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碰到烦心事,陆大队长就下意识的掏出了自己的旱烟。
突然想到这是在别人家里,家里还有三个娃娃呢。
他又默默的把旱烟揣回了后腰。
端起桌子上的搪瓷杯,不紧不慢的喝起了水。
何支书思索了良久:“说的也有几分道理。
但咱们公社这边没动静,谁知道接下来的发展如何呀?”
陆之野想了想,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这个时候,在徽省小岗村的村民应该已经签了生死状。
这也正式拉开了历史的帷幕。
正所谓出头鸟有一个就行了,陆之野斟酌片刻,才沉声说道:“既然公社那边没消息,咱们就等一等。
就像之前的贫困村试点一样,总要有领头人。
咱们要不想做这个出头鸟,就等试点彻底展开。”
陆大队长觉得嘴里的茶水寡淡无味,听到出头鸟三个字,眼睛亮的和灯泡一样。
“那咱们咋就不能做这个出头鸟?
听你的意思,这件事对咱们来说有利无害。
咱们主动推行这件事,无论在公社还是县城,全都都落了好。
等咱们的名声打出去,县城那些人更不敢打梨园的主意了!”
何支书一脸崇拜的看着陆大队长!
陆大队长得意的摆了摆手:唉呀,小意思啦!
陆之野唇角带笑:“您说的也有道理,可这头期的试点,和这贫困村建设可不同。
贫困村建设的试点,如果项目没有起来,顶多被数落两句。
但这个可关乎着全国推行,第一批人可是要立生死状的。
如果说,大队长和支书远愿意立这个生死状,那得让村子里的人全都签上名字。
这可是一个大工程,咱们要慎重考虑。”
村子里的人是什么德行,陆之野比谁都了解。
像徽省的小岗村,他们一个村子几乎都是姓严。
这就相当于是一个大的主枝,辈分最大的主干晃一晃,别的自然跟上。
所以他们才敢去签生死状。
而大河村呢?有很多都是当初逃难过来的,村子里光不同姓氏就十来户。
更别说齐心了,没有人兜底,谁也不会同意签字的。
陆大队长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叹了一口气:“确实是这个道理!”
陆之野看着他们脸上的黯淡,又提出了一句:“不过咱们可以在小岗村实行以后,立马紧跟其上。
公社那边也会有所动作,咱们在咱们县城做出头鸟就行了。”
何支书和陆大队长眼前一亮,感叹了一句:“哎!你们在京市的,对于未来发展的眼光就是不一样。”
两个人离开陆之野家里时,神清气爽!
陆大队长走了没多久,陆勇也眼巴巴的寻了过来。
他一看到陆之野,就哭丧着一张脸,说道:“野哥,我和我媳妇想把孩子带在身边。
可我爹娘不同意,你有什么法子没有?”
陆勇的话,让陆之野有些讶异:“为什么想着带在身边?”
“唉,我媳妇一回来,两个孩子就抱着她哇哇大哭。
说想她了,想我们了,这孩子几乎是浅浅一个人带大的。
她哭着和我说想带在身边,我也没办法呀。”
陆之野眉心紧拧:“你和你父母商量过这件事没有?”
“昨天晚上说了,可我爹妈不同意。”
陆之野稍微一想,便能明白,他们两个都在上学,小的还一点点,根本没人能帮他们带。
如果像李桂花他们那样,找一个知根知底的带孩子,还好。
陆大队长媳妇又不可能跟到京市,等到家庭联产责任制正式实施,陆大队长才忙的脚不沾地呢。
如此一来,更不可能了!
陆勇小心翼翼的观察陆之野的神色:“野哥,我现在夹在两个人中间左右为难。
我也不知道该不该带........所以才想着找你给我出出主意。”
说实在话,陆之野并不想插手这件事。
可看着陆勇祈求的目光,他只能叹了一口气,把利弊给陆勇分析清楚:“你家老大的情况虽然好了一些,但和正常孩子比,还是有一些迟缓。
小的说话都不利索,去了以后,谁能专心照顾他们?
更何况,现在课程紧的很,几乎都是早上出去,晚上回来。
送去育红班的话,晚上也要有人接呀。
你们俩租的地方离学校都挺远,回来都不知道到啥时候了。”
陆勇苦笑一声:“我媳妇说,想学李知青他们那样,我娘要是不愿意去的话,就在村子里找一个人过去帮忙。”
这话都把陆之野逗笑了:“痦子大娘是因为没有自己的孩子,把那两个娃娃当亲孙子看待。
所以才愿意过去的,你在村子里还能找到第二个这样子的人吗?
更何况,当初李知青和痦子大娘的工作,可是卖了不少钱。
再加上他们的存款,足以支撑几个人在京市的花销。
你们呢?国家发的补助,能裹住自己就不错了。
怎么去承担另外一个人的工资?”
陆之野有些想不明白,乔浅浅平时那么精明的一个人,到了事头上,咋显的那么蠢笨?
“那我回去把你说的这些掰碎了,给我媳妇听??”
陆之野连忙挥手打断:“你可不要说是我说的,就说你自己想的。”
陆勇拍了拍胸脯:“那是肯定的!”
都说人是多变的,从乔浅浅算计陆勇的那一刻,陆之野就知道她太过精明。
如今见识了外面的世界,更觉得自己可以掌控一切。
所以才会产生了这种错误的认知!
想到此处,陆之野叹了一口气,人啊,最忌讳的,就是没有自知之明。
温思禾带着三个孩子回来,看到摇头叹息的陆之野,有些不解的问道:“你这是咋啦?”
陆之野把刚才的事情说了一遍,温思禾也有些错愕:“这,这不像是浅浅能说出来的话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