋舌说道。

曹旎说的不错,哪怕到了如今的东汉,要将这样一口大鼎从天坑中移出去,再搬运去其他的地方大部分也只能依靠人力,这的确是个大工程,至少需要启用数百人的大工程。

并且还不可能不留下任何痕迹。

然而吴良环视周围的环境,再抬眼望向天坑那倾斜的,却并未发现什么明显的痕迹,总觉得事情不像他们想得那么简单。

“此事再议吧。”

如此之下,吴良只得暂时搁置这个问题。

“嗯。”

瓬人军众人皆是点头应道。

“……”

唯有华佗自下到天坑地步之后便一言不发,他不是不想说话,而是压根就插不上话,因为吴良等人讨论的问题全都不在他精通的领域之中。

甚至有时候他听吴良与瓬人军众人说话,竟有一种正在听天书的感觉,时而懂时而不懂,那叫一个云里雾里。

不过他到也越发确信了吴良的太史令身份。

若非专门研究追寻历史真相的人,又怎会懂得那么多史料与相关的知识?

……

时至此刻,天坑的探查也暂时告一段落。

吴良等人虽然勉强划定了这座圣山设立的时间段,但也得到了更多亟待探寻的疑问。

可惜解除奇毒的事情,依旧毫无进展。

如此自天坑上来,吴良又马不停蹄的带着华佗前往圣山之巅查探。

与天坑不同,圣山之巅果然如同华佗说的那般光秃秃的一片,看起来就像是于吉那没剩几根头发的脑袋一般,光的甚至有些发亮。

吴良也并未在上面看到丝毫人工改造的痕迹,更不要说什么石盆之类的东西。

“老先生,既然你帮我观一观此处的风水。”

吴良环视一周一无所获,有些不甘心的道,方才进入天坑时,因为腿脚不灵便,于吉便没有下去,此刻登山他倒是跟了过来。

“公子,此地峰峦模糊、手脚不明,本该有砂石守护的地方,却莫名形成了一个天坑,此格局犹如犹如鱼失水、木无根,堪堪形成了死局。”

于吉显然早已瞧过了这里的情况,抬手便为吴良指道,“如果老朽没有看错的话,这应是一处极为罕见的死龙格局,此局之中难以结穴,若是强行下葬可不仅仅是断子绝孙那么简单,恐怕连姓氏都难以保全。”

“?!”

姓氏都保不住?

众人闻言皆面露惊色。

这后果无疑比夷九族还要严重百倍,毕竟九族毕竟只是危及家族血亲旁系,而姓氏的涉及面则要更加广泛,试想炎帝统领的姜姓部落,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便等于代表了炎黄子孙中的一半,若是姜姓保不住,那必然是一场至少波及成千上万人的灭顶之灾。

这一刻。

吴良忽然觉得后世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在这条“死龙”面前都弱爆了,倘若于吉所言非虚,有人利用这风水害起人来,那简直不堪设想……

不过这样的死局貌似也是有禁制的。

比如这地方随时出现的滚地雷,再加上它本就处于这样一处与世隔绝的小世界之中,便注定他是一处一般人接触不到的秘境。

除此之外。

这地方如今已经成了黄河的入海口,看情况应该用不了多久就不会被彻底冲垮,这方小世界连通外面的仙山必然不复存在。

这应该也是一种禁制,又或是一种天意。

与此同时。

这可怕的“死龙”格局也令这座圣山在众人眼中变得更加神秘与诡异,更加认为这地方一定藏有天大的秘密。

而正当众人内心震惊的同时。

“轰隆隆——!”

伴随着一阵突兀的巨响,众人脚下的山体不知为何竟忽然剧烈的摇晃了起来,有人立刻维持不住身形摔倒在地。

“这是怎么回事?!”

如此情形之下难免有人惊慌。

地震么?

吴良也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只得连忙大声呵道,“我们此刻立于山巅之上,不必担心山体坍塌产生落石,这座山也并不陡峭,应该不会轻易塌陷,大伙切莫慌张乱走,先牢牢抓住身边的人稳住身形,确保不会有人滚落下去!”

(本章完)

骑士书屋推荐阅读:庆余年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大明太子:开局逼崇祯退位崇祯十五年:召唤猛将带着农场混异界三国:穿越曹昂,从截胡邹氏开始大唐:旅行青蛙,开局长生不老道魂少年铁血战神摄政红楼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三国:开局获得霸王武力三国:从农村小屁孩到千古一帝大秦第一熊孩子大唐:灵气复苏,全民修仙!福寿至长生不死:我是历史一根刺王爷要咬人:宝贝,别太坏!成亲后,我的乌托邦藏不住了三国:开局薛仁贵传承,我无敌了乱世三国志(完结)女特工穿越成首富千金:特工皇后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开局女悍匪抢我做压寨夫婿!三国:白毦陈到隋唐:以一己之力护大隋万世昌隆书生的悠闲生活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开局成了阿斗,还是个女阿斗开局绑架太平,我守捉三十年绝世小书儒大唐锦鲤小郎君张逸风姜凤小说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明末枭雄公子无期秦昊是什么小说赵宋之世:家父苏东坡嫏嬛姝开元帝师明末之木匠天子三国我为皇穿越错了怎么办恶姐当家:只要脸皮厚顿顿都吃肉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武则天之无敌风流太监的我:称呼是我最后的倔犟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侯爷,夫人她又虐渣了公牛传人
骑士书屋搜藏榜:穿越大宋,女侠全是我的!侯爷,夫人她又虐渣了孤岛喋血日不落盛唐农门辣妻巧当家一介布衣农门悍妻:带着萌宝嫁皇帝三国群英传明日传奇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夙志寒门小郎君大顺宝藏穿越科举,我驰骋官场我生活在唐朝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大明:你这也叫坐牢?老朱羡慕了大周残阳清穿守则代夏血狼雇佣兵的古代征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吾父朱高煦大秦神捕大秦之无敌马车满朝佞臣,孤要做千古暴君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赝品太监老师带我回地球半山亭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水浒传之我是林冲三国之风起南疆女神有药gl盛唐舰载特重兵公牛传人趣味世界简史和亲公主白发皇妃最强吕布之横扫天下北宋有坦克大宋水浒武松指点江山天命贵妻,杠上嚣张战王山沟皇帝视频通历史:开局剪辑十大盛世黄帝内经百姓版倾城欢都市邪主王牌悍妃,萌夫养成雇佣兵系统,开局卖掉倭奴所有人
骑士书屋最新小说: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从纨绔到拥兵千万!战场杀神从马前卒开始我家有个电饭锅御赐监察使爆兵百万占北疆,皇帝跪求我登基!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大秦:我说我不当宰相,扶苏非要封我为王!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