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睦有个童养媳,叫善念,当时逃涝失散多年,互相以为对方被洪水淹死了,却都对对方念念不忘,始终没有成亲。
数年后中秋节回乡,放河灯许愿时,河面一只金碧辉煌的画舫传来袅袅丝竹之音,是那首尚瑜古曲《琵琶怨》。
东边月出西边雨,彰睦听着旁边画舫的琵琶小曲,在轻舟看到岸边熟悉的人影,从软垫子上惊坐起,险些栽入水中,被船夫扶了一把,堪堪站稳。
岸边,疾风吹过,微雨点点,桂花缤纷,日思夜想的那抹青草绿,与黄色落英相称得分外美好。
彰睦一边催促船家一边高声诵读逢时的古词《临江仙》上阙:“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岸上人终于停下款款的脚步,一动不动地注视着轻舟上那道木槿紫,轻和下阙:“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一番阔别重逢的长叙之后,彰睦去善念住的青石镇认下路,连夜启程上京,拿着自己多年的积蓄再次回来,先是三书四礼,请期之后定在次年三月。
朔明宗(死后庙号)夏侯岳对他的突然回京又离京感到莫名其妙,待他一月休期满,早朝后专门留下他问了缘由,听后颇为感慨,旋即为二人赐婚,着太常办理婚事。
皇长子夏侯彦看太常不乐意就抢了圣旨自己去,还特意问明宗将小洛水改成“阑珊河”,夏侯彦素来颇受宠爱,此等小事明宗自是应允的。
最早的贞节牌坊是为了褒奖品行高洁的母亲养育之恩,但到了封建社会末期,理学之风兴盛,尤其在晚明和晚清发扬光大,只剩一个“贞”字,其中出现的荒谬之事太多了。
可战乱却不是她们引起的,又是一杯酒,我觉得好像酒不醉人人自醉:“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一道沉吟入耳,“这是夫妻因战争失散又重逢的故事,不过主角名字谁也不知道。怎么想起这首词?”
我的脑子猛然清醒,对,许闹她们尽管说过人名,却从没说过华国的历史朝代,这个故事也只是梗概。不过,我见他面不改色的样子哪像喝醉:“你不是喝醉了吗?忽悠人呢?”
魏长云命人掌灯,水榭中央的石桌石凳上了不曾见过的吃食,他坐在对面,一如既往的坦诚:“醉是真的醉,醒也是真的醒。你还没回答我呢?”
我只好说了一遍宣烈讲的这个故事,看着像御膳房的手艺:“我可以开吃了吗?”
魏长云补充了那个故事:“彰睦七岁便父母双亡,童养媳善念亦是如此,故而七岁被卖到彰家,长到十二岁彰父病重,为冲喜让她与彰睦定下亲事,但彰父彰母接连病逝,婚事便了了。她深知彰睦不易,如母如姐与之相依为命整整五年,织布绣花供他念书,只能说他们都重情重义,一个懂得感恩,一个忠贞不渝,方能成就一段佳话。”
我捕捉到一个词:“如姐如母?所以成就佳话……那你……”
魏长云与她相识多年,一个眼神就知道她在想什么:“停下你龌龊的思想!皇兄与皇嫂青梅竹马,感情甚笃,皇嫂因维护皇兄落下病根,而皇兄也是宁愿抱养侧妃之子绝不愿夺她后位的深情。珉儿与米蕊年少初遇便一见钟情,同样细水长流,心意相通。我们是血浓于水,不是断袖之癖!”
我对魏蹇的做法有些意外,想起时隔千年被网暴的陆游,虽然我对陆游婚后题词这件事不理解且不认为婚后还打扰前任是对的,但不能因为他的一件事就否认整个人,可是他被骂成了翔。
正如我的历史老师所说,历史人物就要以辩证法的眼光看,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可惜键盘侠不这么认为。
联想一下魏蹇的故事如果出现在网上会涌出的说法,把自己说笑了:“如果遇到我们那里的喷子,肯定还会说既然爱她就不该跟别的女人有孩子!哈哈……”
魏长云顿感无语:“真的会有人这么想吗?皇兄乃一国之君,有宏图大志要施展,有皇位要继承,子嗣相当重要。”
我夹了一个南瓜饼:“网大了什么毒蜘蛛都有!”
魏长云一脸狐疑:“你是想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吧?
我摆摆手:“你没听错,我也没说错,因为我没有上网之前,觉得没这么多一根筋的恋爱脑。”
魏长云不太理解:“网?怎么上?蜘蛛网,人上不了吧?”
我嘿嘿笑:“嘿嘿~不告诉你~说了你也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