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南羲,袁芳总会想起南沐恒,这么多年不曾联系,他也无法做到原谅南沐恒当初的不辞而别。
说好的一起进京科举,说好的一起在朝为官,说好的把他当家人,可到最后他依旧是只身一人。
甚至连回京了,都不曾来见他。
“袁大人别急,你还真得同我一起进宫面圣。”南羲似笑非笑地说着,见袁芳皱眉,她的语气也多了几分威胁:“若是大人不肯,本郡主也只能把大人绑着进宫了。”
“微臣不敢。”既然南羲要他进宫,他也不敢拒绝,可他心里起了疑,一开始长郡主的人困住他,到如今长郡主要他进宫面圣,莫非他知道了自己不该知道的事?
仔细来想,陛下为何要把这样的大案交给长郡主,长郡主是个女子,于规矩不合,可长郡主是皇室中人,大理寺少卿是皇后的父亲!
莫非陛下想保大理寺少卿?
的确,大理寺少卿出了事,后位便会动摇,而太子身为储君,也面临着被废,出了这么多的空位,到时候朝堂必定动荡,陛下登基不久,大理寺少卿出事于朝堂不利,于陛下也不利。
想到了这些,袁芳倒是明白了南羲的用意,长郡主这是在保他,所以长郡主只将他扣在此地,待长郡主回禀了陛下,陛下也不会留他,毕竟刑部不缺一个主司。
南羲:“袁大人不必惊慌,记住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便是。”
“微臣明白。”袁芳拱手作揖。
这样的态度,南羲倒是满意,看来袁芳是想到了什么,果然和聪明人打交道,便是这般容易的。
进宫时天色已经不早了,南温严在见到南羲时倒是高兴,目光落到袁芳身上后又收回了笑容。
南温严看完了信,遂问:“刑部可知道此事?”
“回皇兄,此案皇兄交由臣妹全权处理,臣妹想着先来禀报皇兄,便没有知会刑部两位主事的大人,此事乃是袁主司最先发现的,臣妹倒是碰巧遇上,其中情况所知也不如袁主司知道的多,便也将袁主司一起带进了宫中。”南羲的话已经表明了这件事目前知道的人不多,而袁芳也还没来得及告知刑部。
听完了这些话,南温严原本沉重的脸色也缓和了不少,他笑问南羲:“此事皇妹如何看待?”
“臣妹以为信中有疑,毒杀兵部尚书的事若真是大理寺少卿所为,定然不会让自己身处险境,倒像是蓄意谋害。”
不过这关键的供词大理寺少卿不会说,而关键的证据,南羲也不会拿出来,这案子的真相是没办法呈现出来了。
所以,南羲以为与其让大理寺少卿在南温严这里完全清白,不如给南温严心里埋下怀疑的种子,就这样不清不楚,对她来说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果然,南温严开始凝眉思索,目光落到袁芳身上时,出现了些许犹豫,似乎是在纠结什么。
“陛下,钱顺已死,此案多有疑漏,兵部已经没了尚书,大理寺不可再没了少卿。”南羲大胆进言,她知道南温严想要的便是这句话,原本这话不该由她来说,但适时地在南温严面前表现一些聪明,不是坏事。
南羲知道,南温严不会扶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傻子,他需要的是一条忠实聪慧又好控制的猎犬,而她女子的身份,本就让人容易掉以轻心。
“此案疑点重重,还未有结论,长郡主何出此言?”南温严沉了面色,瞧不出是高兴还是发怒,平缓的声音却穿透人心。
对此,南羲也并无惧怕之意,她不卑不亢地回答道:“兵部尚书死后,臣妹听说兵部的事务堆积成山,甚至出现了好些理不清的烂账,臣妹一女子,也懂得长此以往,不利国事。”
南温严轻挑眉梢,他倒是没想到这丫头如今这般敢说,虽有些大胆,不过倒是合他心意。
毕竟他让南羲处理大理寺少卿的事,便是想看看南羲的能力,若是唯唯诺诺什么事儿都不敢做,还要问他意见,甚至连个建议都不敢提,便是无用。
“袁爱卿啊,长郡主此言你怎么看?”
南温严突然提问袁芳,一直静听的袁芳也是一怔,他本就惊诧于长郡主敢同皇帝议论国事,如今被问起,一时不知如何作答。
“回陛下,微臣以为……”说话间,袁芳余光瞥向南羲,只见其面毫不惧色,似乎这样的事已经是常态。
遂袁芳继续说道:“长郡主说的极是,微臣附议。”
“嗯,此事容朕再思。”南温严没有第一时间便同意下来,毕竟这事的确不是那么简单的,御史台刑部那帮人,可不会被三言两语就搪塞过去。
不过他倒是很赞同南羲说的一点,废了大理寺少卿不利于国事,他登基不久,朝堂中皆是老臣,只忠于他的不多,大理寺少卿便是其一,有从龙之功,这样的人断然不可再少。
如今兵部尚书的位置和礼部尚书的位置都有空缺,暂时不好安排,等到科举之时,好提拔人才。
南羲和袁芳应了是,南温严的目光又再次落到了袁芳身上,不免打量。
这一幕南羲自然也看在眼里,看来陛下对袁芳起了兴趣。
去见袁芳时,南羲便已经叫凌剑查了吏部关于袁芳的卷宗,这自然是靠苏辞才能做到。
卷宗上记载着袁芳一开始时户部的人,从一个小小吏官,连连晋升,眼看要晋升到侍郎了,却被其舅舅兵部尚书张从远硬生生调离了户部,到了刑部便一直做个不大不小的主司,多年来能力出众,却无功绩,一直无缘晋升。
自然,这些事她是不能告诉南温严的,得由南温严自己查到,毕竟袁芳来此,附议了她的提议,便代表着南温严可以在刑部有自己的人了。
“袁爱卿,朕与长郡主还有事要议,你先退下吧。”南温严摆了摆手示意。
“是,微臣告退。”袁芳躬身退了两步,转身离去。
出了勤政殿的大门,刘德才便对着袁芳迎了上来,笑呵呵地说道:“见过袁大人。”
“刘公公。”面对能在两任皇帝身边待着的太监,袁芳也是有些好奇的,这样的人绝对不简单,按理说新帝身边的太监,该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才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