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造反,这……这是能拿到台面上说的吗?”
“就算是后世的立法没有因言获罪的事,后世人也不该这么大胆。”
“太开放了,太开放了,这真的是能说的吗?”
“都上升到造反了,后世朝廷难道就不管管吗?”
“……”
这次历朝历代的皇帝和朝臣们确定了后世绝对没有皇帝,谁家有皇帝,民间还敢这么干。
光明正大的发视频如果有80万兵马,你会干什么?
还能引起一大堆人讨论了,那些后世人竟然自己还自称朕。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真的是能说出来的吗?
前有推翻帝制,后有光幕当众讨论造反。
光幕上的每一个视频都在挑战,当权人的心脏。
皇帝朝臣觉得头痛,而百姓们却看的津津有味。
百姓们虽然不能当面讨论造反,但看光幕视频里的评论讨论的这么津津有味,一些偷偷躲在家里透过窗户看光幕的百姓,也忍不住加入了讨论之中……
“八十万的骑兵,那得多少粮食才能养得起?”
“要真有80万的人让我统领就好了,我也想试试当皇帝是啥滋味儿。”
“当皇帝肯定很好,下地用的锄头都是金锄头。”
“要是当了皇帝,我要顿顿吃白米饭,加大肘子。”
“要是我能当皇帝,天天娶新媳妇。”
“我要是当了皇帝,我还天天娶新相公呢,回回都换不一样的。”
“哪有女的当皇帝,都是男皇帝。”
“谁说女的就不能当皇帝,我们***就是女皇帝……”
“……”
其实如果是光幕刚出现的时候,百姓们还没有这么大胆,但随着光幕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多,时间隔得越来越长,百姓对光幕了解的越来越多,知道这个不是皇帝朝臣王公贵族能够掌控的,说话也就自由了不少。
……
当然除了这些,还有一些人把目光放到了女皇帝上,尤其是朝代靠前,之前从未出现过女帝的时代……
……
【#孩子们还是太年轻了#】
【当现在的孩子被问到一个亿和清北录取通知书选那个的时候,孩子们的回答……】
【镜头一:镜头里的小男孩毫不犹豫的回答:“清北录取通知书。五个亿连一座学校的装修都很难搞好,更别提才一个亿了。而清北可以让我获得更高的学历,以后能获得更多个亿。”
镜头二:镜头下的小男孩儿同样是回答了“录取通知书”:“多少钱不重要,我是一只小小的铅笔,加上学到的知识,写在纸上才是最重要的。”
镜头三:一个戴帽子的小女孩同样选择了“清北录取通知书”:“一个亿它总有花完的时候,而清北通知书,我可以去学更好的知识,以后一直能赚这么多。”
镜头四:一个扎辫子的小女孩同样选择“清北通知书”:“靠自己努力的方式和过程,比较令我开心……”】
【只有最后一个镜头下的孩子选择了“一个亿”。
她说:“我爸公司也有很多清北毕业的人,他们还得再打工很多年……”】
评论区
[的确是得多读书啊,不然都不知道一个亿是什么概念。]
[读书的意义就是让你知道,该选一个亿。]
[孩子,你记住一个亿,它没有花完的时候。]
[清北毕业不一定一个天能赚一万,但一个亿放银行里,一天就一万多。]
[那个年龄段其实对金钱都没有多大概念,一个亿有多少都想象不出来的那种。]
[没毕业之前也这样觉得自己行,只要一路往上读,总能够突破阶级限制,但离开校园出了社会,迎接过社会的毒打后,才发现真不行。]
[小时候我觉得自己可牛逼了,我小时候的名言就是:钱都是画着的纸而已。]
[原来富人家的小孩和穷人家的孩子,这么早就体现出区别了。]
[真的是出身越好,站的越高,越能早早的看清社会的全貌。]
[出生底层的人一步一步靠自己爬,可能三四十岁才懂得的道理,而出身高的孩子,他们家人直接喂嘴里,人家十五六岁就已经懂了,很多人二三十岁才懂得的道理。]
[你们都选:清北。
那我选:一个亿。谁给啊!税前还是税后?]
[……]
“光幕上面说一个亿就等于一万万,一万万是多少啊?”
“肯定很多,不然不会那么多人都选择那一个亿。”
“如果换成铜钱,肯定一个屋子都装不下。”
“屋子都装不下的钱,岂不是能花好几辈子?”
“……”
哪怕有光幕换算,本身并没有系统学过算数的百姓们,也很难理解万万这个数字单位。
不过,没有办法理解不要紧,百姓们知道这个钱很多啊!
现在不少地方,和其他人一起看光目的百姓已经讨论到了,如果真的有这些钱要干什么上了。
……
【#古代人的段子#】
【一方士卖药把娘子搭进去了。】
【一方士专卖迷妇药,妇人着在身,自来与人私合。
一日有轻浪子弟来买药,适方士他出,其妻取药付给他之。
弟子就以药弹其身上,随妇至房,妇只得与伊交合。
方士归,妻以其事告之。方士怒云:“谁教你就他!”妻曰:“我若不从他,显得你的药便不灵了。”】
评论区
[前面我都没笑,最后那一句“我若不从他,显得你的药便不灵了”,直接笑崩溃。]
[哈哈哈嗝……]
[这个妻子还是个事业咖。]
[这个应该也算是文言文的一种,但我奇异的理解了内容。]
[真正的文言文翻译起来费死劲,看这个又能看懂。]
[高考文言文要是考这个,还怕我翻译不出来。]
[这本书叫什么?我倒是想看。]
[我记得这本书里好像还有一个段子,学文不行,学武不行,学啥都不行。最后学医,自传一良方,服之,猝。好像也是出自这本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