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士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藏国正文卷第二百七十二章怛水初战六千人的弩军士兵轮番疾射,一组两千人射完,拉弦上箭,第二组两千人也射出两千支弩箭,紧接着第三组的两千支箭射出,这时第一组又举弩疾射,周而复始的轮流射箭。

一批一批密集的弩矢射进了敌军群中,尽管大食军骑兵都有盾牌,但战马却没有抵挡,不断被箭矢射中,倏然倒地,人和马一起被后面的骑兵吞没了。

一批批大食军骑兵被弩矢射得人仰马翻,伤亡不断增加,从数百人增加到上千人,进入一百五十步内,唐军开始平射,平射杀伤力更大,大食军伤亡人数迅速攀升了一千五百人,很快突破了两千人.

伤亡接近两千人时,大食军终于杀到五十步外,“咚!咚!咚!”弓弩手撤退的鼓声敲响,六千士兵拾起地上长矛迅速向后撤退。

待弓弩手撤尽,露出了一大片明晃晃的陌刀大阵,两千名重甲陌刀手已经做好了迎战准备。

他们排列成两排,所有重甲士兵都半蹲着,陌刀呈四十五度斜角向上,陌刀的尾部紧紧顶着大地,一把把明晃晃的陌刀俨如刀的密林,在阳光下一大片闪闪发光,晃得人眼睛都睁不开。

这是对付敌军骑兵冲击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也是最血腥的手段,骑兵们终于冲了上来,前面的骑兵面对寒光闪闪的刀林,吓得魂飞魄散,拼命想勒住战马,但根本勒不住,被后面骑兵强大的惯性推着他们向刀林撞去,士兵们恐惧得脸庞扭曲,一起惨叫起来。

‘噗!噗!噗!’

一连串的刺杀声,无数战马和士兵被撞进了刀林中,长长的陌刀刺穿了战马和人的身体,当场死亡上千人。

前面的尸体堆积,后面的骑兵又冲上来,这时,李嗣业大吼一声,“变阵!”

重甲步兵们身体没有动,但长刀向敌军马腿一起挥出,刹那间血光喷涌,一匹匹战马惨嘶倒地,它们的前蹄都被斩断,骑兵们纷纷翻滚落地,重甲步兵随即站起身,一片陌刀劈下,落马士兵全部被斩为两段。

敌军的冲击终于停止下来,两千名陌刀士兵如墙一般推进,踩踏满地的尸体,他们所过之处,骑兵皆被斩为碎片,满地血肉和内脏,人和马尸体混在一起,已经分不清是人还是马。

重甲步兵太强大了,正面冲击的万人骑兵军团根本抵挡不住,被杀得节节后退,人数也从一万军锐减到三千人,这里面还包括被弩箭大阵射杀的两千人。

高仙芝随即下令,“左右翼进攻敌军步兵!”

“呜!呜!”

低沉的号角声吹响,李邺举起长槊大喊:“兄弟们,跟我杀啊!”

李邺脸上带着青铜面具,相貌格外狰狞恐怖,他纵马疾奔,后面五千骑兵跟随他奔涌杀出,纷纷高声大喊:“杀啊——”

五千骑兵包括两千碎叶骑兵和三千拔汗那宁远军,他们跟随李邺杀进了敌军一个万人步兵大阵之中。

李邺俨如猛虎一般,所过之处人头滚滚,血肉横飞,势不可挡,他们杀透了一条血路,将这支万人步兵分割两截,骑兵又以队为单位,一队队骑兵在步兵大阵奔跑分割。

骑兵对步兵本来就居高临下,兵器长,占据优势,但骑兵也害怕步兵结阵,一旦步兵结阵,那就不是一个人对付骑兵。

李邺很快发现自己有点操之过急了,自己战术没有达到预期,反而导致士兵伤亡加重,他的战术虽然正确,尽快将敌军分割包围,如果对方是弱旅,可以这样干没错。

但对方是同样精锐强大的军队,唐军骑兵过早的化整为零,反而被对方步兵包围,集中兵力各个击破。

他应该先集中兵力捏成铁拳,将敌军打散后再分割包围。

李邺心中懊悔,当即下令道:“吹号集结!”

“呜——”

号角声吹响,骑兵队开始重新向李邺身边集结,很快集结成两千余人。

裴琇指着西北方向大喊,“徐建的军队在那边被包围!”

李邺对旗手大喊道:“跟紧我!”

他纵马向西北方向杀去,旗手在十几名骑兵的护卫下紧跟着李邺奔跑,两千余士兵都跟随着主将大旗,奔向西北方向。

李邺的挥舞破甲槊杀进敌军中,左右劈砍,前后捅刺,连杀七十余名大食士兵,其实他也连中三箭,但大食人的弓箭射不透李邺的铁甲和宝衣,他安然无恙。

大食士兵看着如恶魔附身一般的唐军主将,所过之处不是人头被劈飞,就是心脏被刺爆,杀人如割草,加上他青铜面具相貌狰狞,大食士兵们都吓坏了,看见他疾速杀来,转身就逃,纷纷大喊:“黑暗恶魔杀来了!安格拉杀来了!”

大食士兵都是呼罗珊人,原本都是信奉拜火教,后来才皈依大食教,但他们心中最害怕的魔鬼依旧是主管黑暗的恶魔安格拉。

李邺杀透了两千敌军的包围圈,看到了被包围的徐建和三百多名拔汗那骑兵,他们原本是五百人,已经阵亡一百五十余人。

徐建看见了李邺,大喊道:“将军救我们!”

李邺又斩杀数十人,冲到徐建面前,厉声喝令道:“带着弟兄跟上我的队伍,不准走散了!”

徐建率领手下加入了李邺的队伍,李邺又继续营救其他唐军,不断将被围困的士兵解救出来,跟随他的唐军队伍也越来越多,很快突破了四千五百余人,又渐渐恢复了元气。

这一次李邺不再分散,他率领四千五百余骑兵如一刀锋利的战刀在敌军步兵大阵内左突右杀,大食步兵也不断集结和唐军骑兵对抗,双方势均力敌,惨烈激战对抗,进入了僵持阶段。

李邺的左翼和程千里的右翼各自激战一万步兵,而大食军的三万骑兵已经损失一万人,只剩下两万骑兵了,和高仙芝的两万六千主力激战。

这时,唐军主力人数已经开始占优,尤其是两千陌刀军势不可挡,所过之处杀得敌军血肉横飞,就像收割机收割小麦一般,一片片的大食骑兵被斩于刀下,仅仅半个时辰,又有五千人被他们斩杀。

大食军的主力骑兵只剩一万三千人,两万步兵也只剩一万余人,伤亡近半了。

齐亚德急道:“都督,我们不敌唐军,再不撤退,我们将全军覆灭!”

阿布.穆斯林见军队虽然还能再战,但损失太惨重,再战下去确实要全军覆灭,他心中万分懊悔,早知道白水城的三万军也一起带来,以八万大军对付唐军,自己轻敌了。

无奈,他只得长叹一声,“传令全军撤退!”

“呜——呜——”

号角声不断吹响,大食军开始有序撤退了,他们迅速集结成一个大军团,整齐撤退。

高仙芝见对方阵脚不乱,若仓促追击,会被敌军反咬落败,他当即喝令道:“传我的命令,不准追击!”

骑兵飞奔传令,“大帅有令,不准追击!大帅有令,不准追击!”

唐军纷纷按耐住了追击的冲动,望着大食军撤退远去。

这一战,唐军以少胜多,战胜了大食军主力,杀敌近半,歼灭敌军两万四千余人,但唐军也同样付出近六千人的伤亡。

李邺的军队也伤亡近千人,其中拔汗那士兵六百余人,碎叶唐军三百余人。

伤兵送去了怛罗斯城医治,大军也撤退到怛罗斯城进行短暂休息,准备明天一早,大军继续南下白水城。

李邺在探望自己两百余名伤兵,安抚士兵们的情绪。

这时,有士兵跑来禀报,“将军,城外来了两个年轻女子,说是有急事告诉将军,她们说主人是金山阿灵!”

骑士书屋推荐阅读:大隋武神宇文成都九州恃风雷三国:最强谋士大秦之纵横天下柒合我在洪武开商铺我杨家故乡在很远的地方俺老爹是程咬金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崇祯聊天群文化穿越之旅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重生司马懿,亲身隆中为汉出仕!大明卖罐子,朱元璋上门都穿越了还不兴我和李二对着干?重生后,我成了侯府傻儿子月华长安三国秘事红楼生存录应如妖似魔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穿越:废柴作家梦回南宋末年回到大汉打天下帝王之名【完结】废柴夫君很禽兽:强吻午夜情人无双大炎:我打造一个盛世炎朝赵大人停手吧,大清要被你搞亡了晋末多少事大明锦衣卫:我有一枚缉恶令长歌当宋穿越大明,吊打诸国亮剑:我只打硬仗帝梦未央大明1840师姐别想跑,母后赐婚了!大唐:战力无双护国公重生之毒女世子妃木子的北宋生活大秦:开局捡个小媳妇儿北汉风云录唐朝那些事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都是来干活的生在乱世,活在深山大明:我朱祁钰不是代班皇帝!太孙收手吧,您登基一月灭了九国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大秦:开局一只马蜂王小明加油,下一个世界等着你!三国:开局天宝将军,举鼎震董爹
骑士书屋搜藏榜:穿越大宋,女侠全是我的!侯爷,夫人她又虐渣了孤岛喋血日不落盛唐农门辣妻巧当家一介布衣农门悍妻:带着萌宝嫁皇帝三国群英传明日传奇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夙志寒门小郎君大顺宝藏穿越科举,我驰骋官场我生活在唐朝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大明:你这也叫坐牢?老朱羡慕了家里穷得叮当响,爹娘要供读书郎大周残阳清穿守则代夏血狼雇佣兵的古代征战小子,快给爷科考去吾父朱高煦大秦神捕大秦之无敌马车三国开局觉醒无双神力我乱世杀神满朝佞臣,孤要做千古暴君大明成化:开局先干掉亲爹朱叫门赝品太监老师带我回地球半山亭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水浒传之我是林冲大宋:三元及第三国之风起南疆女神有药gl乾元盛世系统大宋:朕的专利战横扫1126盛唐舰载特重兵公牛传人趣味世界简史和亲公主白发皇妃最强吕布之横扫天下北宋有坦克大宋水浒武松指点江山天命贵妻,杠上嚣张战王山沟皇帝视频通历史:开局剪辑十大盛世
骑士书屋最新小说: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说好当废皇子,你偷偷当皇帝?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冰临谷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大唐躺平王三藏还俗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从侯府废柴到一字并肩王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大楚武信君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大乾风云起苍穹带着现代军火系统闯大明寒门状元路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退婚夜,我被公主捡尸了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大明:我是崇祯,亡国倒计时两天铜镜约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唐代秘史衣冠谋冢英烈传奇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明朝的名义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锦衣血诏道藏辑要玉符传奇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史上最强县令浴血山河笔架叉将军北宋第一狠人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万浪孤舟,沧海一粟穿越之原始之路靖康前夜:帝业重光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