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崔容时自觉接过话题,奋力为慕北辰多争取一些思考的时间。
“具有争议的案子往往具有四个特点,一是罪名存在争议,二是证据存在争议,三是量刑存在争议,四是引发了世俗影响,这个案子涉及到罪名、量刑和世俗影响三个因素,所以才难以决断。我倒是想问问三皇子殿下,贵国的百姓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
李智宸说道:“这名男子从高处坠落后不是没有人看到,只是百姓们都怕沾惹麻烦,大多避而远之。据府衙反映,本地百姓多数觉得应该减轻对小偷的惩罚,但其他不明实情的百姓却觉得应该按照偷窃罪予以惩戒。”
“那看到男子危在旦夕却没有施以援手的百姓是怎么想的?”
李智宸思虑了一会说道:“我倒是听说案发地旁边有一个包子铺,店家看到男子倒地后直接关上了店门。随着案件广为流传,这位店家最终得知男子获救,还特意往寺庙捐了香火钱,以贺男子重获新生。”
崔容时想了想说道:“百姓因为怕招惹不必要的官司,不敢随意救治病人,心中存了愧疚,所以在得知男子无事后才会去捐香火钱。他虽然明哲保身,但心中仍存有善念。”
仁宗说道:“都说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但君子毕竟是少数,多数人都是先己后人,这也无可厚非。”
在大家讨论中,慕北辰一直默不吭声。
耶律燕贤咄咄逼人的问道:“慕大人想了已有一会,还是踌躇不决吗?”
众人的目光又集中在了慕北辰身上,毕竟他是断案如神的大理寺卿,他的决断一定最为恰当。
慕北辰抬头,他的心意已决,只是在说出判决之前,他想求证一件事。
“沈小姐,若你见到这个濒临死亡的男子,你会怎么办?”
众人愕然,怎么又问回了沈小姐,她一个妇道人家能知道什么?
沈云舒没有直接回答他的话,反而说道:“一念成佛一念成魔,若是那男子不幸离世,三皇子殿下所说的包子铺店家恐怕要一辈子活在见死不救的惶恐和懊恼中,便会生了心魔。佛语有言,众生心中都有菩提和莲花两种念头,菩提代表大智慧,莲花代表大慈悲,若百姓心中有莲花,那处处皆菩提。人间每多一份善心,便会多一份美好,我盼望生在人心向善的太平盛世。”
她一句没提自己会怎样,却字字都有自己的看法,立场鲜明的回话让仁宗和郭后都心生满意。
老太君听到沈云舒的佛心禅语频频点头,也逐渐明白孙儿为什么会喜欢她,心明眼亮的女孩确实让人喜欢。
只有初夫人皱起了眉头,这个小姐是谁?慕北辰处处维护,恐怕自己的安排要落空了。
崔容时对她的态度已经了然,说道:“孟子有云: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若百姓都能心中存善念,虽为凡夫俗子,但人人皆可为圣贤。”
仁宗应道:“宰相说的对。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我固有,人人皆有。”
慕北辰心中的答案已然坚定,他说道:“我认为此案的小偷应该无罪释放。”
他说完,众人哗然。
“哪怕是从轻判决也行啊,怎么能无罪释放!”
“是啊,这个小偷明明犯了罪。”
“可不是,大理寺卿怎么能这么断案。”
耶律燕贤笑着说:“慕大人这个判决好像在座的各位都不信服呢。”
慕北辰陈述道:“每个人心中都有阴暗的一面,对于小偷救人性命之举而言,偷窃之事不值一提。从律法上讲,确实不应该因为小偷的善行而赦免他的罪名,但如判定他有罪,会传导出人人都可以罔顾他人性命的态度。我宁愿看到下一个小偷拯救他人性命,也不愿意看见奉公守法的百姓对于他人的危难视而不见。”
“今日的案子看起来是赦免了一位小偷,但更深远的寓意却是对救死扶伤人的鼓励,是对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氛围的促进和传承。”
在场的人突然沉默了,心存善念的小偷和奉公守法却视他人危难于不顾的百姓,这个对比太过鲜明,他们应该怎么选不言而喻。
金国使臣突然站起来说道:“我觉得慕大人说的对,律法应该有温度,为官也要有温情,当案情的判断涉及公序良俗时,律法应该向维护百姓安全和生活秩序倾斜。”
辽国的地域面积最广,金国常年与之对峙,使臣当然不想看到西夏亲近辽国,所以立刻阐明了支持态度。
金国使臣说完,其他外邦使臣也跟着附和,他们一方面不想得罪东道主,另一方面也不想得罪金人,形势开始变成一边倒。
耶律燕贤顿时慌了,平心而论她也被慕北辰的话说服,但她怎么能轻易就输掉一座城池,这事该如何收场?
慕北辰说道:“大王姬,是非论断已经很清楚,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金国使臣晃了晃手中的酒杯说道:“大王姬,辽国疆域辽阔,不差这么一座城池,你要愿赌服输啊。”
世子赵青宸跟着起哄:“是呀,你代表的是辽国,可不能抹杀了贵国的信誉。言必行,行必果,诺不轻许,许之必做,这个道理垂髫小儿都懂,可别说你不知道。”
安亲王想起以往皇兄每要说他,他都会假装生病,不假思索的提醒道:“她知道归知道,备不住一会就晕倒了。大王姬,你们辽人身强体壮,不会这般脆弱吧。”
耶律燕贤被众人挤兑的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只能先应下。
“此事我自会回国禀告父王。”
仁宗对这个比试结果非常满意,心想回头得继续奖赏慕北辰。
哦对,还有那位沈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