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签完字了吗?”
“都签过了,咱们新富村总共879户,今天每家每户都出了一个人,应到879人,实到879人!”
新富村农业合作社生产队长刘光从负责签名的队员口中得知了今天各家各户都派了人来,对于这个结果他还是比较满意的。
看来他们新富村的村民生产积极性很高,不过说实话收割庄稼用不了800多人。
新富村的耕地一共有4.5万亩,这4.5万亩耕地大部分都是后来新开荒的土地。
他们富锦县地处三江平原,广袤的黑土地格外的肥沃,即使不使用化肥水稻的亩产也能达到800斤,有的时候年景好,部分稻田里的水稻年产能达到1000斤。
虽说这亩产1000斤和南方一年两熟的稻米亩产比不了,但这可是在大明帝国的辽东,辽东气候寒冷,降水和光照也不如南方,这稻米能有1000斤的产量已经是个奇迹。
在大明帝国提出把辽东建设为帝国的北部粮仓以后,又往关外迁移了不少关内百姓,之前还是沼泽地的北大荒就被开垦改造成为了耕地种植水稻。
新富村也是趁着把辽东建设为粮仓的东风大力开垦耕地,每家每户基本上都有45亩的良田。
每年种植的大豆、玉米、小麦、稻米足够养活一家老小,这些多余吃不完的粮食还可以直接卖到村子旁边的粮食加工厂换钱。
“大家肃静一下!我先说说我们秋收的方案!”
“咱们待会分成小组分工合作,按照门牌的编号每10户编为一个小组,到时候每个小组就跟随着你们分配到的收割机一起到你们的地里指挥作业。”
“今年我们新富村采取的分粮政策依旧是集体收割集体分配,我们生产队收上来的粮食将会根据每家每户的土地亩数等比例分配。”
“谁家有困难了就给生产队说说,咱们可以给你多分配一些粮食度过难关!”
“这些机器的油料费也会从粮食收成上扣取,大家一起平摊,谁也不多掏钱谁也不少掏钱!”
“这是我们今年秋收的方案,等会贴到墙上大家可以仔细的看看!”
“我保证咱们的粮食分配都是公开公正的!”
“咱们20分钟后开始干活!”
刘光站在讲台上利用喇叭向村民们喊话,台下的村民们听的格外仔细。
他们对刘光提出来的方案并无异议,谁家的土地多谁多分配一些粮食很正常,等到粮食收割完毕统一称重后,按照每家的土地占比全村的份额直接分配。
收割过程中造成的粮食损耗也是难免的,用这种统一收割的统一分配的方案也能减少许多矛盾。
20分钟后。
在看到没有人提出异议后,刘光大手一挥招呼着生产队下面的各小组开始到后院的仓库取工具干活。
偌大的合作社仓库内摆满了各种农用器具,什么镰刀、耙子、铁铲、箩筐等农用器具一应俱全。
在这些农用器具的旁边是一排又一排的农用手扶拖拉机、轻型轮式拖拉机、重型履带式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播种机、施肥机、小型挖掘机、铲土机等机械。
最让人啧啧称奇的是新富村农业合作社还有1架小型农用螺旋桨固定翼飞机用来播撒农药和化肥。
“开干吧,乡亲们!”
“干!”
手里拿着镰刀、铁铲、耙子、小旗子的村民跟随着拖拉机往已经成熟的稻田里走去。
赵福顺坐上了一辆重型履带式拖拉机,这台拖拉机就是他们工厂生产的东方一号重型拖拉机,可以牵引一个8米长的车斗下地里配合联合收割机对地里的稻米进行收割、采集作业。
“赵福顺,你给咱们合作社里的乡亲们好好的教教这机器跟普通的轮式拖拉机有什么区别!”
“是,队长!”
“乡亲们过来看看,这履带式拖拉机没有方向盘,用的是操纵杆来控制左右转弯,前后前进。”
“大家走到驾驶室看看,这个是挡位杆,控制前进和后退的挡位,这个是控制牵引车斗的拨杆,那两个是控制左右履带的拨杆!”
“履带式拖拉机靠的是差速旋转原理,两条履带不同的旋转速度会让拖拉机左右转弯,两个拨杆一起向前推就是让拖拉机向前走,两个一起向后推是倒车。”
.........
赵福顺耐心的给那些平日里操纵轮式拖拉机的操作手讲解着这种履带式拖拉机的操作要领。
“赵哥,我会开这履带式拖拉机能不能开坦克啊?”
“开坦克?想得美,我们生产队从哪给你买个坦克开开,那玩意油老虎,开不起啊!”
“对,你小子整天想那么多美事,什么开坦克,明年干脆把你送到军队里面让你开上你那心心念念的坦克!”
“额!进去了说不定是个修坦克的维修兵,等到时候让你趴在坦克地下检修履带的时候你就不乐呵了。”
“哈哈哈!”
一群老大爷们乐呵的看着一个年轻的小伙子,赵福顺也是笑而不语,他觉得学会了履带式拖拉机还真就会开坦克。
那坦克的操控原理跟他脚下的拖拉机一模一样,除了拨杆和挡位更多一些以外,也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他们工厂在欧陆大战期间就承包了国防军巡洋坦克的生产,战争结束后坦克生产线就被改造成了履带式拖拉机生产线。
真要打仗了可以立马改造升级从民用拖拉机厂变成军用坦克生产厂。
“我说的再好也不如大家上车实践一次,走!去田里实践一次!”
“走走走!”
“赵哥把牵引钩放下来,跟后面的大车斗对接一下!”
随后一行人开着24辆轮式拖拉机、2辆履带式拖拉机、18辆普通收割机和4辆联合收割机前往了他们第一天需要工作的地点。
田间地头的村民们都对联合收割机和履带式拖拉机很感兴趣,他们之前没见过联合收割机,这玩意收割完稻米后不用再单独的把稻米放到脱壳机上面进行脱壳处理,而是可以把稻米通过出粮口直接卸在拖拉机的车斗内。
“嗡隆隆~”
在迸发出一阵黑烟后,两辆履带式拖拉机和两辆联合收割机在指挥员的指挥下开始下地里进行收割作业。田地劳作! 围观的村民欣喜的看着车斗内越来越多的白净大米,这是他们一年的收成,也是他们一家老小的经济来源。联合作业! “队长说了中午所有参与劳动的人都留在合作社的食堂里吃饭,有肉有菜还有酒!”
“好!”
一名生产队的队员跑到地里向大家宣布了这个好消息,在田地里劳作的村民高声的欢呼着,秋收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跑在乡间小道上的孩童脸上也都是幸福的笑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