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事半功倍和融会贯通两个芯片之后,魏楠写作业的速度和正确率都大大提高了。只一个寒假的时间,他不光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全部完成了,还把他买的教辅书都做完了。
每一次假期之后,一中都会组织期初考试。
这一次,魏楠的成绩再次让老师和同学们大吃了一惊。他虽然没有考到级部前十,但是考到了班里第五,级部十八,名次比之前又提高了二百多名。
这时候,同学们看他的眼神不是羡慕嫉妒,而是震惊。
一个寒假而已,魏楠的成绩怎么就有了这么大的进步呢?
他是怎么做到的?
有说他在假期恶补的,还有怀疑他作弊的。
魏楠只是淡笑不语,其实心里是狐疑的,自己都有了两个芯片了,怎么还没考到第一呢?
鲁平被震惊的说不出话来了,好半天才说:“楠哥牛逼!你是怎么做到的?”
魏楠淡淡道:“我的目标是级部第一,我要考的学校是华大。”
虽然一中不是临海市最好的高中,但每年还是会有一两个考上国内top1大学的。
如果在半个学期之前他说这话,不说老师和同学会笑他不自量力,连鲁平也不敢相信。
可是现在,谁也不敢说他的目标不会实现。
晚上,魏楠躺在床上,问小八自己之所以没有考到第一名的原因。
“你有分析过你的试卷吗?错在什么地方?”
“我拿到卷子的第一件事,就是看我的错题。语文主要扣分在阅读理解和后面的作文上。英语好一些,阅读理解错了一个选择,主要是作文扣分比较多。理科的话,有几处计算错误,还有,数学和物理的最后一道大题的最后一个小问没有做出来。”
魏楠不明白,“语文和英语不会得满分,我理解,可理科呢?我明明有融会贯通芯片了,为什么还会有错题呢?”
小八不紧不慢的说:“文科方面,你还是要加强。不要觉得自己有了事半功倍芯片,就忽视了。比如作文,这是一个很大的得分项。你看班里语文第一名,人家的作文比你高了十分。十分啊!是多少理论题的分?”
魏楠点头,“作文一直是我的弱项,该怎么加强呢?”
“作文想要得高分,其实也不是很难。第一,不能跑题;第二,要学会写作文的模式,首尾呼应,最后,要多看书,开拓思路,多存储好词好句,然后转化成自己的语言写出来。”
“听上去有些难。”
“不难。你多看几篇高考作文,就知道怎么写了。都是套路。”
“那理科呢?”
“计算错误,是因为粗心吧?”
魏楠抓抓头发,“是,可能是我太自信了,总觉得计算这么简单的题不会错。光想着做后面的题了。”
“一开始,我对你的要求就是会的题一定不能扣分。会的题没得分,不会的题的得不了分,你的成绩自然不理想。”
“可是,我明明有了融汇贯通芯片,为什么还会有不会的题呢?”
“有了事半功倍和融会贯通芯片,不是说不需要你动脑子了。毕竟这两个芯片只是让你的理论知识更扎实,让你能够更好的运用知识,但不代表可以帮你做题。”
“切!”魏楠翻了个身,趴在床上托着腮,“有了芯片,还要动脑啊!唉!小八,你们研制的芯片不给力呀!”
“不给力吗?那你想要的芯片是什么样子的?”
“我想要的芯片……最好是不需要我动脑,一看题目,就知道答案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岂不是变成了不劳而获?跟一个机器人有什么不同?这跟我们学霸系统的初衷是相悖的。我们学霸系统,是要让学生爱上学习,主动学习,从此……”
魏楠无奈赶人,不,是赶小机器人。
“打住,打住。不要念经了,我要睡了。”
跟小八谈过一次之后,魏楠明白了,自己不能全靠这两个芯片,毕竟芯片是两个预先设定好的程序,就像箭头一样,不会拐弯,要让它拐弯,还要靠自己来运用。
有了这个认识之后,他重新静下心来。
魏楠跟之前一样低调,一样的冷淡疏离。
因此,虽然他的成绩大幅度提高了,但没有人来问他学习经验,也没有人来请他讲解不会的题。
他乐的清闲。
唯一骚扰他的就是同桌鲁平,他也希望鲁平的成绩会有进步,所以对他会传授一些自己的学习经验。
当然他的经验无非就是多看书,多刷题,多总结。至于小八和芯片,他一个字都没有透露。
开学之后,魏楠的学习自主性达到了最高,小八几乎不需要监督,除了晚上给他汇报打卡情况,几乎不出现。
而每天的打卡,魏楠已经能够很轻松的完成了。
魏楠发现,他的成绩提高了之后,不说同学们,老师们看他的目光都变了。
每次看向的目光里都带着笑意,上课的时候还特别喜欢叫他起来回答问题。
他其实不喜欢出风头,但语文孙老师和英语周老师同时看上了他。
语文孙老师道:“魏楠,有一个国学知识竞赛,咱们学校决定派队参加,我推荐了你。”
“啊?”魏楠抓抓头发,“老师,我的语文成绩并不是很好,在班里只排第三。”
“我知道。你的语文成绩不高,是因为你的作文太烂,前面的基础知识你一分没扣。这次比赛需要背诵大量的古诗文,还有历史知识,我认为你比较适合。”
被语文老师直言作文太烂,魏楠的脸上虽然淡定,但耳朵有些发热。
他狐疑的抬头看向孙老师,她怎么知道自己的记忆力特别好?
对上老师期待的目光,拒绝的话却没法说出口,他只能答应。
英语周老师是要他参加省里举办的英语演讲比赛。
魏楠下意识的推托,“老师,我已经参加了国学只是竞赛。英语比赛……还是让别的同学……”
周老师打断了他的话,“你愿意参加国学知识竞赛,为什么不肯参加英语比赛呢?你是对我有什么意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