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八年,四月。
董颖率部击破了西部鲜卑,斩首五百余,俘获牲畜千头。
李焕替他表功。
没过几日,朝廷的圣旨下来。
提拔董颖至并州,担任雁门郡广武县的县令。
到底是凉州走出去的人才,李焕亲携美酒替他饯行,这是唐国公府拉拢人才的一贯做法。
董颖也不例外。
李焕穿着国公礼袍,手持酒爵,“孤以此酒,恭贺董校尉升迁。”
董颖受宠若惊,当即回礼,“若非公爷替某表功,董颖未必有今日。提携之恩,董颖莫不敢忘。”
他的表情很是诚恳,言辞也真挚极了。
李焕微微一笑,并没有当真。
到底是大儒的后代,无论怎么没落,不可以等闲视之。
不过他没有揭穿董颖,而是顺着话头往下。
“董校尉在外,如有不胜,可随时返回凉州。孤与凉州百万子民,都是校尉永远的后盾。”
董颖大喜,态度更恭顺了几分。
……
南阳郡,杏花山。
李常笑于半山支起摊子,替前来的问病的患者医疾。
外头的瘟疫仍旧肆虐。
涅阳城的情况虽有好转,却没有持续太久。
一来,南阳郡其余城邑的难民流入,导致瘟疫再度扩散。
二来,朝廷横征暴敛,导致粮食不足引发饥荒,逼死了大批百姓,尸体久陈又产生了新的疾病。
张伯祖举族全出,依旧无法兼顾全城百姓。
而百姓大多穷苦,无力支付诊金,一时的义诊当属医者仁心,值得称颂。
可若将希望全都指望于此,显然不现实,而且也不应该。
这还不是最要命的。
近来城中医者严重不足,致使有些浑水摸鱼、心思不正的人混杂其中。
他们要么医术不精,要么干脆不懂医术,只会诓骗钱财,事后还将人治死,当真是庸医典范。
县衙方面虽然多有留心,而且公开处死了几位庸医,依旧没有起到应有的震慑作用。
乱贼对朝廷丧失敬畏。
纵观古今,这是秩序崩溃,天下大乱的前兆。
李常笑能做的,不过竭尽所能,医治好面前的患者。
他想起前世听过的杏林董奉,想到这是杏花山,还有些得天独厚的意味。
于是定下规矩。
“不收诊金。小病愈者栽杏一株,大病愈者载杏五株。”
杏苗由李常笑提供,他们付出少许的劳力,也当了全这一段因果。
……
一晃眼,半年过去。
太和八年,末。
李常笑治愈的患者,总数近万,杏花山自上往下,也多了许多杏苗。
由于林间的猛兽大多被白龟驯服,集中于草庐和果园里。
杏花山相对其余大山而言,要安全得多。
有敏锐的人察觉到这点,早早就举家搬至山中。
或而寻天然的洞穴,或而伐木造屋,打定主意要在这住下。
李常笑看在眼里,并未说什么,只道缘法至此。
乱世将临,杏花山的确是个好处所。
治愈的患者足有上万,哪怕百里挑一,搬到山里的百姓也超过百人。
平日冷清的山林,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
……
太和九年,二月。
长安城,玄极宫。
少府令跪在殿下,满脸惶恐的模样。
太和帝端坐龙椅,俯瞰下方,面露审视。
“朕欲要修建武圣宫,少府可能凑足银两?”
少府令战战兢兢,冷汗自上往下渗,表情苦得快要哭出来了。
“陛下,少府真的拿不出那么多银子了。”
闻言,太和帝“哦”了声,看向一旁的中常侍,高进。
“高公公,修建武圣宫需要的银两,可算出来了?”
中常侍高进连忙拱手,嘿嘿笑道。
“回陛下,算出来。”
“说!”
“蜀中的木料……”
“合计!”太和帝有些不耐,打断他。
高进立即告罪,给出了一个数字,“保守七百万两。”
“什么。”
少府令脸色大变,听到这个数字的一瞬间,有种想要当场晕过去的冲动。
怕他听不清,高进重复一遍。
“七百万两纹银。”
这一回听清了。
少府令嘴角抽动,而后两眼发黑,口吐白膜晕了去。
太和帝早有预料,并未有愠色。
高进趁机进言,“陛下,可要将户部尚书找来?”
太和帝微微蹙眉,“他身上也榨不出油水。上回修建养生宫和九天宫的时候,户部已经拿了近千万白银。”
他执掌国朝多年,对户部和少府的财力最清楚不过。
知道都已经榨干了。
至于卖官鬻爵的金银,只有一部分是用作修宫殿,最大的部分却是制造军械和购置战马。
太和帝对两年前征讨鲜卑的功绩,依旧难以忘怀。
他要倾尽国朝之力,打造一支无敌之师,将塞外的鲜卑彻底攻灭。
近些年,朝廷麾下的士卒总数又有增加。
相比前面几代帝王时期,增加了足有三成。
太和帝正为怎么搞银子发愁,
高进眼珠子转动,很快就有好多的想法跳出来。
首当其冲的,当然是抄家。
士族、武将、外戚,无一不是累世积攒家财,每个都富得流油。
随便抄上几家,都能让太和帝大赚一笔。
最重要的是,那三方任意一方衰落,对高进所在的宦官团体而言,都有无比的好处。
借刀杀人莫过于此。
不过,倘若真的将抄家说出,恐怕离死也不远了。
高进是踩着先辈尸骨,一步步走到今天的,揣摩人心的功夫臻至造化。。
当然不会做那等可能触怒陛下的事。
于是,高进祭出了大招。
“征讨鲜卑”
从前是鲜卑犯境,如今大新反攻。
这也是有先例在前的。
汉代元鼎帝驱逐匈奴,立下不世功绩,可不就是得益于主动出击。
至少在高进看来,就是这样。
再者,陛下有意在武功上超越历代先帝。
这分明是瞌睡来了送枕头。
以高进对太和帝的了解,自家陛下绝对不会拒绝。
于是,他将预先的说辞搬出。
……
果不其然。
高进的建议,成功说到太和帝心坎上了。
新朝是篡汉而立,虽然延续至今,可终究在法理留下了攻讦的漏洞。
倘若太和帝可以功盖前朝,未必不能改变这一局面。
与这相比,筹措银子反而没有那么重要了。
太和帝两眼发亮,当即拍板。
“出兵!”
“讨伐鲜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