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没有理会一家人的争吵,反正不关自己的事。她今天累了,还是睡觉吧!文爷爷还真的是打算给文梁买工作了,还是钱太多烧的。明天文清打算去废品回收站和邮局一趟,她不打算和文家人讨论自己怎么身无分文的下乡的问题。衣柜里她就几件文妙穿不上的旧衣服。文妙穿的是姑姑文荷花的旧衣服,也就是文妙工作之后才有了两套工作服。这是谁都抢不走的,她才把旧衣服给了文清。
文清的衣服都快成抹布了,到处是补丁。文清没有打算拿走,下乡的地址昨天文清已经抄下来了。今天去邮局寄走一部分的行李,这里要摆到明面上的东西。文清不可能什么都放进空间里带着走,文清现在的小身板又实在不允许她抱着很多行李下乡去。
早上文家人都走了,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文梁昨天偷偷拿了舅爷爷家的一包烟,迫不及待的出去和朋友们分享去了。文奶奶日常出去找人聊天去了,也没有一个人想到文清都好几天没有吃饭了。
还有三天就出发了,文家人没有一个人想到要给文清准备行李。被子衣服什么的,文清都没有。这个家里漱口杯就两个,喝水的杯子也一样。
被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可文清的是又薄又破。刚过完年不久,这城市靠近北方,还只有十度左右的天气。文清哪怕是冬天都只是会和文妙挤在一张床上,两个女孩抱着两床薄被靠彼此的体温熬过寒冬腊月。
文清的棉袄还是十岁之前养母给做的。这个时代的人做衣服都往大了做,短了就放下边。可惜那几件衣服穿了五年再也穿不了了。
文妙的情况不比她好,老是捡姑姑文荷花的旧衣服穿。文荷花出嫁的时候把穿不了的旧衣服都给了文妙。
文妙初中毕业找了份临时工,发了两套工作服后,她就把穿不了的旧衣服给了文清。工作之后,文妙在食堂能混饱了。身材越来越丰满,除了工作服其他的衣服都穿不上了。
文清这才勉强穿的不像乞丐了。文妙的衣服都全是补丁了,可总比衣不蔽体强。目前为止,文清也没有找到合适的鞋子。昨天穿出去的鞋子是她最好的一双布鞋,脚趾头都能出去了的那种。文清在电视剧里都没有看过布鞋打了几个补丁,鞋底都磨穿的这种。
昨天她只能进空间给自己找了一双不起眼的黑皮鞋。为了不打眼,她还特意抹上了灰尘。
昨天她在胡老大那里倒是买了两套衣服,可惜太新了她也不敢穿。后来她在买东西的时候突然想到空间里有这样的直播公司啊!
网络公司办公楼十三层有一家网红怀旧零食店。几个直播间里都是被布置成了七八十年代的供销社和小卖店。里面有黑白电视机、老旧收音机、老式唱片机、老式脚踏式缝纫机、老式二八大杠自行车、上海牌手表等等老东西。还有不少麦乳精、果丹皮、江米条、水果糖、高粱怡、辣条、奶粉什么的!
文清去那里玩过一次,她知道那里面有不少衣服特意缝了补丁,做了旧。文清找了几件衣服,不贴身穿外套还挺不错的。看着灰扑扑的不打眼,里面还有一箱子夏天的衣服。都没有拆开包装袋,全都是新的短袖。看来是还没有来的及用,文清也挑了几件。
解放鞋有一堆,还有仿的千层底的布鞋。文清找了几双自己穿的尺码出来,好在都是新的,鞋盒都在。
文清穿了一双仿千层底的布鞋,特意在地下左右脚互踩了几下。这下彻底不打眼了,文清出去后直奔邮局。把用得上山打了两个包裹寄走后,文清买了一堆的卖不掉的邮票。寄信是不用寄信的,买来收藏的。
文清不懂邮票,就纯粹是嘴巴甜,把邮局里的大姐逗的高兴,上库房给她找了一堆卖不出去的邮票。只因为文清说花花绿绿的好看,已经到了当奶奶的年纪的邮局工作人员被文清喊了几声大姐母爱天性爆棚。对于文清的要求有求必应,最后还给她找出来了两本纪念版的邮票册。
文清今天特意拿出来的斜挎包里瞬间装满了邮票。她和热情的大姐告别,对方还有点舍不得。
出了邮局文清直奔废品回收站,她得体验一把在废品回收站里捡漏的快乐。门口的老头似乎有事,根本就没有抬头看她,直接示意她进去就可以了。
一进去文清都傻眼了,谁告诉她这怎么捡到漏?废品回收站的大院子里到处是废品,木头堆在一起,都没有一个是完整的。黑乎乎的,油腻腻的,文清可不能凭肉眼分辨出什么黄花梨紫檀木。
废纸堆里倒是有表面完整的书,扯出来一看,里面都是破损的,撕坏了的。文清翻得都怀疑人生了,也没有找到完整的一张旧报纸。
废钢废铁待遇最好,还搭上了棚子。可以看着就锈迹斑斑。文清没觉得有翻的必要。
文清正在愣神,看门的老头进来了。他在门口喊:“小孩!别去那玩!堆得高了,小心砸下来打到脑袋!你妈要你来买旧报纸还是旧衣服?”
文清连忙回到门口说:“都要一点!”
老头也不在意,把文清带到旁边的一间库房,指着左边说:“旧报纸和旧书都在那里,旧衣服不多了。你家几口人做鞋子?”
文清“嗯?”了一声,还没有搞清楚老头说的旧衣服跟鞋的关系。老头已经自顾自的说:“你脚上的千层底就打的不错!你妈手艺还行,针脚细密,比我家老婆子差点!也还算不错的了!”
文清似乎明白了千层底似乎和旧衣服有关,也没有反驳。她都没有看过家里两个人做过鞋子,怎么敢发表意见?
旧衣服不多,才两毛钱就买了一堆。味道有点不太好闻。老头用绳子捆好了,指着另外一边说:“那边是报纸和书,报纸是一分钱一斤,旧书都是捆好的,两分钱一斤,十斤一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