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稷五十七年(公元前249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一个忙碌的日子。
学堂在近百人的队伍修建下,已初见雏形,剩余部分,则是细节装修。
接下来,乡民就需要一起修建通往各家的路。
不过,也难得如此忙碌,一年大事之一的土匪来掠,对于乡民们的生活,并没有惊起多少波浪。
只是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但劳累一天或半天,哪有心情聊天,大家都忙着休息呢。
作为领头者的嬴政,也没闲着,此刻,正和杜哲、蒙恬、阿泰、戈、风,以及下江里熟悉地形的猎户游野,还有充当介绍人的顾。
“前方不远处,有一道深沟,很是隐秘,大家小心一点。”
游野在一旁讲解道,指了指了前方,然而,映入眼帘的,除了林木,还是林木。
不过,倒是没有谁指责游野,这一路确实是游野带领,才顺利安全的走到这里,一路上探明了许多深洞、险沟。
不过,对游野而言,这是一次特别的上山。
阿泰手持玄虎之照,再现当日劈树如割麦的场景,在游野的指示下,开辟出众人并肩而行依然宽敞的路径。
这条路径,今后也许就是下江的通途之地。
中午。
众人在一处突出的岩石下用过餐,休息半个时辰后,再次启程。
一天过去了,路途还是没有走完,大山里,看似对望的两个山头,实则需要走许久。
如此,七人在大山里风餐露宿了三天,终于走到了江南乡乡祠堂所在的地界。
站在山口,看着不远处的繁华的江南乡,一比较,人口稀少、分布零散的下江里真是荒凉。
“好了,暂行的路线就定成这样。”
杜哲指着手中用木炭粗略描述的地形图。
游野回头看来时路,一种名为神迹的敬畏感油然而生。
未来的路线已经被阿泰给劈出了雏形,至于偏离方向的旅途,则只是劈了够一个人行走小道。
那些跨不过的深沟,总有蜿蜒曲折的险途能抵达对面。
同样,那些越不过的山崖,总能绕过去。
于是,从空中看,一条笔直连接下江里和江南乡的山间路径横贯在大山深处,那些倒伏的树木、破碎的岩石讲述了这条天路是如何形成的。
回去的路,比来之前简单多了。
加上阿泰的气息,根本没有哪个不长眼的野兽敢来送外卖。
又过了两天后,七人回到了下江里。
学堂已建成。
茅草或石瓦铺盖的屋顶,在山雾中,显得静谧,那因雾气而滴落的水滴沿着房檐轻轻滴在屋前的石板上。
“哒!”
土墙和干木搭配的屋子,配上用草茎编制而成的窗户,四角的火炉,将双层的泥土墙壁烤得发热。
那飘着烟灰的烟囱,似在表述着摆正摆满着简易,甚至略显丑陋桌椅的学堂,在这个冬天,是那么的温暖。
那放在桌子上刻满文字的木板书,是署名谷子玉的传世之功:《三百字》。
用谷子玉的话来说:当今时代,只会点奇异能力是活不下去的,唯有搞点副业,才能生存。
这副业一搞,就是纵横之术大家、文艺大家、教育大师等。
学堂屋檐下,孩童们在谷子玉还有席文、折墨的带领下,或围坐在草亭里,或靠在墙角,或躺在堂前的石板上。
开始以不同的角度重新认识这个世界。
他们眼中泛着好奇,还有强烈的求知,更有名为希望的光辉。
见杜哲一行回来,作为学堂祭酒的谷子玉走过来。
“哲儿,赵小友,可还顺利?”
“回师父,一切顺利!”
“回先生,一切顺利!”
谷子玉点点头,杜哲拜他为师后,做到了弟子该有的本分,甚至到达了对待亲人对待他的地步。
谷子玉不知为何,但他别无选择,只能选择杜哲成为继承人,所幸没有选错,故而他只有感慨人生的捉弄。
“好!
既然回来了,老夫也就顾不得你们休息了,这学堂建起来了,总得有个名字吧?
作为下江里典和建成的奠基者,赵小友有必要为其立名!”
谷子玉看向嬴政,嬴政也是一乐,心里体会到了做出成绩的成就感,和为乡民做事的满足感。
“政,恭敬不如从命!
献丑了。”
嬴政朝众人拱手谦让道,然后来到学堂的名匾前,拿起经过挑选出来的硕大炭笔,在下江里乡民的注视下,挥笔写下:
下江学堂。
字成,周围的乡民们由衷地欢呼起来。
他们的孩子,孩子的孩子,子子孙孙,将来能在他们亲手一砖一瓦建造的学堂里,跟着教书先生认识文字,学习道理,感悟经意。
他们亲手种下的希望,仿佛已经看到了将来的成熟的繁华果实。
感受大家的幸福和高兴,嬴政向乡民致谢。
见里典要说话,所有的乡民都立马闭了嘴,有谁还没反应过来,周围的人也立刻阻止了他。
看到这一幕的嬴政并没有说什么。
“乡亲们,学堂已经修好了。
今后,大家的孩子可以在学堂里学习知识,大家也可以来学堂与孩子们共同学习。
但是,要想好好识字读书,还有一个摆在大家面前的困难。
那就是危险漫长的道路。”
乡民们全然忘了嬴政也不过一个十一岁的孩子的事实,安静的倾听。
嬴政见大家不说话,而是带着希翼的眼神看向他,这一刻,他觉得来到这里是那么的值得。
“经过商议,接下来,我们要做两个工作。
一是在学堂周围修建高大的围墙,保护孩子们不受坏人和野兽伤害。
二是,在围墙内修建屋舍,作为离学堂路途遥远孩子的读书期间的住宿之地,有先生进行管理。
当然,为了公平,住宿的孩子需要交一定量的粮食或钱币作为住宿和吃饭费用。
三是,修建通向各家的路,这样,方便孩子来回上学,同时,也是日常生活走动的道路。
希望到时修路占用哪家的土地,不要争执,占用哪一家的部分,我们大家一起为哪家再开垦一倍的土地。
诸位乡亲,觉得如何?”
这时候土地不限制,偏远之地,谁开垦的就是谁的。
乡民们听完,仔细一想,觉得很好,占用土地会多得土地补偿,而且路修成了,孩子上学安全,大家出行也方便。
“好!”
“好!”
“好!我们听里典大人的。”
……
“大人,这住宿的费用是多少?”
一个家主偏远的汉子问道,他儿子每天来读书,都是和他每天凌晨,天还未亮时就出发。
嬴政点点头,看向广大乡民,解释道。
“因为学堂、宿舍、围墙,甚至道路,都是大家一起修建的。
所以费用,只是用来供给孩子吃饭、购买取暖物资,以及一部分用于请先生们照顾孩子。
若是能送来取暖木材、饭食,那么,只需要很少的钱粮请先生和杂役照顾孩子。”
大家听完,心中更为高兴了。
说白了住宿不要钱,但是照顾孩子、孩子吃饭、房屋的修缮的需要出钱,这些是不可避免的,大家也觉得应当如此。
更何况能读书识字本身就很诱惑了,其他花费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见大家都同意了,嬴政召来顾、正等人,交代他们几句,让他们按照此前的规划带领乡民们开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