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讨价还价
阮大铖听到孙临所说的话以后,还是不以为意,接口说道:
“武功小友有所不知,我们阮家绝大部分的产业都已经搬到下枞阳了,如今咱们阮家是货真价实的桐城人。”
按照年龄来说,阮大铖的年龄比方以智的父亲方孔昭还大,孙临是方以智唯一的亲妹夫,阮大铖如今称呼孙临为小友,倒也真是能屈能伸。
阮大铖转而看向陈尔铭道:
“陈大人现在是否为粮饷和桐城营驻地而发愁?”
“阮前辈果然明见万里,不知可否见教一二?”陈尔铭问道。
“见教不敢当,鄙人痴为年长而已,粮饷问题阮家可以解决一二,驻地问题嘛,鄙人觉得桐城县城里有廖应登的乡勇营,城外二十里的挂车河还有潘可大的池州营,部署已够。如今桐城的下枞阳之地是桐城县仅剩的富裕之地,兼具粮税和商税的来源地,干脆就把桐城营放在下枞阳吧。”
“放在下枞阳?是否有些许不妥?下枞阳距离桐城县城将近百里之地,是否太过于遥远了些。到时候怎么可能做到及时救援县城?”方以智还是很客气地说道。
“哼,我看呐,哪里有某些人说的那么冠冕堂皇,到底是为了桐城的税收收取,还是为了某家的一家私利,某人自己心里清楚的很呐。”孙临继续冷嘲热讽道。
阮大铖看都没看孙临,而是对着陈尔铭说道:“陈大人明鉴,如果把桐城营放在下枞阳,我们阮家愿意每年敬献五千两给县衙供使。”
阮大铖说的是把钱交给县衙使用,好像并没有把张鹿安真正放在眼里,张鹿安因此也有一丝不满。同时感觉到自己仿佛置身于菜市场一般,而自己正是那砧板上的肥肉,令众人讨价还价,抢来抢去的,只是几个人都不约而同地忽略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就不能问问张鹿安本人的想法呢?
原来众人之前对张鹿安的客气都是表面功夫,这帮读书人内心骨子里对于武人还是不待见的。
“不妥,非常不妥,并不是只有你们阮家出了钱。上面命令组建桐城营的根本是为了保护桐城县的,下枞阳距离县城太远,到时候来不及往来奔波,依我看还是将桐城营设在孔城比较合适,孔城距离桐城县东二十里,到时候西有池州营,东有桐城营,成掎角之势,桐城县才会真正的固若金汤。”
孙临说出了自己的主张。
阮大铖当即嗤笑一声道:
“孔城?你们孙家的产业几乎都在孔城,光是田亩就有上千顷,还不说老街上的店铺以及县城内的产业,更是举不胜举。你自己刚才还说下枞阳之地阮家的产业众多,怎么转眼之间又在为自己家争取?这样做岂不是徒留天下人笑?”
“倒不知是何人徒留天下人笑,而不自知呢。”孙临反唇相讥道。
阮大铖之前因为背叛东林,转而投靠阉竖一事,一直为世人所诟病,此刻他的脸色也开始阴沉下来,口中说道:
“陈大人有垂问,鄙人奉公告知而已,并不存在为己牟利的情形,阮某一颗为国为民之心可昭日月,并不会因为某些无知之人无端诽谤而有丝毫变化。陈大人,鄙人不认同孔城加兵,言尽于此,你自己看着吧。鄙人还有事,张都司,告辞。”
阮大铖风风火火地来,又带着火气走了。
张鹿安起身拱手,看着方以智和孙临鄙视地看着,立刻又坐了下来。
气氛一时间有些些许尴尬,但是事关自己的驻地问题和粮饷来源问题,都是大事不敢大意,张鹿安尝试着说道:
“卑职初来乍到,对于桐城不甚了解,不知道有没有一个合适的地方位于下枞阳与桐城县之间呢?”
话刚说出口,张鹿安就有点后悔,这样一说仿佛自己是那种脚踏两只船、那种墙头草一般,墙头草就是风吹两边倒,妄想谁都不得罪。
果然孙临听到后就表现出了一定的不满,关键时候还是陈尔铭帮着张鹿安解了围:“本官深知张都司也是为难,毕竟那么多张嘴都需要吃饭,没有充足的粮饷,哪里会有人愿意卖命。”
“是啊,多谢陈大人体谅。先前朝廷所给的粮饷就已经折色很多,加上一定的飘没,粮饷数额严重不足。加上我们张家从来没有克扣过将士们的饷银,如此一来国朝拨付的粮草可以说是远远不够。若不是怀着一颗忧国忧民之心,谁愿意将自家的财产填到这无底洞里去呢?”
张鹿安感到有些委屈。
“这样吧,毕竟牵涉到各方的关系问题,一时半会很难有结果。请张都司暂且回营,暂时先在城外安营扎寨,给本官两天时间,我等商榷以后,再给张都司一个明确的答复,最起码的粮饷这块不会飘没和折色。如何?”陈尔铭说道。
既然已经这么说了,张鹿安还能说些啥,连忙回复道:
“陈大人所言极是,就依大人所言。卑职这就告退。”
三人也没有拦着,张鹿安顺势离开了桐城县衙二堂,来到月台处,张捡已经赶到县衙月台这边,正和吕家兄弟聊天。
张鹿安问道:
“事情办好了?”
张捡轻声回复道:
“银票给他了,光大人稍微推脱了一下,就把银票塞进袖筒里了,还直夸少爷你懂事,日后如果有事情,可以去京师找他。俺还明确了,咱们在京师、南京和安庆都会开具钱庄,银票是不记名的,到时候完全可以异地兑换掉。兑换的方式、密语和密码,俺都跟他说的很清楚。”
张鹿安点点头,然后招手叫上潘铁柱、吕家兄弟一起出城,返回了城外大营。
张鹿安一行刚回到大营,就看到一个熟悉的影子,来者正是张孝吴。
“孝吴叔,你怎么来了?”
“少爷,老爷让我来的。我这次带了种鸽过来,预备在桐城、安庆等地都建立几个信鸽站,方便以后与正阳关的联系。还有一件事就是,老爷的意思是让你抽空去江宁拜会一下张抚台大人,记得多带些礼物一起过去,人家帮了咱们,咱们不能不懂事。所以我这次带来了一些金银珠宝过来。”张孝吴说道。
张鹿安虽然不觉得自己是在得利,但是认识一下势力大的大臣,对于张鹿安来说也未尝不可。而且张鹿安也是存心想去一趟南京,想亲身体验一下这个时代,号称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到底怎么样子。
张鹿安连忙点头称是,表示自己会按照父亲所设想的那样去做的,接着又把自己今日的遭遇和张孝吴大致说了一遍。
张孝吴受伤以前毕竟也是军旅中人,跟着张可大走南闯北之人,听完以后倒是提出了一个建议:
“咱们初来乍到的,按照礼节,桐城知县顶多算是平行领导,甚至来说对于桐城营的调遣都缺乏一定的权威性,咱们应该去拜会一下军事上的直属领导,桐城营的上级应该是安池庐太兵备道管辖,咱们应该听从他的命令。”
张鹿安觉得有道理接受了张孝吴的建议。
为了不打无准备之仗,张鹿安准备派马国勇去调查一下现任兵备道的详细情况。
只是马国勇尚未走出大帐,临时营地门外有传令兵来报:有个自称阮大铖的人在营外求见。
张鹿安示意马国勇暂且下去休息,然后正了正自己衣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