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虽已是太阳落山,天光昏暗,但杨家楼寨内的杨家大院中灯火通明,再加上高悬于天际的一轮明月,竟犹如白昼一般。

一众宾客们都在前院和中院坐席,张诚自然是要留下来敬酒陪席的,而魏知策、张国栋、陈忠等宣镇诸将自然也成了今日的焦点,他们暂时还巴结不上张诚,只得尽力与他麾下诸将先处好关系。

今日的酒宴虽然已算得上是丰盛的了,但是却也并未过于铺张,毕竟是大灾之年,且杨家虽是一方富户豪绅,却也并非富贾天下之流,因此酒席虽较为丰盛,但更重要的还是热闹的氛围。

约莫在申时刚过就开始起席了,也有一些前来观礼的女宾,她们都被安排于后宅吃席,由杨世斌等兄弟的夫人们陪着。

酒过三巡,天色已近酉时,但在烛光月色中欢快畅饮的人们却丝毫感觉不到天色的变化,厅堂与大院中仍是如前一般明亮。

张诚今日并未像以往那般放开酒量畅饮,其一是此刻仍处于战时,虽战事战时停歇,却也不敢稍有疏忽大意,其二则是他的心里还在惦记着长腿佳人杨丽英。

按照此时的传统习俗,后宅的女宾们起席以后,会有许多人留下来不走,她们在晚上还要闹新娘子的洞房嘞。

但今晚却是不行,杨丽英回到别院那边之后,便命令他麾下的二十名女兵,严守门户,除了姑爷张诚以外,不得放一人进入别院之内。

杨家楼周边那个不知道这杨家姑奶奶的脾气秉性,大家虽有心却也是不敢啦!

杨丽英布置成洞房的别院正屋,春妮与春雪二人伺候着她卸去凤冠、霞帔,又取来一些精致的糕点,这些都是早前偷偷藏起来的。

按照这时的规矩,新妇在洞房夜里是不能吃饭的,杨丽英虽不在乎那些繁文缛节,但在这些事情上却也不敢大意,毕竟稍有疏忽便会影响自己的一生。

但是,张诚却在事前告诉春妮私下准备了一些糕点,以便充饥,而洞房内那方小桌上的糕点和温着的米酒,却是不能动的,那要等张诚来到洞房时才能用。

简单吃了些糕点后,杨丽英独自坐在洞房内的床榻上休息,她忽然就想到,按照规矩,她明天还要同张诚拜祖宗,拜尊长,还有一天酒宴,俗称“吃面”。

可张诚的家中尊长都在宣府北路那边,看来只能等以后随夫君回返北路时,才能拜见了。

而且,第三天要她还要带着自己这个英俊威武的新女婿回娘家,这个叫做“回门”,对于女方来说可是极为重要的一个习俗。

可她转念又想到,自己现在不就在娘家吗,这还往哪儿回门呢?

杨丽英在心里不由得琢磨起来,自己的夫君还有剿贼大事要操劳,自然不能在杨家楼多做耽搁,呆会儿正好与他商量一下,不若明日拜过祖宗和尊长,再摆一日酒宴,便算作回门啦。

…………

张诚给各方宾客敬过了酒,只在首席陪着几位有功名在身的缙绅乡宦又吃喝了一会,便招唤王元景过这一桌来,替自己陪席。

他又安排魏知策、张国栋等诸将好生代自己招呼今日的宾客,切不可冷了今晚的喜庆,并声言大家可以开怀畅饮,明日就驻军杨家楼寨内歇息一天。

陈忠与林芳平二人并未吃酒,他们只是浅尝即止,一直随扈在张诚身边,此时,他二人见张诚准备离席便忙跟了出去。

张诚将众人都拦在厅中,只有杨世杰、陈忠、林芳平三人跟了出来,张诚放慢脚步吩咐道:“子允兄,盔甲盾牌长枪刀棒你们寨中自行分派就是。

至于火铳与火炮,我会留一局军士在杨家楼,负责选拔合适的青壮,由他等严加操练,不日即可成军,如非闯贼大部强攻硬夺,杨家楼便不会惧他。”

杨世杰抱拳道:“全凭张帅安排。”

张诚笑了,说道:“你可是我的舅兄,咱此后便是一家人了,何须如此客气。”

他转过头又对陈忠与林芳平说道:“今日宾客云集,人多事杂,更是要小心谨慎。陈忠你即可出寨,安排军士布置各处哨位,寨外的警戒防范诸事由你担当。

谷芳平,你协助子允负责寨内的警戒与守卫之事,由我部中军士与寨中丁壮共同巡逻,定要加强戒备,万不可有任何差池与闪失!”

他们几人齐声应着,又随张诚来到别院门前,见几名女兵一身戎装的守在这里,陈忠、林芳平便即告退,就如杨世杰在未得杨丽英的准许下,女兵们也不予放行,可见平日里杨丽英御下治军之严。

…………

张诚虽未曾多饮,却也有了几分醉意,两名女兵挑着大红灯笼在前引路,他心心念念的都是杨丽英的长腿与那傲人的一对峰山,还有佳人如画般的容颜。

别院本就不大,他沿着青石甬道一路前行,没有一会便来到正房前,春妮与春雪早已替自家小姐等得有些捉急,时不时的就来门前张望着。

她们见张诚在女兵引导下已往这边行来,春妮忙吩咐春雪去禀报小姐,自己则打开屋门出外相迎。

张诚入了洞房就直奔坐在床榻上的杨丽英,在她身前的一方小凳上坐下,带着丝丝醉意看着眼前披着红盖头的佳人。

从头一直往下看着,目光最后停在了杨丽英穿着红色战靴的小脚丫上,她虽身形高挑,但在张诚看来这一双小脚丫却是生的匀称,虽裹在战靴之中,也已使他迷醉。

春妮和春雪也不闲着,她们二人忙着将炭炉中换了新炭,又将外屋的大门关严,才又重新回到屋内。

就听得杨丽英略带娇羞的嗔道:“你个大傻子,还不帮我掀了这红盖头!”

张诚这时才想起此事,他急忙起身边伸手去掀起杨丽英头上的红盖头便略有歉意的说着:“瞧我,只顾得自家高兴,却叫娘子捉急啦,真是罪过。”

他只是将那红盖头掀起一半,眼睛就死死的盯着杨丽英俊俏的容颜上,再也舍不得离开,杨丽英扫了他一眼,脸上也是一红,忙抬手将盖头彻底掀去,娇羞的说道:“如此盯着人家,也不知羞!”

张诚却痴痴的道:“娘子真是位绝色佳人,不惟弓马娴熟,样貌也是这世间少有。”

杨丽英听着张诚如此暧昧的夸赞自己,心中也是欢喜,她抬眼与张诚四目相对,二人眼中都是含情脉脉。

突然,春妮这个小丫头在旁边娇声道:“姑爷真是的,我家小姐都一天没休息了,也不晓得心疼的吗?”

张诚被这一言惊醒,忙伸手扶着杨丽英道:“娘子,盖头也掀过了,咱吃了交杯酒,行了‘合卺’之礼,也好早点歇息。”

杨丽英还在留恋着四目相对的甜蜜,此刻却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她不由瞪了春妮一眼,到是叫春妮有些不知所以。

张诚与杨丽英来到方桌前坐下,象征性的互相喂着吃了块糕点,又喝过交杯酒,就算是完了古人所说的“合卺”之礼。

“娘子,吃饱了么?”

“嗯!”

一个娇柔的声音吩咐道:“春妮、春雪,你们两个也去歇息吧!”

红烛摇曳中,两个身影一件件褪去世俗的羁绊,先后钻入软塌之内,只见纱帘似乎在随轻风摆动一般摇晃不已。

最后,竟连床榻都在微微摇动起来,一番激烈过后,十指交缠,心与心的碰撞,达到了爱与爱的交融。

洞房之中的花烛红光更胜更艳,在这严酷的寒冬中仍使人感觉到丝丝温暖,整个房间里都洋溢起甜美的春意!

骑士书屋推荐阅读:熵定天下大玄第一拽探开局狂怼三野狗,二斤狗肉换姑娘明朝海盗王穿越三国之众将云集大唐: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穿越成废物太子后我崛起了穿越错了怎么办汉宫秋龙腾美洲大隋武神宇文成都九州恃风雷从屯田开始三国:最强谋士大秦之纵横天下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柒合我在洪武开商铺我杨家故乡在很远的地方俺老爹是程咬金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崇祯聊天群文化穿越之旅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家父,汉景帝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鬼子你好,我们是天灾大明卖罐子,朱元璋上门都穿越了还不兴我和李二对着干?重生后,我成了侯府傻儿子月华长安三国秘事红楼生存录应如妖似魔贰臣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重生隋末,开局就被瓦岗五虎包围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回到大汉打天下重生皇太子,召唤武将争霸天下帝王之名无双大炎:我打造一个盛世炎朝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三国:开局送灵帝一顶帽子!异域使命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穿越大明,吊打诸国亮剑:我只打硬仗帝梦未央
骑士书屋搜藏榜:穿越大宋,女侠全是我的!侯爷,夫人她又虐渣了孤岛喋血日不落盛唐农门辣妻巧当家一介布衣农门悍妻:带着萌宝嫁皇帝三国群英传明日传奇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夙志寒门小郎君大顺宝藏穿越科举,我驰骋官场我生活在唐朝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大明:你这也叫坐牢?老朱羡慕了家里穷得叮当响,爹娘要供读书郎大周残阳清穿守则代夏血狼雇佣兵的古代征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吾父朱高煦大秦神捕大秦之无敌马车满朝佞臣,孤要做千古暴君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赝品太监老师带我回地球半山亭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水浒传之我是林冲三国之风起南疆女神有药gl盛唐舰载特重兵公牛传人趣味世界简史和亲公主白发皇妃最强吕布之横扫天下北宋有坦克大宋水浒武松指点江山天命贵妻,杠上嚣张战王山沟皇帝视频通历史:开局剪辑十大盛世黄帝内经百姓版倾城欢都市邪主王牌悍妃,萌夫养成
骑士书屋最新小说:汉官二炮小海之大闹天宫星汉西流夜未央满门忠烈:重铸将门荣光大乾六皇子,开局遇上昏迷嫂嫂!说好流放,怎么都跪求我称帝大明!风起土木堡无双毒士:女帝劝我善良除恶务尽,我才是最恶的那一个?大隋:二世浮沉安史之乱:我成了太子李亨他是废物世子?女帝直呼离谱殿下无双嚣张小侯爷红楼:逐出家门后,上演龙王归来本世子天姿无双,勾栏听曲怎么了?大明:让你就藩,没让你立国三国:戟镇八荒,我的系统能屠龙摆烂后,李二求我当皇帝双穿古代:开局拐骗公主当老婆!大明万历极度叛逆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1951之大国重器伪装者:明镜老婆带我杀穿谍战界三国:穿越孙策,劝老爹放弃玉玺落魄皇子:开局暴揍父皇宠妃穿越知否,我为襄阳侯隋唐:我转投杨广,李二你哭啥烽火淞沪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阿姐,我中举了!天命缉凶录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百万铁骑踏龙城,你管这叫疯癫王?边军:从将门奴仆杀到九五至尊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穿越后,我靠种田称霸天下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听闻我要退婚,娘子瞬间红温穿越弃子: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长生:我在大唐当土豪的那些年都贬为庶人了,再搞事我就反杀了!宋辽争霸:御虚门传奇千门36天局大秦:始皇帝,我真不吃软饭啊!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