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摩挲着手中刚刚誊抄出来的第一卷《永乐大典》,或者干脆说是《永乐大典》的索引目录第一册,崇祯皇帝差点儿就热泪盈眶了。

穿越多少年了?从天启七年算起,到崇祯十三年,整整十四年的时间!

十四年的时间啊,人生又有多少个十四年?

上个厕所要用绸子来擦屁屁的感觉,你们造吗?连尿个尿都有人给摇龙根的感觉,你们造吗?每天都要合计着去哪个妃子的宫里,你们能理解这种纠结的感觉吗?

朕穿越过来当这个皇帝,朕容易吗?朕快活吗?

是的,朕很快活,朕的快活你们根本想象不到!

朕过的生活,毫不客气的说,后世所谓的这个爸爸那个爸爸的,他们能体验这样儿的生活,但是天天这么过,他们得哭死在厕所!

即便过着穷人毕生之想象都难以想象出来的奢华生活,崇祯皇帝的心里也总感觉缺失了什么东西一样。

尤其是随着自己威望日深,大明的疆土越来越大,海内外敌人越来越少,这种感觉就愈发的重了。

直到手中拿到了《永乐大典》之后,崇祯皇帝才弄明白了这种感觉的来源。

眼前的大明,武功极盛。只是,武功极盛是必然。

中原王朝兴盛的时候,或者说就算是败家了,只要还没到彻底完犊子的时候,就有足够的资本说自己看谁都是战五渣。

然而文治方面不一样,文化的培养和兴盛需要的时间很久,往往需要一代人甚至更多的时间来培养!

唐诗,宋词,这些都是百年积累才兴盛起来的!

眼下的大明武功极盛,文治方面却是少了很多。

哪怕崇祯皇帝登基之后一直在努力的复兴百家学说,也一样显得有些不足。

远了不说,《永乐大典》这么一部比大英百科全书不知道牛逼了多少倍的典籍居然没了正本,只剩下残缺不全的副本!

光一部《永乐大典》之中就遗失了多少的好东西?崇祯皇帝自己都数不过来!

每次一想起这永乐大典,崇祯皇帝就觉得自己的心都要碎了——你说这嘉靖皇帝死就死呗,拿《永乐大典》陪葬干什么,多埋点儿金银珠宝啥的多好!

败家玩意!

这回好了,坟都被挖了吧?

不过,朕好歹没有玩什么坟头蹦迪,更没有什么骨灰拌饭,而是给您老人家换了一个更好的风水宝地当坟头,也算对得起你了吧?

为了弥补自己心中的愧疚,崇祯皇帝除了整整斋戒三天以外,还特意跑去嘉靖皇帝的神像前忏悔了一番,并且征求了嘉靖皇帝的意见。

神像上面微笑的嘉靖皇帝对于挖坟的事儿没表示反对,并且一直保持着微笑,让心底发毛的崇祯皇帝跑路之后又命人专门誊抄了一份《永乐大典》,准备抄完后陪入新永陵。

走完一切形式之后,崇祯皇帝就开始合计起了春闱的事情——这次的春闱原本应该在三月举行,可是因为各种原因,一直被压制到了现在。

不过,崇祯十三年的春闱跟以往的春闱,在意义上有很大的不同,因为这次的春闱可以说是一次试点,或者说是科举改革的开始。

当然,崇祯十三年以前的春闱,崇祯皇帝也没停下自己搞事情的脚步,应举的士子们都有足够多的惨痛记忆。

从崇祯元年时崇祯皇帝照抄了楚国公云烨同志的那个鱼和熊掌的问题之后,每次的科举和恩科都会搞出些事情来。

到了崇祯十三年,大明朝参加科举的士子们都已经学精了,尤其是那些名落孙山之后又再参加的,基本上都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

现在整个京城的考生都在忐忑不安的等着,等着看今年的春闱,崇祯皇帝会再折腾出什么新的妖蛾子出来。

事实上,崇祯皇帝也没有辜负这些考生们的期望,在殿试的当天就抛出了一个大问题。

问题不算难,甚至于挺简单,总共就只有两个题目。

第一个仅仅是如何看待移民实边,或者说移民实边到底算不算扰民,因为涉及到了强制迁移百姓的问题。

要求就是让这些新科进士们给出自己的方案,别管是好是坏,是法家还是儒家或者什么其他的法子,总归得给出一个。

第二个问题更简单,为什么大造黄册后,江南会出现那一阵动荡,以后再大造黄册,遇到这样儿的问题该怎么解决,或者怎么防止这种事儿的发生。

不得不承认,这两道题真就是那种坑死人不偿命的。

大殿中的三百名考生,感觉自己的内心都快崩溃了——移民实边是善政还是恶政其实都无所谓,毕竟该迁移的也已经迁移了,剩下的也都是老老实实的等着迁移。

至于第二个问题就更坑了。

江南的动荡也叫个事儿?都杀的人头滚滚,连个敢跳出来说话的都没有了,下次还来?谁敢跳?

但是,这些都是仅限于理论上的,实际上呢?

移民实边的事儿跟大造黄册的事儿是相辅相承的——大造黄册多出来的人口因为没有足够的土地分配,最后去实边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可是也正因为如此,江南那些忍过了强制迁移富户也忍过了商税的豪商们才会忍无可忍。

有隐户和逃户的存在,可以无限度的摊低生产成本,不管是耕种还是作坊都是如此。

而大造黄册恰恰就解决了隐户和逃户这两个伴随了大明近二百年的老大难问题,使得那些豪商地主们的生产成本无限升高——有大明户籍跟没有大明户籍完全就是两种待遇!

有大明户籍,生死都会有官府过问,没有户籍的只能算是野人,比一头驴的价值高不到哪儿去,根本就没人管。

这些弯弯绕看着很复杂,可是也很简单,毕竟从利弊上面去分析,基本上就差不了多少。

现在呢?

大殿上高坐龙椅的皇帝陛下出了这么两道题,自己该怎么做答?

不老老实实的写出来并且给出解决方案,如何在皇帝陛下那里留下个好印象?以后如何再平步青去?

可是真要是把里面牵扯的弯弯绕绕都给写出来并且给出个解决方案,肯定就会得罪一大批人。

现在朝堂上的官老爷们就不说了,假设他们完全跟皇帝陛下一条心,不会这么小心眼。

可是自己身后的家族,还有那些士绅豪商们呢?他们也不会小心眼?

想想都是不可能的事儿!

高居于龙椅上的崇祯皇帝则是盯着在场的考生们或思考,或奋笔疾书,脸上依旧是没有一丝的表情。

不仅如此,崇祯皇帝还在不断的给这些考生们找麻烦。

时不时的端起旁边的茶水抿上一口的行为还好,起身从御阶上下来在考生们身边踱上几步的行为可就很恶心人了。

考生们都感觉想要骂人了。

就像是后世的学生考试一样,就算是本身没做弊的,监考的考官到身边晃一圈都会莫名的心虚。

现在可好,这根本就不是什么监考的,而是自己以后最终极的大老板直接过来监考,那种心情简直就是几十万头神兽奔腾而过。

直到一柱时香烧完,众多考生都交卷退出大殿之后,崇祯皇帝才淡淡的道:“温爱卿和孟爱卿,郭爱卿,成国公和英国公,随朕一起批阅这些考卷。”

其实崇祯皇帝现在并不是太想批阅这些考卷。

在崇祯皇帝看来,这些考卷加在一起,也没有《永乐大典》来得更重要。

但是没办法,自己不过目,直接让温体仁他们选择的话,不知道会涮掉多少自己看着顺眼的人。

尤其是那些满肚子不合时宜的,很可能就会被泯然众人。

比如上次的沈颢一样,如果不是自己把这家伙给挑了出来,估计早就被黜落了。

让崇祯皇帝略感失望的是,这一次的试卷虽然说都不错,但是却再没有类似于沈颢那种让人眼前一亮的试卷了,整体水平只能说不坏,但是也绝对称不上太好。

只不过,这种情况才是正常的——大明的天才多的是,但是指望每次科举都能网罗到几个,还是有点儿扯蛋了。

无聊之下,崇祯皇帝干脆再一次跑到了皇家学院。

在崇祯皇帝的心里,皇家学院的重要性甚至于不比京城差到哪儿去,就算是跟《永乐大典》比起来,也是相差无几了。

《永乐大典》是世间独此一份,只有多印出几份来,自己才能放心。

至于京城,崇祯皇帝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一句,自己走到哪里,哪里就是大明的京城所在!

到了皇家学院之后,崇祯皇帝发现自己来的还是有些早了——皇家学院也没有什么惊喜给自己。

其实跟人才的事儿一样,当崇祯皇帝脑子里的那点儿东西都掏空了之后,剩下的也就是提要求,然后皇家学院想办法,或者针对之前的那些技术慢慢改进,至于说突然间的爆发,基本上也不太可能。

倒是那些被搞去研究电的,后来又死了好几个后,这些家伙们也学精了——先拿着蛮子们去实验。

倒是崇祯皇帝没有抱太大希望的农学院和医学院,算是给了崇祯皇帝一点儿不大不小的惊喜。

农学院现在的扛把子是陈足奇,这家伙的脑回路一直就很清奇——自从被崇祯皇帝在陕西给救下来之后,这家伙就满门心思的琢磨着杂交粮食的事儿。

托了郑芝龙和唐王那些家伙的福,问题不断的在搜索各种各样的种子送回大明。

虽然很多种子基本上是没有什么鸟用的,甚至于试种过之后发现麻烦不少,但是也有很多是有些用处的。

最起码陈足奇就通过种子杂交的手法,把水稻的产量提高到了四石还要多一些的程度。

如果说四石这个单位不好理解的话,换算成四百公斤是不是好理解了?或者说八百斤这个单位?

从原本的三百多公斤提高到四百公斤,虽然看着数量只有少少的几十公斤差距,可是想想这是亩产单位,一切就变得很不同了。

大明现在究竟有多少可种植稻子的土地,别说是崇祯皇帝了,估计身为户部尚书的郭允厚也不一定能记得住。

但是无所谓,只要知道大明的土地足够多,这几十斤的差距已经足够养更多的百姓就行了!

就连小麦的产量也有了提高,虽然亩产只是单纯的提高了一百多斤。

至于说两季稻和三季稻什么的,还在实验阶段,暂时没有什么成果,这个也急不得。

令崇祯皇帝心中不爽的是陈足奇这家伙明显在憋大招——多了这几十公斤的产量,这家伙都没有上报的意思,准备等旱稻的产量一起解决后再上报!

如果不是崇祯皇帝恰好想起来这个农学院,估计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等到他陈足奇的消息。

毕竟农作物的实验跟其他的东西不一样,一年能实验的时间总共就那么多。

就算是用来实验的土地多一点儿,总不能把京城外的土地都划给他陈足奇做实验吧?

也正是因为如此,自从陕西把陈足奇带回京城皇家学院足足有十多年的时间,崇祯皇帝都没有催促过他的进展,只是保证了要钱给钱,要人给人,更是命锦衣卫暗中搜罗着海外的作物种子。

想不到今天就憋出来这么个大招。

至于医学院带来的消息就更加的喜人了——简单的小手术是没啥太大的问题了。

拿着大量的蛮子练手之后,皇家学院已经宣告可以进行通过手术手段来解决肠痈的问题了!

肠痈这玩意在后世叫什么,崇祯皇帝感觉应该是阑尾炎一类,算是个不痛不痒的小毛病,切了就行。

可是在大明,这玩意的致死率可是高的很!

如今医学院能解决掉这个问题,就已经说明大明朝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小手术!

只要慢慢的发展下去,以后早晚能解决更多的问题!

得到两个好消息的崇祯皇帝心中高兴,干脆吩咐王承恩准备了大量的赏赐给皇家学院后才回到宫中。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骑士书屋推荐阅读:庆余年野性王爷很无赖:枕边王妃不承欢大明太子:开局逼崇祯退位崇祯十五年:召唤猛将视频通历史:开局剪辑十大盛世三国:穿越曹昂,从截胡邹氏开始大唐:旅行青蛙,开局长生不老道魂三国:开局获得西楚霸王模板少年铁血战神摄政红楼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三国:开局获得霸王武力三国:从农村小屁孩到千古一帝大秦第一熊孩子大唐:灵气复苏,全民修仙!福寿至长生不死:我是历史一根刺王爷要咬人:宝贝,别太坏!成亲后,我的乌托邦藏不住了三国:开局薛仁贵传承,我无敌了带着农场混异界乱世三国志(完结)女特工穿越成首富千金:特工皇后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开局女悍匪抢我做压寨夫婿!三国:白毦陈到隋唐:以一己之力护大隋万世昌隆书生的悠闲生活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开局成了阿斗,还是个女阿斗开局绑架太平,我守捉三十年绝世小书儒大唐锦鲤小郎君张逸风姜凤小说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明末枭雄随身空间之红楼枭臣公子无期秦昊是什么小说赵宋之世:家父苏东坡嫏嬛姝开元帝师明末之木匠天子三国我为皇穿越错了怎么办恶姐当家:只要脸皮厚顿顿都吃肉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武则天之无敌风流太监的我:称呼是我最后的倔犟
骑士书屋搜藏榜:穿越大宋,女侠全是我的!侯爷,夫人她又虐渣了孤岛喋血日不落盛唐农门辣妻巧当家一介布衣农门悍妻:带着萌宝嫁皇帝三国群英传明日传奇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夙志寒门小郎君大顺宝藏穿越科举,我驰骋官场我生活在唐朝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大明:你这也叫坐牢?老朱羡慕了大周残阳清穿守则代夏血狼雇佣兵的古代征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吾父朱高煦大秦神捕大秦之无敌马车满朝佞臣,孤要做千古暴君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赝品太监老师带我回地球半山亭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水浒传之我是林冲三国之风起南疆女神有药gl盛唐舰载特重兵公牛传人趣味世界简史和亲公主白发皇妃最强吕布之横扫天下北宋有坦克大宋水浒武松指点江山天命贵妻,杠上嚣张战王山沟皇帝视频通历史:开局剪辑十大盛世黄帝内经百姓版倾城欢都市邪主王牌悍妃,萌夫养成雇佣兵系统,开局卖掉倭奴所有人
骑士书屋最新小说: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大唐小医师大明长歌之太后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