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尚直接开门见山道:“把诸位都请来,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商议考核取士的内容,该考核哪些方面的内容?这一事情,暂时还未定下,诸位畅所欲言,本王择其善者而从之。”
此话一出,众人都是眼前一亮。
袁尚的话,看似是询问,实际上从另一个层面看,这就是各自的机会。
谁的提议得到采纳,就代表着权威。
这就是机缘。
管宁是士人,他想都不想,直接道:“殿下,老夫认为,涉及到士人的考核,还是需要考核经、史的,毕竟是士人。如果连基本的经典都不知道,还如何称之为士人呢?”
袁尚听到后,只是微微点头,不曾直接表态。
管宁见状,一下有些皱眉,因为袁尚不表态,这事儿就无法确定,他是不愿意这般的。
儒家经典,必须要考核才行。
管宁再度道:“殿下,儒家经典书籍,四书五经,以及其余的文章,都是传承下来的经典,也是有做人的道理。如果这些文章都不考核,如何确定对方的品行呢?再者,如果儒家的文化都不考核了,传承下来的书籍,还有什么意义呢?”
邴原也是文人。
当然,他也是袁尚麾下的官员。
所以邴原也得表态。
邴原正色道:“殿下,卑职赞同管宁的分析。考核取士,还是要考核四书五经,还是要考核传承下来的诸多经典。唯有如此,才有我汉家百姓的文化传承。否则,人人都不读书了,不钻研这些了,还有什么文化呢?”
袁尚说道:“这一方面,自然是会涉及,但不会太多。”
他直接表态了。
管宁、邴原提及的有一定道理。
只是在袁尚看来,这只能是很小的一部分,需要涉及到,但不能大篇幅都是考核这些。如果按照这样的考核,那么最终,势必是沦为八股文。
这是袁尚不愿意看到的。
地方上的官员,年轻时刚入仕为官,都容易有一腔热血。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官员都容易成为老油条。
这是很正常的情况。
袁尚也阻止不了。
可是袁尚需要的,是这些官员即便是老油条,可是也必须要懂得治理地方,有治理地方的能力。而不是靠读几本经书,看几本前人写下来的论语、孟子等,就可以获得胜利。
这是远远不够的。
考核的内容,必须要务实。
这是关键。
袁尚一直都赞同一个观点,那就是实干兴邦,唯有务实才是根本。
袁尚点评了管宁、邴原的提议后,在场的人,突然间一下就安静了下来,从管宁和邴原的提议,他们一时间,也难以判断出袁尚的想法,所以暂时都在考虑。
袁尚见都是安静,看向李儒,笑道:“李长史,你是官员之首,你先说你的想法?”
李儒正色道:“殿下,卑职出自西凉,要论学问,卑职相比于中原的诸多士人,差了不是一星半点。可是卑职认为,治理国家和研究学问,以及学问是否精深,是两码事,不能混为一谈的。”
众人一听,都是心中在思忖李儒的意思。
什么意思?
李儒要另辟蹊径吗?
袁尚却是眼中有期待神色。
李儒的提法,他是非常赞同的,研究学问那是研究学问,甚至名士风流那是名士风流,这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李白是诗仙!
这样的人,诗才无双,堪称是绝世,他一张嘴便是半个盛唐。
李白风流雅致,豪情恣意,可是这样的人,适合治理地方吗?
不适合!
因为治理地方,和风流名士不相干。
李白性情飞扬,是一个理想主义的人。这样的人搁在地方上,尤其地方上的治理,需要妥协需要手段,这就不是文人能应对得了的。
李儒微笑道:“我认为殿下要招揽的人,首先是务实的人。何谓务实呢?不需要大而化之的言辞,不需要华丽的辞藻形容,就是简单一件事,治理一县的能力。”
“所谓的务实,那就是治理地方。”
“从这个观点出发,考核的内容也就很简单,就是考核如何治理地方?地方上出现了诉讼,出现了杀人案,出现了矛盾,如果考核的人是县令,该如何判断?”
“这些地方上的案例,多不胜数。”
“这就是考核的方向。”
“而且,如何安抚百姓,譬如地方上遭到了水灾,如果是让士人来处理,他会如何处理呢?”
李儒侃侃而谈,继续道:“殿下需要的,是能够治理县乡,是能够让百姓吃饱饭的人。简而言之,就是能够埋头田垄之间,能够梳理张三李四矛盾,就是能够使得百姓吃饱肚子穿暖衣服的人。
“说得好!”
蒯良主动开口附和。
他虽说上了些年纪,甚至因为身子骨有些弱,显得有些清瘦,但精神却是极好。
尤其,听完李儒的话,更是双目熠熠生辉。
蒯良赞许道:“李长史的话,说到了我的心坎上。”
“我在荆州时,早年辅佐刘表,便是希望刘表能务实,一点点夯实荆州的根基,一点点稳定荆州的地方。”
“问题是,刘表不乐意。”
“他只乐意教化百姓,尤其教化世家大族的人,和这些世家大族的人谈天论道。诚然我出自世家,可治理地方和论道完全是两码事。”
“刘表的功夫都在表面上,荆州看似繁华,实际上地方上的百姓,并没有过得很好。”
蒯良表态道:“我赞同李长史的话,招揽的官员必须要务实”
徐庶附和道:“殿下,卑职也赞同。”
审配说道:“殿下,卑职也赞同。”
其余人也开口附和。
在场的人,都是有能力的人,都很清楚一点,那就是治理地方,需要的不是如何舌灿生花,关键是治理能力。
关键,在于务实。
越是清谈,越是流于嘴上,就越是不靠谱,无法真正治理地方。
袁尚见所有人都同意,达成了统一的意见,颔首道:“既然是所有人都认同,那么这一事情也就简单。本王,按照李长史提及的方面,开始出题准备考核。”
“殿下圣明!”
一众人齐齐回答。
这些人都很清楚一点,赵国在袁尚的治下,河北之地在袁尚的治下,一旦时人才的延揽方式,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自此赵国也就大不一样了。
这是真正要腾飞。
袁尚再度道:“这样的考核招录士人,还是得有一个明确的名堂。曹操在兖州,那是设立招贤馆,招揽士人,唯才是举。咱们在河北进行的这一考核,命名为科举。通过开科取士,选拔人才,充实地方。”
“谨遵殿下吩咐。”
一众人再度回答。
仅仅是涉及到命名而已,这些人都没有什么意见。
袁尚又和众人商议了一些细节上的问题,最终定下了考核的时间,定在一个半月后的五月二十八日。
一个半月的时间,足够时间发酵。
也能让更多的人云集在赵国。
这般的情况,也能使得其余各州的士人,只要是有志于发展的人,都能到冀州来参加。
事情定下后,李儒便安排人张贴告示,把消息传出。
自此,邺城沸腾。
无数的士人,为之激动,所有人都是亢奋起来,因为这一批的招募,必然是招揽无数人。
这就是一个个士人的机会。
在邺城传开的时候,袁尚要考核取士的消息,也是随之传开了,传到了兖州。
五月份的许都,知了已经是整日叽叽喳喳的叫嚣起来。
天气,愈发的炎热起来。
曹操这小半年的时间,脑袋倒是不怎么疼了,毕竟他的心情不错。所以,脑子就没多大的问题。如今的曹操,已经是稳稳成为丞相,彻底夯实了自己的根基。
至于皇帝方面,虽说皇帝有这样那样的小动作,可是在曹操看来,只要皇帝不掌军,没有兵力支撑,皇帝的任何动作,那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曹操把皇帝盯得死死的,稳稳施政。
地方上,也是愈发夯实。
只是关中方面,郭嘉、钟繇在谋划安排,如今推进比较缓慢。可是即便如此,马腾和韩遂的关系却也是已经急转直下,双方的矛盾愈发的明显,只是都还在克制。
所以,关中暂时还维持稳定。
只是可以预料,距离关中的爆发已经不远了。
丞相府,书房中。
曹操难得休闲,正在看书,他喜欢诗赋,所以如今看的是诗经。虽说诗经中的内容,曹操都看了无数遍,但是,曹操仍是百看不厌,每一次看,都有不一样的心得体会。
温故而知新,很是合适。
在曹操继续琢磨的时候,却是一名侍从进入,躬身道:“丞相,荀尚书求见。”
“请!”
曹操吩咐一声。
侍从去传令,时间不长,荀彧进入。
荀彧站定后行礼,主动道:“丞相,卑职来,是因为听到了坊间的议论,说是袁尚在冀州开科取士,搞了个什么科举,要招揽天下士人,不论是寒门士子,亦或是豪门大族的人,都可以参加。只要是通过了考核,就可以被授予官职。”
曹操搁下了书本,点头道:“这一事情,本相也知道了。听说这一消息,在邺城内甚嚣尘上,无数的大家族,纷纷开口反对,全都是在抵制袁尚的计划。这个袁尚,是想要唯才是举,是想要改变现状,可惜,这可不好办。”
荀彧正色道:“丞相,坊间的传闻,却是不一样的。”
“有什么不一样的?”
曹操愣了下。
他对于北方邺城的消息,一直在盯着的,之前传回的消息,那就是袁尚要通过考核招揽士人。没想到,却是捅了马蜂窝,一下激起了无数的反对。
这事情,可是不好推进的。
所以,曹操也就是抱着看戏的心态,想要看袁尚的笑话。
荀彧说道:“坊间的消息,是袁尚要开科取士,的确是闹出了大动静,许多人云集在赵王府外,要找袁尚给一个说法。可是没想到,袁尚当着世家大族人员的面,说这一考核,对于诸多的大家族庶子、旁支,那就是机遇。”
“正常情况下,一个家族的资源有限,能培养的人有限。”
“科举出现,给了这些人机会。”
“以至于袁尚的一番话后,便有无数的人激动,无数人沸腾,无数大家族的人一下不抵制了。原本所有人气势汹汹的,要和袁尚为敌,要抵制袁尚。”
“最终,却是偃旗息鼓。”
荀彧叹息一声,说道:“最大的问题是,这一消息传开了,导致了咱们兖州乃至于其余各州,都出现了大批的士人,大量的往邺城去,都是要去参加考核的。”
曹操一下瞪大了眼睛。
脸上神情,彻底发生了变化。
人才,是关键。
恰是如此,曹操才会唯才是举,才会设立招贤馆,大规模的招揽士人。
没想到,袁尚竟是抢先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