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中书府衙。
两个月后,召回的李纲与赵鼎此时都已经来到了这里,赵鼎先到,李纲后至。
此时朝廷的四位宰执算是就算全部就位了。
大堂内,身为宰相的李纲坐在最上面,赵鼎、吕颐浩与张浚等人则坐在下方。
李纲伸手摇晃着手中的信件,率先说道:“我的手中是官家刚刚递来的信件。”
“如今官家亲征御敌,共计击杀金军近十万,此时官家已经带着御营将士们向开封移驾而去。”
“官家有令,让我们几人商议商议,好将这里的朝廷重新搬回开封去,诸位可有什么想说什么的?”
李纲说完,便随后将手中信件放下。
随之而来的,便是大堂内的一阵沉默。
无他,只因他们对这个消息,实在是太过于感到不可思议了。
信上说了什么?
击杀金军近十万?
这又怎么可能呢?
被击杀十万还差不多,又怎么可能会击杀近十万呢,更何况官家自扬州出征的时候手底下都还没有十万大军呢。
当然了,对于官家那边儿的战况,他们基本也都在第一时间收到了消息。
对于发生在高邮与楚州的事情大致也了解,如此一想的话,也未必没有可能。
但从头想来,还是依旧感到不可思议,就跟闹了鬼了似的。
咳咳.......
其中赵鼎清了清嗓子,正声说道:“我们现在的当务之急,应当是将此次战果发至我大宋各地官府,以激起我大宋所有臣民对抗金的决心。”
“嗯.......”
李纲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道:“元镇所言极是,此事确实不可不办,而且还要大办得特办,务必要让我大宋每一个臣民都知道此事。”
紧接着又看向吕颐浩与张浚,继续问道:“那么元直与德远可有什么想说的?”
此时的吕颐浩很不高兴,为什么不高兴,当然是因为李纲使得他不高兴了。
话说当初可是他吕颐浩举荐他李纲复相的,可是这李纲倒好,非但不知感谢于他,而且还大摆宰相的架子,如此这般哪能高兴。
虽说当初他吕颐浩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心思,毕竟在他看来,当时他本就是想着应付应付官家来的。
吕颐浩本想着先推举几个人出来,而这几个人势必都是官家不喜欢的人,然后在铺垫一番后毛遂自荐,这样他就可水到渠成的、如愿以偿的自己当上这个宰相了。
如此这般面子也好了,位子也有了,怎么都能说得过去。
可是千算万算都没有想到的是,官家竟然一口就答应下来了此事。
当时就给吕颐浩给看懵了,什么情况这是,官家竟然同意了李纲复相,你们二人此前那么大的矛盾就全都莫名的一笔勾销了吗。
但事已至此,话已出口,又还能说些什么呢,就这样了呗。
好吧,虽说我吕颐浩没想着真的要推举你李纲,可是这既然已经成为了既定事实,那你李纲是不是也应该登门来感谢我一番呢。
结果却是什么都没有,所以吕颐浩很不高兴。
好啊,你李纲给我等着,可别让我找着机会了。
我能举荐你上去,同样也能将你拉下来。
吕颐然如此想着,继而看向李纲淡淡说道:“下官以为,既然官家已经下发了旨意,那么我们就应当立刻将朝廷搬回开封。”
“不过这一时之间也不能将全部衙门都搬过去了,否则就会造成有些公文与事宜遗漏的情况,这对于地方来说可是个很大的隐患,所以这扬州也应当留下一些人来。”
赵鼎当即问道:“那不知以吕政事之意,应当留谁最高呢。”
吕颐浩微微一笑道:“那自然是留你赵政事最好了,谁人不知你赵元镇忠简晓事,才能不俗,好贤乐善,行事处置得好,而大义不甚分明。”
“实乃中兴之臣,若非赵政事暂时留守扬州,我吕颐浩第一个就不同意,不知赵政事以为如何呢?”
“吕政事言重了。”
赵鼎神情严肃,义正言辞道:“我赵某不过才刚刚来到扬州数日,对于很多事情都还不清楚,这一定可远远比不了你吕政事。”
“况且赵某才刚刚从开封赶来,虽不敢说对开封的情形一清二楚,但也算是勉强知道一些,如此也能尽最大程度上的帮助官家,以尽快掌控开封的局面。”
“赵政事此言差矣.......”
于是接下来,吕颐浩与赵鼎谁下来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而坐在最末位的张浚到目前为止,也是一句话没说。
虽然一句话没说,但这大堂上的事情他都看得一清二楚。
很显然,刚才吕颐浩那话说得在理,这扬州肯定是得留人了,最起码也得留下个一年半载后,待开封一切事宜都处理顺畅了,然后在离开扬州。
既然是留人,就肯定得有个主事的,而这个主事的人,最好就是在他们这几人间选一个。
首先排除李纲,他毕竟是宰相嘛,于是剩下了也就他们三人了。
不过这留守扬州的差事,在目前看来可不算是什么好差事。
如今官家在京东路大胜特胜,那么接下来一定还会更大的扩大战事,所以在这时候跟到官家身边去,自然是更不错的。
相比而言,这留守扬州的差事就显得有些鸡肋了,所以谁也不愿意留下。
那没办法了,这就只能争呗。
反正这朝堂上的事情,不都讲究一个争字吗。
没法子,这吕颐浩的权力欲望有些重,而赵鼎又是一个刚毅之人据理力争,二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倒也是争个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