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5月3日星期四8:00分。阴历四月初三,甲辰时,冲狗,煞南。
潶阴火葬场第十三号告别厅,十三中因心脏病突发在工作岗位上病逝的田墨传老师追悼会,将于今日9:00在此进行。
现在是早上八点,芙蓉等几个十三中学生代表在校教务处刘处长的带领下,提前来到火葬场。
他们要在前一个死者的追悼会开完后,布置会场,以便迎接后续的大部队。
一中、五中、九中等田老师曾教授过毛笔课的学校也派有师生来打前站,巧的是一中来的两个代表,其中之一便是宋琦。
“你咋也来了?”芙蓉问宋琦。
“校长让我来的。可能因为我毛笔字写得好吧?”宋琦说,“好多年前,田老师曾在一中教过毛笔课。和我一起来的这位学姐就曾是田老师的学生。”
“学姐,早上好。”芙蓉向宋琦身后背对他俩的学姐问好。
“你叫我什么?”女人转过身。“宋琦叫我学姐,我没办法,谁让他字写得比我好呢。你不行,你得叫我孔老师。”
孔老师二十多岁,个子不高,身材瘦小,一张精致的小脸更是把岁数下拉了不少。
“孔老师好。”芙蓉赶紧鞠躬赔礼。
“我忘说了,孔学姐十年前是田老师在一中最得意的学生,深得田老师真传。后来高中毕业便执掌一中毛笔课之鞭。”宋琦向芙蓉介绍完孔老师,侧身向孔老师介绍:“柳芙蓉,田老师衣钵传人,未来十三中,学姐你的同行。”
“孔国楠,一中初中部书法课老师。”孔老师向芙蓉伸出小手。
芙蓉见孔老师要与自己行大人们之间的握手礼,腼腆得不行,“我,十三中初三学生,柳芙蓉。”
“田墨传的生前好友,上前来。”殡仪馆工作人员拿着铁皮喇叭,边走边吆喝。
“是传统、传承的‘传’,不是《水浒传》的‘传’。”有老师纠正。
“噢。”工作人员知错就改,拿起喇叭说道:“真对不起了诸位。田墨传老先生的生前好友,请跟我进十三号告别厅。”
潶阴殡仪馆坐落在潶山以南,潶河之北,是潶坔市民财局所属的一个社会殡葬事业单位。1981年被民政部与财政部合并后的民财部授予“大夏国家一级殡仪馆”的称号,更是省卫生先进单位。 该馆建于大夏建国的1911年,扩建于两年前的1981年。
潶阴殡仪馆馆区占地34亩,建筑面积8400多平方米。馆内设有庄严肃穆的守灵厅、瞻仰厅、悼念厅、吊唁厅、告别厅等共13个厅;安装有平板炉8台、自拣炉2台。
潶阴的第十三号告别厅面积不大,只有二十几平方。
不是因为学校是第十三中学,校领导才选第十三号告别厅。而是因为。十三号厅是潶阴13个厅里最小的厅,省钱。
厅内宽大的赡仰棺内空空的,上一个死者已推进火化炉,田老师的遗体还在冷藏柜。
芙蓉、宋琦一行人来的任务之一便是及时填补赡仰棺内的空白。
赡仰棺两旁靠墙摆放着一个个白花圈,只是挽联已被上一个客户摘走了。
用别针重新别上事先带来的挽联,便是任务之二。
任务之三是在厅外大门上悬挂“田墨传老师一路走好”之类的横幅。
最后一个任务在厅内,在正对大门的墙中央,挂上田老师的遗像。
老师们经过简单的分工,四个任务同时进行。
孔老师带队完成任务一,队员有宋琦和芙蓉等人。
“田老师!呜……”推田老师遗体到告别厅的路上,几个学生看到安祥如睡的田老师,禁不住哭出了声。
宋琦也在“运尸”之列,看到田老师遗容,一丝似曾相识的幻觉划过脑海。
也许是在十三中门口等人的时候见过吧。宋琦安抚着那丝不安份的错觉。
“田老师家住哪儿?”宋琦问。
“我们学校,住校生宿舍楼后面那两排平房。”芙蓉答。
“我咋没见他家人?”宋琦又问。
“田老师是十五年前从南国只身来大夏的。”孔老师用手帕擦拭着田老师“出汗”的脸庞。
“十五年前?”宋琦脑中的虚幻渐渐形成影像。
“咱们刚出生。”芙蓉说。
当田老师来到十三号厅时,挽朕都已别好,遗像也挂好。时针走到差十三分钟九点。
厅内人满为患,仅十三中的师生又来了近五十人。
“在田老师家没有找到田老师的近照,上面的遗像是一中提供的。”打前站的教务处刘处长向大部队领队任副校长汇报情况,“和咱们工作证上的一样,都是十五年前,田老师一中求职时照的。咱们翻拍放大的不清楚,一中有底片……”
戴顶咖啡色鸭舌帽的任副校长看看田老师的遗照,又看看正被宋琦等人往赡仰棺里安置的田墨传遗体,感慨的说,“年轻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