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则乱,乱了分寸!”
听到李翔这么说,张良几人嘴角都是不由得悄悄地一瞥。
李翔这么形容,确实太过委婉了一些,给李长源留足了颜面。
不过,他们几个却也不好,在这件事情上多说什么。
毕竟,当年的李泌化名李水在袁术那里蛰伏多年,立下了汗马功劳,并且,多年的艰辛,又有几个人知道?
所有人都很清楚,这一位在皇帝陛下的心中是有一定的地位的。
当然,他们也确实能够理解李泌这样做的做法背后的缘由。毕竟,那个时候,西州也确实是即将沦陷。这一点,就算是他们身处局中也自认为无法改变。
毕竟,那个时候,吴起虽然已经兵进豫章,可毕竟南方大战还没有结束。等到南方大战结束,怕是苏定方那个时候也已经凉凉了。
西州之后,所代表的就是凉州局势的直接恶化。而等到南方的援军到达,谁知道那个时候凉州是什么样子了?
更不要说,那个时候的李泌,因为消息的滞后性,根本不可能时刻知道南方大战的情况。如此说来的话,也确实可以勉强说是关心则乱,以至于乱了分寸。
哎,说起来,这李长源!
你既然一意孤行,那干脆为什么不一开始一意孤行?
非要卫青、蒙恬拒绝过一次,再一意孤行?
卫青、蒙恬已经拒绝过一次,而这样的事情,他们更加会第一时间报请大都护岳飞,以及朝廷公卿。
毕竟,头一次议论的时候,卫青、蒙恬虽然不同意李泌的做法,但说到底,他们还是同级,这两个人,为了稳妥一些,自然要走官职更高一些的岳飞和王猛他们,来阻止李泌这种疯狂的做法。
以至于,北方四地都已经人尽皆知了,敌对政党更是以此要打压李泌的名声。
在这之后,李泌最终方才一意孤行,连给人操作的空间都没有。
当然,这种事情,操作的空间永远有限。
李泌一开始就准备牺牲自己了!
他不死,只恐人心动荡!朝堂公卿也会离心离德!
波及几十万上百万军民,不要说是李泌了,就算是面对李翔,也必然会有人站出来问罪的。
此事,只能够以他的鲜命,给天下军民,给满堂公卿一个交代。
“陛下!”
“当此之际,与元蒙之争,有弊无利!”斟酌了一下,苗训率先开口了。
有关这个问题的答案,可是不好答!
故而,刘伯温和张良,就算是明知道问题的答案,但他们依旧没有直接答,而是要先斟酌一番。
就只有一个苗训,倒是没有在意这些。
他本来就是一个降臣,不怕招惹什么人。毕竟,从一开始,他就不指望能够在大晋的仕途上再有什么过多的发展了。换而言之,他现在颇有一番一朝顿悟,彻底看开的感觉。
他不像其他人,还有那么多所求,自然,在一些问题之上,他是抱以无所谓的态度的。
心态变佛了,没必要再考虑那么多的东西了,胆子自然就要变得大一点了。
“光义兄倒是说的委婉,岂止是有弊无利,再争下去,当有亡国之危!”刘伯温到底也同样开口了。
作为李翔早期的谋士之一,他也就比王猛来的时间短了几年,可以说,晋军的发展,他也是一步步看在眼里,并且跟随着晋军发展壮大的路程,一步步走过来的。
晋军能够发展到今天,并且最终成立大晋,也是有他的心血在的。
故而,他到底也不可能因为一些顾忌就真的一言不发。刘伯温不是贾诩,他也做不了贾诩。这两个人,完全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做事风格和处事态度。
“不是我大晋,又或者是元蒙,如果继续对抗下去,这场瘟疫只会愈演愈烈!”
“如此一来的话,只会是越加难以控制!”
“故而,再这样下去,只会是两败俱伤!”苗训继续补充道。
对于瘟疫来说,如何控制住它们的传播,这是防控的重中之重。
而想要将它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往往也是无比的困难。甚至,可以说是最困难的一点。
而如果他们两家继续争斗下去,两家继续想尽办法给对方加大散播瘟疫的力度,那么,这场瘟疫是永远不可能被真正能控制的住的。有外力干扰,在怎么可能控制得住?
王猛、高颎他们锁住了雍州的关卡,不允许凉州的一兵一民进入到雍州的范围之内,可是,关卡能够防的住人,还能够防得住飞鸟不成?
再则,像铁木真那样,直接利用投石车投掷沾染过瘟疫感染者的物品,照样能够将瘟疫散布到凉州之外。
同样的方法,晋军自然也可以用。
故而,他们两家如果继续对抗下去,继续像现在这一样开启生化战的话,那么,这场瘟疫是绝对不可能真正被控制的住的,执意想散播的话,就算是管控的再严密,难道就能够一点漏洞都找不到吗?
所以,在场的几个人都一致认为,继续这种无意义,并且没有任何底线的对抗,只会将元蒙和大晋同时都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他们两家,到时候只会是一个不差的全部都输,这种对抗之中,是不会有什么赢家的。
他们也并没有说他们和元蒙这两家两败俱伤,之后会被人渔翁得利。
事实上,这种可能性并不大。
他们两家真要是继续争下去的话,以现在他们的争斗方式,你以为其他几家势力就不会受到波及了吗?
瘟疫这种玩意儿,到最后真要是被他们两家玩的不可收拾的话,又怎么可能只在他们两家的地盘范围之内传播?这玩意儿传播起来又不是分人的!
可是,就算是发展到最后,其他几家也是同样倒霉,没有坐收渔翁之利的可能,然而,这种大家一起掀桌子,直接一起认输的事情,本来就没有意义可言。
“只是,如今,民情、军情激愤!”
“这件事情,只怕是不好办的!”张良在一侧补充道。
他们之所以不想在这件事情上发表意见,本身,这就是最主要的原因。
因为如今凉州的疫情,民情、军情这个时候已经到达一个顶峰,这个时候,谁要是贸然提出和元蒙罢斗的话,只是怕在民间和军中的名声就臭了。
当年的张良,他才刚刚到达李翔这里的时候,就已经提出了先南后北的战略,进军荆北,此后,在各个方向合围巴蜀,借巴蜀顺流而下,一举荡平整个南方。
在此之前,他的战略还没有成功,故而,相对于大晋其他的谋士,在功劳上,他并没有什么突出的地方。而相比王猛这样的文官之首,他又更加是没法比。
可是,如今,南方大战已经结束,他当初提出了先南后北的战略已经实现,作为提出了这个战略的他,当这个战略实现的时候,那自然是功不可没。
可以说,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都将是张良,他在朝野之上快速发展的阶段。
在这种背景之下,他是不愿意再多起什么风波的。
所以,相比苗训和刘伯温,张良无法像他们两个人那样毫无顾忌的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