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仰杨将军大名!”华兴忙拱手一拜。
杨宁系天策军总教头,官拜正四品下壮武将军,是天策军第一高手。天策军大统领李承恩将他视为弟弟一般,十分的照顾他。他的武技偏重刺突,枪法不但威猛而且锐利,明教四法王就是败在他的手下而丧命的。开元二十七年,“光明寺事件”爆发,天策军和明教在长安光明寺展开决战。此役中杨宁大显神威,力战护法、枪挑四法王,“天枪”杨宁之名从此名震天下。
杨宁道:“你愿不愿意随我去?平州军在卢龙塞阻挡奚人、契丹联军,兵力不够派人求援,本将奉令这便是去增援卢龙塞。
华兴爽快地抱拳道:“末将愿往。”
当是时,他来不及征求兄弟和部下的意见,先答应下来再说。大家也应该理解这样的决定:来都来了,肯定是要打仗……难道还有比去那边的滦城爬墙更悲催的差事吗?瞧那些抬回来的伤兵,都被火油烤熟了。
于是大伙儿便跟华兴,加入了杨宁的军队。
杨宁出动的人马一共大约两千多人,其中甲胄齐全、军容较好的骑兵四五百,应该算作这支军队的精锐和核心力量。后面还跟着一长串步兵,在大路上以长长的纵队行军;四人为一排,队伍看起来长约三四百步,所以华兴才估摸着他带着两千来人。
这股步军和以前华兴他们的易州军无法相提并论,不是说天策精锐么?怎么大部分衣甲不全,少数人连头盔都没有,各式兵器混杂。看来杨宁部真正凭仗的是他身边的那四五百骑兵精锐,恐怕只有这些骑兵才有较强的战斗力。
这时朱倵和秦铭看出了他的疑惑,他俩的意思——这天策啊,其实有点像后世的军校,然后陛下十分爱护他们,自当今陛下即位以来,准备把天策军变成铁骑部队,优先发展马军。所以步军就是后娘养的了。
很不幸!秦铭以前在天策军就是被分配到步军的。秦铭估摸着,这些步军应该是平州新募的新兵吧,不然怎么会如此羸弱?!
如此一说,华兴倒觉得自己手下三百多骑,对于杨宁的增援部队来说,并非可有可无,完全可以算作一股力量。因为华兴觉得自己部队中的将士都算强悍,卢儁义等人更是有猛将资质,只不过没混出头罢了。
军队白天行军晚上扎营,第三天上午,行军途中忽然停了下来。
只见大路旁边有个村庄,很普通的一个村子,错落无序的房屋大多很破败,房屋之间照常有几颗大树,并没有多少稀奇的地方。
华兴很快发现了不寻常之处。一帮乱兵正从村口出来,不止有兵,还有几架骡马拉的双轮大车;大车后面竟然绑着几个年轻妇人,她们的手被绳子绑着拴在车架上,哭哭啼啼地跟着骡车步行。
那些兵是唐军的士兵,这里还不到卢龙塞,远近都在控区内,只有唐朝的人马。
杨宁马军部队里,两股骑兵上了马,离开大路从左右包抄,很快将刚从村子里出来的乱兵围住。这时只见杨宁亲自带着随从过去了,华兴等就在他后边,见状也牵着马慢慢跟上去看个究竟。
杨宁一看乱兵拉着装满东西的车,后面还有妇女,都不用问就知道怎么回事了。这些乱兵不仅劫财,还劫人妻女。
“可恶!”杨宁大骂了一声,“全给我拿下!”
那些乱兵被精骑团团围住,见此阵仗也不敢反抗,个个垂头丧气站在那里。
这时杨宁身边的一个部将进言道:“此地近卢龙塞,到这里的人马除我部之外,便是范阳军、平州军、安东军、神策军四部的兵马,乱兵定是他们的人。将军不便杀罚,可绑至军中交给他们的主将处置;财货、妇人尽遣归村子。”
杨宁听罢怒气稍息,正待要下令,忽闻一阵马蹄声自北边而来,众人便循声观望。
过得一会儿,就见一队骑兵策马而来。当前一人,长得非常高大,华兴目测可能有一米九,而且躯干粗壮,看上去就像比后面的一般人“大一号”似的,连座下的战马都被衬得小了……想来被他骑的马要辛苦得多。等他走近,只见他浓眉大眼、面如刀削,一身的威杀之气,光看外貌就不似常人。
反正华兴是完全不认识此人是谁。他看了看卢儁义、秦铭,这二人表示也不认识,此人不是河北军系统的。
不过看样子杨宁是认得的,策马上前便拱手拜道:“不曾想在此地便遇到神策大将朱癸朱前锋。”
那大汉斜着眼态度很是傲慢,不过也回了礼,简单干脆地说道:“杨将军。”
杨宁随即说道:“前锋应知,神策进击河北后军纪松懈、时有劫掠,以至于河北官民坚壁自守,让大军补给愈发艰难。朝廷几番严令将士不得再劫掠百姓,你看这些人倒好,不仅抢东西,还抢人……他们应该不是前锋麾下的兵吧?”
“哼!”不料那大汉就这么回应杨宁的。杨宁好歹也是个大将,那粗壮大汉却是一副不买账的样子,恐怕也不是什么小人物。
一旁的华兴寻思,这神策军不是安史之乱后变成中央禁军的么?他策马靠近朱倵,问问这个“百事通”——这个世界的神策军:由于防御吐蕃、绥靖南夷的需要,太宗皇帝特旨允许建立起神策军这一只独立编队,主要驻守在西南阳平关与剑门关一线。本来神策军属于地方部队,而天策府则是由李世民一手带大的亲信,两者地位不可同日而语。这从指挥者的选用上就可以看出,神策军的指挥者是由朝廷指派普通将官,而天策府自上而下,无一不是忠臣义士的后代,至于统领一职更是非开国功臣的后代不可。
但是武后上台之后,很是惧怕天策府这支李唐的嫡系部队,立刻限制了天策府的兵权,只是迫于多位老臣的压力才没有解散天策府。与此同时,武后大力扶持神策军,在军中安排了许多自己的亲信,神策军由宦官统领的规矩也正是从此时开始的。神策军奉命进京,标志着神策军渐渐由一支地方戍卫部队转化成国家直属精锐,已经具有了与东都天策分庭抗礼的力量。
当今陛下的即位,帝王心术,不能一家独大,标志着大唐军史上最惨重的一次军队较量的开始,白虎与青龙都已经跃跃欲试,迫不及待想把对手撕个粉碎……【注1】
朱癸哼了一声,就从马上跳下来,径直走到那些乱兵前面。刚被绑住的十几个人个个低着头,连看都不敢看他一眼。
【注1】史载神策军
神策军是唐朝中后期中央北衙禁军的主力。原为西北的戍边军队,后进入京师成为唐王朝的最重要禁军,负责保卫京师和宿卫宫廷以及行征伐事,为唐廷直接控制的主要武装力量,是唐朝维持统治的最重要的军事支柱。从天宝十三载(754年)哥舒翰在磨环川设立开始计算,到天复三年(903年)被正式废除,一共经历了149年的历史。
神策军的领导权握在宦官手中,这样就使得神策军与宦官集团发生了极其密切的联系。自唐穆宗以后,天子多受制于宦官。穆宗以后共有九帝,其中,除敬宗、哀帝外,其余均为宦官所立。宦官集团之所以能掌握皇帝的生、死、废立大权,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掌握神策军兵权,以神策军为工具控制皇权。
唐穆宗以后,神策军渐渐腐化,战斗力下降。而且在一定条件下成为某些藩镇发动叛乱的借口。唐朝末年,藩镇势力屡次进犯京师,常以剪除宦官为口号,而这时的神策军将吏大都卷入宦官集团中去。由于穆宗以后,神策军很少外出征战,军纪日益败坏。其普通军士也非当年善战的边兵,多以工商富豪子弟充任,不堪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