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陈宁长大了
“是吧,叶园小姐真是个好姑娘。”
袁秀芬一脸认可的点头。
“知行,你跟叶园小姐怎么认识的啊?她怎么对你那么好?”
何雨水忽然问道。
“我之前不是做一个任务,送零件来羊城吗,其实还有一个隐藏任务,是把叶园同志送到港城。”
“期间发生了一些事,有人迫害叶园同志,我救了她,有了这层关系。”
陈知行大概说了下。
“那也是人家心地好,遇到其他人,给你一点钱就打发了。”
袁秀芬很有经验道。
救命之恩大不大?
当然大。
但也就是当时大,过了一两年,这份恩情啥都不是。
人家帮一次就差不多了。
帮这么多次,什么恩情都消耗完了。
“妈你说的对,过几天我专门拜访一下叶园同志,正式道谢。”
陈知行点头。
“不用过几天了,你明天就去,多带点东西。”
袁秀芬说道。
“妈,我得等程虎他们给我汇总信息才行,这事我有安排。”
陈知行笑了笑。
袁秀芬和何雨水不再多话,既然陈知行说有安排,那自然听陈知行的。
吃完饭,袁秀芬和何雨水继续闲聊。
陈知行坐在餐桌前,写写画画,计划着自己接下来要做的事。
他亲自操刀做生意,自然不能做小生意。
开茶餐厅,小卖店那种,给兄弟们家属安置用挺好,算不上事业。
作为一个前世的人,陈知行知道这个阶段,港城做什么生意赚钱。
他给叶园推荐的塑料花,不锈钢洗脸盆,还有插排产品,日进斗金,无疑证明了他眼光的独到。
这也是叶园愿意花时间精力还有钱,在陈知行身上的原因。
那现在问题来了。
自己带着一群兄弟,适合做什么?
陈知行知道自己的劣势,在港城没有依托,不论是上面的警察还是混社会的,他都没有人。
做生意最重要的有两件事,第一件事是找对产品,第二件事就是跟对大哥。
产品陈知行心里有想法。
他准备做一次性饭盒,热水壶,以及奢侈品A货三大类。
先做一次性饭盒这种廉价的玩意,投资成本低,生产快,没有什么风险。
积累第一桶金,然后开设第二个工厂,做热水壶。
热水壶有点技术含量,但不多。
陈知行自己设计图纸,让技术人员加工就行。
这些玩意做起来不难,主要是之前没人想过去做,脑子想不到,技术达到了也是白扯。
热水壶一旦成功,他还可以做热得快这种电器。
不论是一次性饭盒还是热水壶,热得快,这种产品的优势是易于分装。
可以依托港城的地利优势,除了在港城大卖,还可以远销东南亚甚至世界。
不要小看一次性饭盒,设备一旦开动起来,成本摊薄,哪怕一个一次性盒饭只要一毛钱,都能赚取七分钱的利润。
港城这边对一次性饭盒的需求量非常大。
几百万人吃喝拉撒,起码有一半人中午在外面吃饭,哪怕再打半折,也是将近百万人需要用到一次性饭盒。
扣除在店里吃饭的人,一天起码需要五十万份一次性饭盒。
而且餐厅老板为了提高店里的翻台率,一定会让顾客尽可能多用一次性饭盒。
因为顾客用了一次性饭盒,就会带出去吃饭,店里一直有座位。
吃饭的高峰期有两个。
一个是中午十一点半到十二点半,一个是下午五点到六点。
很多时候茶餐厅里面的顾客人挤人,用餐体验也不好,顾客同样更愿意拿着饭盒回到工位上吃饭。
所以陈知行判定,一次性饭盒的生意可以做。
唯一的问题就是,开厂赚钱之后,港城各个行政机构想要捞油水,还有混社会的渣滓过来收保护费。
所以陈知行需要拜访叶园,提出合作。
给叶园两成股份,让叶园帮他渡过前期的难关。
当然,这些事都需要陈知行了解完这边的情况之后,再作出决定。
着急没用,反而会做不好事。
下午五点多。
“妈,我回来了。”
一道熟悉的声音响起。
陈宁推开门,看到屋里的陈知行和何雨水,她懵了一下,很快脸上露出狂喜之色:“哥,嫂子!”
“过来。”
“这家伙,一年多长这么高了。”
陈知行放下笔,冲着陈宁招了招手。
他记忆中,陈宁还是个长不大的丫头,个子一米六不到,平板身材,脸上还有一些小丫头的肥肉。
没想到一年多没见。
小丫头长高了,女性特征明显,脸上的肥肉也没有了。
活脱脱一个大姑娘出来了。
“哥。”
陈宁小跑到陈知行面前。
陈知行伸出手,揉了揉陈宁的头发,眼神中满是宠溺之色。
小丫头长的太快了。
如果他再晚两年过来,说不定陈宁都长大成人了。
都说女大十八变,陈宁还没有十八岁呢,就已经大变样了。
“嫂子。”
陈宁拉着何雨水的手臂摇晃。
“你可轻点晃,你嫂子肚子里有孩子了。”
袁秀芬提醒。
“真的吗?那我岂不是要做姑姑了。”
“哎呀,也不知道是男孩还是女孩。”
何雨水眼睛微亮,伸手摸何雨水的肚皮。
“这孩子,长大了还毛毛躁躁的。”
袁秀芬头疼,看向陈知行:“你这个当哥哥的,得好好管管她,总不能任由她一直野下去。”
“妈,陈宁现在挺好的,她在上学,学习成绩保持好就行。”
“等她长大成人,自然会慢慢懂事。”
陈知行不以为意。
“你啊,就是宠着她,等以后她嫁去别人家了,鸡飞狗跳的。”
袁秀芬发愁。
“妈,早着呢,起码还有四五年。”
陈知行微微一笑。
“妈,谁说我要嫁人了,我不嫁人,我要陪着你。”
陈宁拉着袁秀芬的胳膊。
袁秀芬一脸无语。
哪有大姑娘不嫁人的。
留在爸妈身边,留成老姑娘,那就变成仇人了。
不论是姑娘还是儿子,都得出门闯荡,成家立业。
四人热闹一阵,又吃了顿饭。
陈知行把自己现在的住址告诉了袁秀芬。
“院里没人跟着过来啊?”
袁秀芬有些期盼的问道。
“没有,院里人都在四九城呢,等四九城的风浪过去了,我们再回去。”
“我估计也就几年时间,到时候那些人都在,跑不了。”
陈知行笑着道。
袁秀芬嗯了一声,心里还是有些落寞。
在港城人生地不熟,她更喜欢在大杂院里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