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他的话,朱棣不由得皱了皱眉。
驰道他肯定是要修的,但如果不花几个儿子的钱最好!
毕竟几个儿子的心里面肯定藏着什么阴谋诡计。
不过没想到,夏原吉根本就不想花钱,这怎么能行?
也正是因此,朱棣轻咳两声,就开口说道:“夏爱卿,户部如今难道真的拮据如此了吗?”
“竟然连一条小小的驰道也拿不出银子来修?”
听到这话,夏原吉差点被气笑了!
瞧瞧这说的什么话?
还小小的一条驰道?
就算再小,一步远的驰道也需要花上几两银子。
更何况他虽然不知道朱棣想修多长。
但在他想来,既然朱棣开了口,就一定不会太近。
所以再次拱手高喊道:“启禀皇上,户部这些年来一直拮据,而且如今户部还欠太子殿下四百万两银子没还,如今正想着凑银子还账呢!”
他突然提起朱高烁,自然是另有目的。
毕竟全天下都知道太子最孝顺!
为了搬迁京城不辛苦,硬生生的自费修了一条宽几十步的驰道。
如今只要皇上说几个软话,苦苦穷,这修驰道的银子太子又岂会不出?
旁边的朱高烁自然也明白夏原吉突然提自己的意思。
当即就跟旁边的哥几个互相对视了几下,然后都露出了一丝笑容。
老二朱高煦更是直接使坏。
当场站出来高喊道:“启禀皇上,既然户部银子不够,臣也略有一些家资,愿奉上一些用于修建驰道!”
此话一出,旁边的夏原吉直接懵了!
什么情况?
汉王也是银子多到没地方花了?
怎么还学太子讲话了?
可这还没完。
随着老二朱高煦的站出来,朱高烁等人也动了起来。
“启禀皇上,臣等也愿贡献家财修建驰道!”
朱家几兄弟的行为,瞬间就让在场所有人目瞪口呆。
一个汉王也就算了,怎么连最穷的珉王也出来凑热闹了?
不过等他们回过神后,就连忙看向了朱棣。
见其脸色突变,心中就有了猜测。
应该是太子等人之前提过,但或许是有什么让皇上不满的条件。
所以这才找户部出钱!
龙椅之上,看着朱高烁等人站出,朱棣敲了敲扶手。
“驰道乃是国之利器,岂可借私人之手建设?退下吧!”
听着这话,群臣更是认定了刚刚的猜测。
这里面一定有事!
毕竟去年太子修驰道的时候,皇上可不是这么说的!
当时咧着大嘴,露出两颗大门牙!
哪像现在这样,脸色阴沉的都快要滴出水了!
朱高烁等人也不强求,连忙拱手退下了。
毕竟户部没银子,想修驰道,绕不过他们这一关!
龙椅之上的朱棣没了好心情,所以直接大手一挥。
“退朝!”
群臣瞬间严肃起来,赶紧拱手行礼。
“臣等恭送皇上!”
没多久,朱棣的身影就消失在了奉天殿上。
等他离开之后,群臣立即凑到了朱高烁的身边。
“太子殿下最近一段时间为国效力实在辛苦了!”
“太子殿下能够废寝忘食处理政务,实在是天下百姓之福。”
“是极是极,有太子殿下在,我大明必定永昌!”
至于朝堂上发生的事,他们倒是没有太在乎。
毕竟是老朱家父子间发生的事,他们不用问的那么仔细。
面对群臣的夸赞安慰,朱高烁也露出了几丝笑容。
这几天他确实累坏了!
即便有工作狂朱元璋帮忙,但他肯定也要自己去想,去理解。
毕竟脑海里的几位前辈虽然是他的外挂,但终究不是属于自身的能力。
只有真正掌握了,心里才会感到踏实些!
不过与群臣告别之后,朱高烁也不敢在这奉天大殿待。
连忙就拔腿跑出了皇宫。
可谁成想,太子府的马车根本就没来。
无奈之下,他也只好蹭老大的马车回府。
路上,爹叔侄三人聊着,老大突然冒出来了一句话。
“四弟,瀛洲那边你很重视?”
朱高烁听到这话,差点没反应过来,毕竟前一句还聊着回家吃什么。
这下一句就来到了瀛洲,相差有十万八千里。
不过很快他就清醒了过来。
而后说道:“瀛洲虽然偏僻,但老爷子之前让我全权负责,我肯定要让他发展起来。”
如今瀛洲的工作进展很顺利要不是怕瀛洲本土承担力不够。
他都想开启第二批迁移计划了!
对面的老大朱高炽见他这么说,不由得摇了摇头。
他又不傻,自然能看出来老四对瀛洲的重视绝不止那么简单。
不过见他不说,老大即便心中好奇,也不好再问了。
没多久,马车就来到了太子府。
门房见他出现,差点就惊掉了下巴。
随后就连忙冲府上喊道:“太子爷回来了,太子爷回来了!”
瞬间功夫,太子府呼啦啦的冒出了一大片人。
全都好奇的盯着朱高烁看!
毕竟这连续在宫里住那么长时间,他们也怕朱高烁少点啥!
不过很快,随着梁安的出现府上的下人们才开始退散。
“行了行了,都去忙事吧,别在这看了!”
驱赶众人后,梁安又笑嘻嘻的凑到了朱高烁身边。
“太子爷,宫里面冷不冷啊?”
听到这话,朱高烁忍不住翻了个白眼,随后就往府里走。
见此,梁安也没在意,连忙又追上来问七问八。
最终只得到了朱高烁的一句话。
“在宫里面挺累的!”
“累?”
梁安一听这话,顿时就愣在原地。
毕竟别的事他都好解决,可就是这累还真不知该怎么办。
挠了挠头,他也只好不再让朱高烁烦心。
原本朱高烁以为自己能成功逃离皇宫,是自己运气好。
可没想到接下来几天朱棣都没召见他。
这瞬间就让他有些不知所措了!
好在,梁安在宫里面有眼线,他才得到了真实情况。
如今的朱棣正在埋头苦干批阅政务,似乎是想把所有不高兴发泄到这些政务中去。
不过随着时间划过,册封太子的大典也终于开始了。
地点就在皇宫内,奉天大殿外。
各种礼器乐器持续发出悦耳的响声,礼部尚书表情肃穆,手持明黄色圣旨站在了高台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