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坚固的城池堡垒,不能种粮食养活人口,死守乌龟一样坚硬的城池,也早晚得败在这一套战术之下。
“好!那我们应该怎么开始,从哪里下手呢?”妥欢帖木儿问道。
布达奚尼公主的这个‘蒙古式战术’,其实就相当于放弃中原领地,变成一种以战促和,或者说慢慢蚕食的策略。
蒙古骑兵烧杀抢掠后,若是红巾军反贼肯定和谈,那就趁机勒索一些好处,消停两天,等到时机出现,便可以继续进攻抢掠。
反正,大元王朝只要不要脸,绝对可以凭借这个战术捞取足够的好处。
“自然是平原一带!”
布达奚尼公主在地图上指着一个位置说道。
那便是延津、大名至东平府一带的中原腹地。
“这些地方的汉人反复无常,的确应该教训他们!”妥欢帖木儿大汗点头说道。
看着自己大腹便便的皇兄,布达奚尼公主忍不住说道。
“皇兄,我们大蒙古人的大汗,可不能只坐在城内当皇帝,还得策马战场,才能算好样的啊!”布达奚尼公主说道。
“啊?皇妹,你什么意思啊?”妥欢帖木儿一脸不情愿的装糊涂。
大都城内多好啊,不仅有享用不尽的美女美酒,而且更加的安全。
一旦上了战场,可就要面临死亡的威胁。
去年芝麻李率军攻打大都城,可是真的把妥欢帖木儿吓得够呛。
“现在大元的根基,就剩下一个大都和小半个河北山西了,再守着大元皇帝的规矩,可是不能让草原各部信服了。”布达奚尼公主耐心的劝说道。
铁木真建立大蒙古国,忽必烈建立大元王朝,一直都是一个二元制度。
大元皇帝兼任大蒙古大汗,以皇帝身份统治汉人,以大汗身份引领蒙古人。
只不过,因为忽必烈跟弟弟阿里不哥争夺大汗位置,引汉人在草原烧杀抢掠,令蒙古人不太待见大元皇帝这个名头。
现在中原都丢干净了,大元皇帝这个称号,也基本没有实际利用价值。
“那你的意思,让朕御驾亲征吗?”妥欢帖木儿问道。
布达奚尼点点头,“没错,皇兄放心,你以大汗名义亲征,只需要在后方坐镇,我和洽克图替你征战,也不需要多么大的胜利,只要逼着汉人反贼休战议和,我们能守住大都一带的河北就可以了。”
布达奚尼公主的如意算盘,也是打的啪啪响。
保留大半个河北土地,那就比当年的辽国还强几分。
中原那么多汉人义军,肯定相互看不顺眼的很多,等他们内部自乱攻杀起来,那大蒙古国就可以趁机捡便宜。
“我们先攻打大名,那里的汉人豪强兵力弱,而且城内也有粮食和人口。”
妥欢帖木儿下定了决心要御驾亲征,先攻大名,然后再向南进攻汴梁城。
只不过,这一次蒙元军队不再追求攻克汴梁城,而是要在周边烧杀抢掠,让汉人反贼们知道,大蒙古人不是好惹的,然后再逼迫他们议和。
布达奚尼公主和丈夫洽克图相信,凭借他们的勇猛,一定可以令汉人反贼尝到厉害!
28章大汗御驾亲征
大元皇帝妥欢帖木儿在第二天的大朝会上,宣布了自己要御驾亲征平乱的消息。
整个大元的士气,再度振奋了起来。
明慧长公主布达奚尼和辽阳行省扎萨巴图特万户、驸马洽克图为前锋,整顿兵马准备向南征战。
消息传到刘承这里的时候,刘承倒是并不觉得是什么大事。
妥欢帖木儿这种昏君材料,就算是御驾亲征,也没有什么鸟用。
只不过。
随后的消息,倒是令刘承有点意外。
蒙元的金刀驸马、扎萨巴图特万户洽克图率领数万骑兵,突然杀到大名城下,进行了一场夜战偷袭。
大名城内的义军仓促应战,很快大败,所有人全都趁着夜色跑路,放弃了刚刚夺回不久的大名府城。
这一支大名府的义军,乃是当地人自发组织,没有什么地方可以去投奔,便来到了徐州投奔了汉王刘承。
经过一番询问后,刘承把战斗经过了解的非常详细。
他基本可以确定,这一支辽阳行省的扎萨克图特万户骑兵,属于是标准的蒙古战术,拥有极强的机动性。
而且,这些蒙古人在攻克大名府城后,抢走了一切物资,强迫迁徙了大批人口,似乎根本不打算守城池。
根据汉军的最新情报,这些蒙古骑兵又开始一边烧杀抢掠,一边向着高平进发。
高平是汴梁门户,一旦高平失守,那蒙古骑兵就可以冲入河南和淮西一带平原肆虐。
“这些鞑子想要玩老战术,我们可不能让他们越过黄河。”刘承当机立断,决定出兵去高平,击败这一支‘蝗虫战术’的蒙古骑兵。
“大哥,续继祖和毛贵带的兵马都回不来,咱们手中可只有一万人啊。”常遇春连忙劝道。
这倒不是他常遇春害怕,而是担心刘承的安危。
如今刘承是汉王,岂能轻易冒险。
“不用担心,我有你和蓝玉就够了,而且我们这一万人,可是我的汉王府近卫军,绝对精锐中的精锐,难道还怕这些辽阳的鞑子不成?”刘承非常自信的说道。
常遇春一听,觉得也是非常有道理。
连察罕帖木儿那个老鞑子,都被蓝玉给杀了,辽阳的鞑子又有什么可怕?
顶多似乎是更加狡猾一些。
“而且,高平的守将是李文喜,他是李武的亲弟弟,还有不少旧部和威望,现在被扔到高平当挡箭牌,我们若是拉他一把,绝对是一个不亏的买卖。”刘承笑着说道。
既然要准备争霸天下,那这些红巾军的老骨干们,便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果然。
高平的红巾军将领李文喜得知汉王刘承要来出兵支援后,顿时大喜过望。
本来,他已经打算是与高平城共存亡,做好了一死的准备。
李家数十口人全都在西路军大败的时候战死沙场,李文喜是绝对不会投降鞑子的。
若是临阵脱逃,那也不是他李文喜的性子。
只不过,李文喜听说刘承率领一万人来支援后,心中是非常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