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军队方面让英国公张懋去整治,只要这些军队的基层士兵还是听从国公和皇帝的,那么几个文官安排进来的将领分分钟就能被拿掉。
英国公张懋的忠心问题就不需要太过于担心了,国公都是依附于皇权维生的,他们需要维护正德皇帝的皇权才能维持自己的地位。
除此之外,由于洪武皇帝对军权的提防,国公以及国公的家属都是不能染指任何税收方面的财政官职。
大明的财政大权在洪武皇帝时期,是由皇帝指派的文臣阶层专项把控。
但随着大明时代的变化,洪武皇帝设立的这种政策渐渐不符合大明的实际情况了。
从永乐皇帝开始,大明的皇帝们开始或多或少的使用锦衣卫来帮助收取税收。
等到了正德皇帝的时期,只要正德皇帝维持好国公派系与锦衣卫派系的权利不受文臣派系侵害,且能平衡这两种派系不一同反对正德皇帝,那么正德皇帝就能保证自己的皇位不丢。
别说正德皇帝时期了,哪怕到了历史上的崇祯皇帝时期,只要崇祯皇帝不削减锦衣卫与阉党的势力,崇祯皇帝就不会遭遇无税可征的困境。
有了税收,有了军权,正德皇帝何愁被一帮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推翻呢?
但凡事就怕有意外,就比如今日大典上的刺杀尾随。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这句话永远适用于任何人。
正德皇帝想要施展一切抱负的前提就是自己得要活着。
今日的刺杀案是无果而终了,可下一次呢?
只要正德皇帝依旧推广《田均役》,那么正德皇帝就必须面临随时可能突发的刺杀案。
“刘瑾!”正德皇帝看向刘瑾厉声说道。“今日此案,你身为朕最为信任的司礼监掌印太监,此事你可知你的问题?”
“咱家难辞其咎,愿承担陛下的一切责罚。”刘瑾跪倒在正德皇帝的面前,任由正德皇帝对自己的责罚。
别看表面上正德皇帝是要责罚刘瑾,但在场熟知正德皇帝的人都知道,正德皇帝是要高高拿起轻轻放下此事了。
如果正德皇帝真的要责罚刘瑾,就不会在这种没几个大臣在场的私下场合提出这件事了。
若正德皇帝在刚刚群臣都在的时候公开提出这件事,刘瑾难免要担一个“失职”与“失察”的罪名,正德皇帝顺势拿下刘瑾也合情合理。
在场的人都知道正德皇帝不打算真的处罚刘瑾,这时候就看谁愿意帮刘瑾出头了。
谷大用与张永不可能为同为八虎的竞争对手刘瑾说话,
英国公张懋是国公,他也不可能为一个阉狗贱人说话,
那么在场能为刘瑾说话的也只有王资了。
王资也得要为他名义上的“恩人”刘瑾说话,刘瑾不管怎么说对王资也有提携之恩,王资应该为了刘瑾在这种正德皇帝明显放水的情况下为刘瑾说话。
“陛下,我有一事想要请教陛下。”王资这时候向正德皇帝提出了他的问题。
“什么事?”正德皇帝很好奇王资这种时候还能有什么问题问自己,现在不应该帮刘瑾脱罪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吗?
不只是正德皇帝感到奇怪和好奇,在场的其他人也对王资这时的提问有疑惑。
“陛下乃九五至尊,这居住的地方也与一般人家不同。”王资将话题引到了正德皇帝居住的地方。“臣很好奇陛下这居住的地方,到底有多少间屋子呢?”
“九千九百九十九间。”正德皇帝想都没想就脱口而出。
“这么多间房屋,您真不愧是大明的绝对主宰啊!”王资又开始阴阳怪气的叫正德皇帝“您”了,正德皇帝一听就知道王资又在说反话了。
“你个好好给朕说话,你到底想问朕什么?”正德皇帝见四下没什么外人,也就不再讲究礼数什么的,较为轻松的用平常的口吻与王资说起了话。
“臣哪里没好好说话了,臣就是觉得陛下家有这么多房屋真是气魄!”王资继续用很崇拜的口吻向正德皇帝说话,但正德皇帝越听觉得越别扭。
王资阴阳怪气正德皇帝皇帝久了,现在正德皇帝觉得王资不阴阳怪气自己才奇怪了。
“臣只是好奇这么多间房屋,到底需要多少下人打理呢?”王资满脸疑惑向正德皇帝问道。
“这……”正德皇帝一下子被问蒙了,谁能知道紫禁城内有多少服侍人员呢?
“陛下平日里的日常生活有出过今日的这种大问题吗?”王资继续向正德皇帝问道。
“没有。”正德皇帝实话实说道。
“陛下您自己想想,您这种九五至尊的婚礼大典,可是需要上万人的同时参与的,陛下如何保证这上万人的忠心问题呢?”王资继续向正德皇帝问道。“所以说,陛下没必要去追查之前的过失,刘瑾也不是三头六臂的神人,如何能保证这些人都忠心耿耿呢?他只能保证自己能接触到的近百人的忠心。”
这时的正德皇帝已经明白王资是什么意思了,今日大典的意外和刘瑾或者说任何负责管理的宦官都没啥关系,
正德皇帝往日生活没有遇到意外,就代表正德皇帝身边的宦官太监都是无比忠心之人,而今日大典出意外的也是因为涉及的人员过于广阔了。
如此多的人属实是难以保证人人都全心全意的臣服于正德皇帝。
不说别的,几位为正德皇帝试吃而死的贴身宦官太监们,他们毫无疑问都是绝对忠心于正德皇帝的,但是他们也不能阻止端上来的菜品有毒。
菜品有毒的根本原因也是有人下毒,而这下毒之人根本不归刘瑾以及其余忠于正德皇帝的宦官所管理。
“朕现在不关心你说的之前如何保证紫禁城内上万人的忠心问题,朕现在关心的是如何保证以后这上万人的忠心!”正德皇帝也懒得继续在刘瑾问题上扯皮了,简单直接的说出了他需要解决的问题。“朕不保证这上万人的忠心问题的话,朕将来每个夜晚将如何安眠?日日夜夜提防可能的叛乱与刺杀吗?”
“臣说过了,没人是神人,没人能保证上万人的忠心问题的。”王资直截了当的回答了正德皇帝的无解问题。
“那你倒是给朕想想,朕不保证上万人的忠诚问题,朕如何放开手脚和那帮文人大战一场呢?”正德皇帝直截了当的将《田均役》推广一事说为了战争。“这后期后方不稳,前方的将士怎么可能放心大胆的冲锋陷阵呢?”
“陛下,你属实是陷入了一个误区。”王资直言不讳的说道。
“什么误区?”正德皇帝有些疑惑的问道。
“谁说陛下非要几万人才能维护日常生活呢?陛下在大典之前不是一直过的好好的吗?还经常从地安门出去到宫外与臣一同吃饭。”王资点出了正德皇帝一个误区——非要几万人才能保证正德皇帝的安危。“陛下您明明只需要几百人就能完成自己日常所需的护卫工作,为何非要几万人都绝对忠心于陛下呢?”
“不需要吗?这偌大的紫禁城,朕要是继续住在这里的话,就必须要几……”正德皇帝说着说着,突然明白王资是什么意思了。“朕非要住在这偌大的紫禁城吗?”
王资向正德皇帝问道:
“对呀,陛下您非要住在这偌大的紫禁城中吗?”
“陛下您找一个所有护卫与侍从都是您亲自交好的地方居住,不是远比紫禁城安全的多吗?”
“如果那个地方的大小再小一些,那么是不是几十人就够了呢?”
“反正陛下若是住在东海酒楼,是不是只要十个人左右就能保证最基本的安危问题了?”
英国公张懋站出来反对了王资的“妖言”,英国公张懋可不认可王资所说的搬出紫禁城居住的方法来躲避紫禁城内的不忠势力。
英国公张懋打断了王资的说话,对正德皇帝劝诫道:
“陛下不可听从此人建议搬出紫禁城居住!”
“陛下,紫禁城乃是陛下龙体最后的一道屏障,若是陛下搬出紫禁城居住,那么将可能面临被小股谋逆之旅挟持的可能。”
“紫禁城虽说人多眼杂,难免有被蒙蔽之人,但紫禁城的军队都是绝对效忠陛下的禁军。”
“陛下若是搬离了紫禁城居住,那么才是更有可能遇到意外和突发情况。”
“笑话,什么时候一国之君要依靠紫禁城的城墙来保护自己的安危了?”王资直接轻笑一声,无情的对英国公张懋讥讽道。“真到了紫禁城兵临城下的那一天,紫禁城就算多十倍禁军也无济于事!”
“兵临城下是一回事!一伙暴民又该如何呢?”英国公张懋可不惯着王资,直接对王资提出他的质疑。
“一伙暴民?百姓安居乐业,人人有田有工作,谁会去当暴民呢?”王资继续和英国公张懋针锋相对道。“从大秦到现在,有过一个皇帝是依靠皇宫那层墙来维持统治的吗?”
“小心驶得万年船,这道墙最起码也是一道保障。”英国公张懋依旧不认可王资所说的话。
“够了。”正德皇帝坐在龙椅上打断了二人的争论。
正德皇帝也在思索王资所说的搬出去住的方法。
正德皇帝也认可王资所说的搬走的处理方法。
只要正德皇帝搬出去住,比如王资之前居住的东海酒楼,那么正德皇帝是不是就不需要太关注过多的宫女太监的忠心问题呢?
“王资你帮朕说几个宫外安全的地方,朕先听听有没有可行之处。”正德皇帝有些心动王资的提出的搬出去住的办法了,但是正德皇帝就算搬出去住,也要找一个不错的地方吧。
最起码也要找一个像样的皇家宫殿吧,东海酒楼那种地方也太掉档次了。
“好说,陛下忘了弘治皇帝兴修的大型宫殿吗?”王资点出了弘治皇帝喜欢大兴土木的一事。
弘治皇帝身为文臣眼中大明朝最好的皇帝,除了对文臣阶层百般妥协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兴修土木。
弘治皇帝的大兴土木有很多理由,比如给他唯一的妻子——当时还是张皇后的张太后修建宫殿。
弘治皇帝还给他的母妃也修建了专属的祭祀用的宫殿,
反正弘治皇帝这个喜欢大兴土木修建宫殿的皇帝,只要他对文臣阶层足够妥协,那他不仅不是一个劳民伤财的昏君、暴君,反而是大明朝的中兴之主,是大明朝所有书写史书的史官最喜欢的皇帝。
现在这些修建的宫殿就有用武之地了,比如不少修建在紫禁城之外、京城之内的宫殿,就很适合现在的正德皇帝搬出去住。
弘治皇帝大兴土木的同时,肯定对这些兴修的宫殿的规格严格的把控了,正德皇帝搬进去住也不会太丢正德皇帝的皇帝格位。
“除了这些宫殿呢?”正德皇帝继续向王资问道。“这些宫殿之中多为先帝为礼法祭祀建设的宫殿,不太适合改成朕的行宫吧?”
“陛下也兴修一个行宫不就好了吗?”王资见正德皇帝不太喜欢他老爹建设的宫殿,就建议正德皇帝像他老爹一样直接建设一个行宫不就好了吗?
“朕可不太想因为朕的私欲就去大兴土木,这百姓的饼,还是尽量不要再动为妙。”正德皇帝突然说了一句除了王资之外没人能听懂的一句话。
“那就将皇宫外那些圈养宠物的房改一下不就好了吗?”王资突然想起了正德皇帝历史上居住的地方——豹房。
“虎豹象大明历代圣君都有饲养,这些畜生需要的居住环境可不小。”王资开始说起了动物住房的优势。“面积够大的同时,还多为平坦的土地,也方便陛下您小规模的改建。”
“这样既可以让陛下您搬入进行日常的起居。”王资直接按正德皇帝会搬入动物住房的前提为正德皇帝盘算了起来。“还能在陛下您想改建的时候随时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