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着紫红色官服的萧嵩,走进了兴庆殿,他到李隆基面前六米处,躬身行礼道:“臣拜见陛下。”
“你来面见朕有什么事啊?”
“吐蕃使者说金城公主想要读《春秋》、《礼记》、《毛诗》,希望朝廷能赐予吐蕃这三本书。正字于休烈上书认为:东平王刘宇是汉成帝亲弟弟,他请求汉成帝赐给他《史记》,《诸子》两本书,汉成帝尚没有答应他。吐蕃现在虽然与我们交好,但是毕竟是与我们为敌多年啊,如果把这些书送给他们,他们学会了文韬武略,会更加机敏狡诈,这于我国不利。臣看了于休烈的上书,特意面见您,请您拿主意。”
李隆基有些不耐烦地说:“此事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你意下如何啊?”
萧嵩说:“以臣之意,可以不借给他们,也可以借给他们。我国现在在军事和综合国力上远超吐蕃,这等事情无论如何决定,吐蕃都不敢表现出不满。”
“嗯,此事虽然小,但是朕想听到更多大臣的意见。你回去和裴光庭牵头,让中书门下两省官员对此事进行讨论吧。”
“臣遵旨。”
萧嵩离开了兴庆殿,出了兴庆宫,去门下省找裴光庭,共同商讨是否应该赐予吐蕃《春秋》等三本古书。
第二日的早朝上,裴光庭等人奏道:吐蕃愚昧、顽固、放肆,在我大唐面前长期反叛,最近才臣服于大唐。我们应该借机把《毛诗》等书送给他们,这样他们很可能受到中原文化的陶冶,使教化传播到更远的边地。古书籍中确有权术谋略,但也有忠、信、礼、义蕴含在里面。
李隆基说:“裴光庭等众爱卿说得好啊,朕同意将《毛诗》等书送给吐蕃使者,让他们带回吐蕃,以传播中原文化。”
高力士右手挽着拂尘,站在李隆基龙椅东侧,没有发表对此事的意见。李隆基给予高力士的那部分宰相的职权是:全国各地区州县送来的上表,先呈送高力士批阅,高力士再将属于大事要事的奏表,上奏给皇上批阅。一些小事,高力士有权酌情处理。萧嵩和裴光庭,除了做中书门下两省长官的本职工作,和做所兼职的工作外,还要接收来自长安京畿和东都洛阳的一些奏表。
正月二十五日吃了早饭以后,我们五护卫在堂屋门口站岗,永王李璘由两护卫两卫兵护送,去崇文馆上学了。
忠王李亨和王府参军王延祚,忠王友皇甫惟明,在我们五护卫南面聊天。李亨说:“王傅吕仁德是高公公的妻弟,学识渊博,过一会儿就来本府报道了。他之后每天来本府报道,如果我父皇有什么指示,他会告诉我们。平时如果没有什么特殊情况,他来报道后就会离开本王府。”
王延祚说:“高公公妻子吕氏的六个兄弟,都相继做了六个年长的皇子的王傅了,我真是佩服高公公的岳父吕玄晤吕少卿,他竟然培养出了六位学识渊博,足可以当王傅的儿子。”
李亨瞥了一眼王延祚,没有说什么。皇甫惟明望向王延祚:“王参军,人家成为王傅,必定有人家的资本。你不要说一些没用的话啊,假如传到高公公的耳朵里,倒霉的可不是别人。”
四十岁左右的王延祚,脸型消瘦,他轻轻捋着下巴垂下的十厘米长的胡子说:“我刚才说的话,都是敬佩吕玄晤的话,哪一句有问题啊?”
皇甫惟明没有再说什么,王延祚的话,确实没有半点说吕玄晤坏话的字词。
这时候陈月梢在大门外大声禀报道:“忠王府王傅吕大人来王府报到。”
李亨向身边穿着浅红色官服的皇甫惟明,和穿着深绿色官服的王延祚说:“你们说话注意点,王傅吕大人来了。”
由于王府吕大人是来王府报到,李亨以及其他人员不必前去迎接。吕仁德是一位三十多岁仪表堂堂的男人,身材和李亨相仿,只是不如李亨俊美。他穿一身紫色官袍,腰间佩戴金玉腰带,迈着四方步朝王府正楼这边走来。
吕仁德走到李亨面前,平视李亨并行抱拳礼:“本官拜见忠王殿下。”
李亨向吕仁德回抱拳礼:“本王欢迎吕大人来本府赐教。”
皇甫惟明和王延祚同时向吕仁德躬身行礼,异口同声道:“下官拜见忠王府王府吕大人。”
吕仁德望着皇甫惟明和王延祚说:“你们两人也是忠王府的属官吧?”
皇甫惟明说:“下官正是忠王府王友皇甫惟明。”
王延祚说:“下官正是忠王府参军王延祚。”
李亨说:“本王以后就由你们三位辅佐监督了,我有什么做得不妥的地方还请你们多多指出。我有不明白的地方,也会与你们协商,参考你们的意见。”
吕仁德说:“我会带领身边这两位同事,好好协助殿下处理好皇上交给您的任务,并在平时与殿下共同讨论古圣先贤的着作或言论。”
李亨说:“你们三位跟随本王进屋里聊吧。”
李亨领着吕仁德、王延祚、皇甫惟明,进入了堂屋。
过了一会儿,堂屋门开了,吕仁德走出来了,李亨、皇甫惟明、王延祚也跟了出来,一起送他出忠王府。
他们从我们五护卫中间经过,吕仁德说:“忠王殿下您请留步。”
李亨说:“今日我在王府,假如我不在王府时,您到后堂东北角的王府官员办公室,在挂在东墙上的签到表上,签字后就可以离开了。”
“本官明白了,忠王殿下不要再送我了,外面风大。”
“好吧,吕大人您慢走。”
吕仁德出了忠王府,他的两位护卫在王府门口站岗等着他,看到他出来后,与他一起朝十六王宅门口走去。
吕仁德走后,李亨跟皇甫惟明和王延祚说:“之前忠王府每月的开支记录,计算统计等工作,都是李辅国在做。他还要负责采购物品,每月到内侍省领物品。他还要扫院子,到宣政殿门前,和朱雀门前查看朝廷宣布的信息。以后你们二人,就负责统计忠王府每月的开支情况吧。”
皇甫惟明躬身行礼道:“下官遵命。”
王延祚躬身行礼道:“下官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