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锦元干咳一声,先慢悠悠地端起茶杯,小口抿了一口茶,“贤侄女,这茶不错!”
张觉夏笑着应付道,“我和相公都是山野粗人,对于茶当真是了解不多。”
李锦元装作很陶醉的样子,“不,这确实是好茶!
好茶啊,好茶!”
“我记得这茶叶,家中还有不少。
伯父要是喜欢,走的时候可以带些回去。”
“还是贤侄女大方,那伯父就先谢谢你了。”
“不客气!”
“那什么,映月可是给你来信了?
也不知我那贤婿考的如何,可曾中了?”
张觉夏当真是彻底无语了,她虽说和李映月关系好,可李映月毕竟是他们李家的姑娘,他们家的事,理应要比她更早知道才对。
她摇了摇头,“我和映月也就是过年的时候,通了几封书信,现在已经许久没有通信了。”
“倒是我唐突了!”
“如此大事,伯父心急也是人之常情。
不过依着沈举人的本事,过不了几天,伯父定能听到好消息。”
“怪不得我家小女和贤侄女交好呢,贤侄女说话果真中听。
唉,说起来,我是真的很惭愧啊!
小女未出嫁前,常在我耳边提起你,她说就你对她好,说你们姐妹情深。
奈何那时,我们糊涂啊!
映月能交到你这样一个好的姐妹,我们应该替她高兴才对。
而我们却忽视了你们之间的情谊。
当真是罪过,罪过啊!”
“伯父无须自责,原本就是我和映月两人之间的事,倒无须牵扯更多的人。”
李锦元端在半空中的手,瞬间一哆嗦,茶水险些洒了出来。
“贤侄女可能不知道 ,我就映月这么一个闺女,从小也是娇养起来的。
要不然,我怎会让她抛头露面做生意,还不是因为她喜欢。
因为她,我也是顶着众多压力的。”
“伯父的好,映月肯定也会记心间的。”
李锦元嘴角上扬,“这话我信,我那闺女心里有我,有我们李家!”
张觉夏实在闹不明白,李锦元急急忙忙地上门找她,就是和她说李映月的。
她想着,也许是因为李映月离家多日,这老头应该是想闺女了。
她心软地劝着李锦元,“京城其实离着咱们这里也不远,如果伯父实在是想映月了,可以去京城看她。”
李锦元愣住了,“这倒不用,其实,我也没有那么的想她。”
他尴尬一笑,又接着说道,“孩子在外,做父母的总是牵挂着他们。
说到底,这儿女都是债啊!”
张觉夏糊涂了,即使她再聪明,她也弄不懂李锦元来找她,到底是为了什么了。
李锦元很快就调整好状态,爽朗地笑了起来,“我听你伯母说,你家那小子很好!
她那天喝了喜酒,回到家后,就羡慕的不得了。
也不知我们什么时候,能抱上孙子。”
“伯父当真是说笑了,只要伯父想抱,还不是很快的事。”
“对,很快的事!”
张觉夏让着李锦元喝茶,屋子里瞬间安静下来,她沉下心思考片刻,很是认真地看向李锦元,“我记得伯父刚刚说过,咱们都不是外人?”
“对,依着你和映月的关系,咱们之间岂是外人。”
“那伯父就没有必要和我如此见外了,有什么事就直说吧!
伯父确实不该和我绕这么大的弯子。”
李锦元的手猛然一动,惊讶地看向张觉夏,“我家映月一向聪明伶俐,怪不得她愿意和你交往,原来叶夫人竟如此聪慧。”
“伯父当真是谬赞了,要说经商能力,我当真不如映月啊!”
“不,可千万不要这么说,你和映月都不差。”
张觉夏见李锦元还不说实话,便故意起身,“伯父应当知道 ,我这当了娘的人啊,忙得很。
如果伯父找我只是说闲话,我倒是觉得不如把我相公请来,让他陪着您说说话。
到了晌午,您就留下吃顿饭,让我相公陪着您好好喝几杯。”
李锦元见张觉夏转身往外走时,心里就慌了神,“侄女莫急,我找你确实有事。”
张觉夏停了下来,“那就请伯父快说吧!我担心孩子会闹。”
李锦元示意张觉夏坐下,“这事吧,咱们得坐下好好说。”
张觉夏听话地坐了下来,“伯父,莫耽搁时间了,快说吧!”
李锦元难为地张了张嘴巴,最终说出了心中想说的话。
“你也知道,我那不争气的儿子,前一阵子模仿你,开了一家火锅铺子。
谁知经营不善,赔了不少的银子。
那铺子呢,我一时半会儿也没想好干什么。
伯父来的意思呢,就是想问一问你,可有兴趣买下那铺子?”
张觉夏没有说话,脑子里却凭着印象,过着那铺子的样子。
李锦元见张觉夏没说说话,叹了一口气,又接着说道,“那铺子我只要一说,你肯定是有印象的。
我们李家当初买铺子的时候,第一考虑的就是位置。
所以,位置这个好处,我就不说了。
我要说的是,里面的东西都是齐全的,你要是接手过来,就可以接着做火锅的生意。
我也知道,你那火锅铺子生意好得很。
你要是接下这铺子,继续做火锅,生意应该也不差。”
“伯父,凭什么认为,我会买下你说的那间铺子?”
“那自是因为你那火锅铺子的生意好啊!”
“我记得伯父家的那间铺子,原本就是做的火锅生意,你们李家都没有做起来,我接过来,也未必能做得起来啊!”
“不,你肯定能做起来的。”
“伯父当真是瞧得起我!”
李锦元叹了一口气,“觉夏,你和映月既然姐妹相称,我这么叫你没问题吧?”
“没问题,只要伯父喜欢,你想怎么叫都可以。”
“今日伯父也是厚着脸皮来的,也是怪我糊涂啊!
放着家中能干的女儿不用,偏偏用了那不争气的儿子。
我造下的这点子家业,也快被李齐败得差不多了。
只是这铺子,我着实有些不忍,卖给旁人。
我在家思来想去,就想到了你,我觉得这铺子到了你手中,定能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