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半月过去。
学堂建设终于收工。
学堂的广场上,人群熙熙攘攘,人影绰绰。
前方站着的是下江里的官员们和年龄大的老者,身后是众多乡民。
男女老少聚在一起,正和身边的人,低声细语,形成一个又一个小团体。
见乡民们基本都来了,杜哲走上台前,清了清嗓子。
“各位父老乡亲,诸位同工,大家下午好!”
此处,并没有掌声。
见冷场,杜哲也没有说什么。
“在秦王的英明领导下,在大秦士卒的舍身守护下,在里典与父老的坚强带领下,在各位父老乡亲艰苦奋斗下。
历时一月,我们下江里的第一座学堂建成了!
今天,相邀大家聚在此地,浪费大家半天时间,就是为了庆祝学堂落成。
下面,有里典大人赵政为庆典致辞。”
下方的顾、正等人听到杜哲的发言、讲话方式,顿感新奇,心中琢磨是不是自己也学学?
可是……
乡民们,则是不关心杜哲说了什么。
因为与他们利益无关,若不是现在做的事,确实是好事,有饭有钱,谁也不想干。
唯一令众人感兴趣的,是讲话的新奇设备。
那是一个大喇叭和一个小喇叭,两者用铜线相连,握住小的说话,大的进行扩音。
所以,才出现没有想象中的鼓掌欢迎,只有杜哲一人在台上鼓掌的场景。
略显尴尬。
嬴政走到台前,握住小喇叭。
“各位父老乡亲,我很荣幸能够在学堂落成的庆典上发言。
一个月以来,我走访了所有的乡亲们的家,想必大家都认识我这张脸。
大家有的人喊我里典大人,这不好,我得提出批评。
我只是个后生,小弟弟妹妹们叫我哥哥就行,至于叔叔伯伯、爷爷奶奶,唤我小政才好。
听着亲切,哈哈!”
嬴政的话,引得下方的乡民们大笑。
确实,一个多月的走访下来,他们每家每户每人,几乎都认得到嬴政。
对于嬴政,一个做实事、好事的少年里典,此刻,他们倍感亲切。
待台下众人情绪落下后,嬴政接着说。
“一个多月以来,为了解决大家冬粮短缺、缺少衣物的现实困境。
作为下江里典,我私自决定,将乡亲缴纳的赋税截留,用作大家做工的钱粮。
至于亭里,乡里,甚至县里追问下来,我们将在明天开春,将今年的赋税补交上去。
而这出资,我在此保证,不要大家出一丝一毫。
而今我们的所做所为,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我和大家同吃同住,一起新修学堂,让孩子们有书念。
如今,学堂落地,离不开大家的努力,也离不开伟大的秦国保护我们。
接下来,我们还将修建从学堂到每家每户的道路,方便大家出行。
而这,更需要大家共同出力。
希望今后的生活中,我们大家同心协力,共建美好家园。”
依旧冷场,或者说乡民们虽然心情激荡,但却不知该如何表达。
嬴政只得把自己的发言继续说完。
至于提前彩排?
算了,这个时候的官与民,或者说从古至今的官与民,两者之间一直存在不信任的鸿沟。
或许,共同奋斗的时候存在过,待共同利益不在了,就变为两者博弈了。
既然如此,何必假惺惺地做这些面子工程。
“修好路,会有商人来到下江。
商人,会带来外面东西,大家可以从他们那里换取得到食盐、布匹、锄具等等。
此外,我们还将改造大家的房屋,改良大家的田地。
让乡亲们种粮吃饱有盈余,织布穿暖能增收,养殖牲畜吃肉还卖钱。
总之,将来,我们还有许多事要做,下江也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嬴政顿了顿。
“好了,闲话少说。
现在,我宣布,下江里第一所学堂于今天成立了,它的名字叫做巴山第一学堂。”
乡民们一齐欢呼,脸上的喜悦的表情止抑不住。
接下来,则是关于学堂的入学要求、学子划分班级、学习费用等,由折墨和席文为大家介绍。
最后,谷子玉作为第一任学堂祭酒,做谢幕讲话。
其实,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就说了几句话鼓励家长、学生们重视教育、认真读书。
这天,也就放假了。
接下来,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狗娃,猫儿,今后你们要好好学习,像政娃儿一样,能读书识字,还能作图说文。
特别像今天一样,为大家做很多好事。
今后若是怠慢学习,做坏事,我让你们爹打死你们。”
回家的路上,罗母语气严厉地对自家两孙子说道,两个小孩自然是点头答应。
至于罗生,罗母的儿子,则是在一旁顺从地表示会按照母亲的话执行。
如此一幕,在学堂落成庆典暨巴山第一学堂开学典礼结束后,发生在许多归家的家庭中,唯一苦的那些孩子。
只是,虽苦但乐。
如今,家家有余粮,户户有结钱。
土匪强盗被里典一行给打跑了,甚至土匪老大都身亡了,安居是不愁的了。
只能明天春耕,安心种地,乐业也就不远了。
至于过山虎李二选的老巢,杜哲和嬴政都没有兴趣,其中能提起兴趣的,估计也只有那些钱粮了。
但,钱粮自李二选交代出地点后,就被杜哲给拿了回来。
山寨里的人,除了那些苦命的人,被阿泰给救了出来,给足盘缠让其逃命外,其他人,一概不管。
……
屋内,土垒的火炉旁,三人齐聚。
“师父,桥梁设计好了吗?”
杜哲问向召集两人的谷子玉。
“为师已经设计好了,并且做了个简单的模型,你们看。”
谷子玉点点头,边说边取出一个微型的木制桥梁模型,让杜哲和嬴政两人观看。
这座桥梁,大体上和后世的跨谷大桥相似,结合黑影兵团的能力,采取了双拱多洞的结构。
也就是说,到时得在峡谷之间建立一个台基,作为桥梁的中心支柱。
“先生,小子不解,还请先生解惑。”
嬴政对谷子玉说道。
“你们看。
两个拱,是主要承担桥梁重量的地方,拱圆上的小拱,既是减轻桥梁自身重量的,也是减小峡谷中风吹在桥梁的力量。
为了能建成且不影响峡谷的环境,到时需要从峡谷底部,建造一座高大的基石,作为两个大拱的落脚点。
承重方面,是没有问题的,只是两岸需要一个很夯实的地基。”
杜哲接话道。
“师父,没问题,您说的都可以做到。
只是从峡谷中竖起基石,有点儿不妥。
一是不美观,一根擎天柱,甩出两拱桥。
二是这个承重的基柱,按照模型,依据修桥的地方峡谷深三里四引,也就是四百九十丈。
如此来看,其底部也要修建得很宽大。
否则,其很容易被峡谷中的劲风吹倒在地,到时,桥梁就会坍塌落地。”
谷子玉一想,还真是。
只是,如果不这样修,那单拱的跨度太大了,单靠岩石垒聚,怕是大桥会在峡谷的风中,随时摇摇欲坠,谈何行走?
但如果双拱,从峡谷底部垒起基石,需要一座宽大的基柱。
那拱桥就毫无意义,还不如杜哲的野蛮建桥法实在。
“此话有理,为师再琢磨一二。”
谷子收起模型,就想回去再钻研。
不过,杜哲拦下了他。
“师父,其实这个模型就够了。
只是双拱不行,我们可以建造三拱、四拱,甚至五拱。
按照模型的结构,在峡谷两侧建造基柱,基柱间建造跨度的大的拱桥,两边岸上建造跨度小的拱桥。
这样,中间拱桥的跨度只有一里,两侧的各有半里。
两座基柱共同承担中间桥梁重量的支撑,而将一座基柱分成两座,每座的分担就变小了,体型也可以修得小一点。
在加上导风的结构,就不必担心承受不住桥梁的重量,以及被风吹倒。”
谷子玉看着杜哲在木板上画出的样子,思索片刻后,点头认同到。
“确实如此,哲儿真是天资聪颖!
哈哈……”
谷子玉高兴地夸奖道。
“是师父解惑,徒儿也是看了师父的模型,才想出法子的。”
杜哲和谷子玉还想继续来段师徒的互吹互捧,嬴政直接看不下去地打断。
“好了,先生和哲哥就不要争了,既然方法知道了,我们快去修桥吧。”
嬴政对于这么一座大桥,心中可是向往得很。
或者说。
大!
是每个男人都天生崇拜的。
“政哥儿说的对,师父,我们这就去修桥?”
杜哲急不可耐地看向谷子玉,谷子玉点头。
三人怀着同样激动的心情,赶向峡谷。
蒙恬等人则是负责外围警戒,阻止乡民进入通途的修建范围。
毕竟,通途的建造方式,太过惊世骇俗,会被认为是魔鬼或者妖邪的。
而其他方向,则由鼠豪带领老鼠大军戒备,那里就不是劝导了,而是直接魂归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