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久。
朱由校派太监搬来大明疆域图。
他望了眼殿内文臣武将,起身走到疆域图前,仰首微微打量来。
事有轻重缓急。
目前,辽东,西南均爆发战事。
不过,在他看来明年孙传庭率陕西边军入川,联合朱燮元必然平推奢安之乱。所以,军事重点依然在北方。
那么,临近辽东的山西,河北,山东,北直隶自然要安排名骁勇善战的将领,朱由校率先想到的,且有此能力的人,唯有杨肇基。
西北方面,套寇虎视眈眈,然而,万历朝,宁夏之役结束,套寇稍稍安分。近期,朝廷击溃察哈尔部,生擒林丹,在草原施行盟旗制度,重新在中东部草原树起威望。
即使套寇不安分,亦掀不起什么风浪。
何况,既有三边总督主持大局,又有肃王练兵。
西北,最大的问题,亦是最严重的问题,则是未来爆发的农民起义。在洪承畴,郑崇俭没有崛起前,朱由校思想前后决定将西北军务交给王化贞。
没错。
就是造成广宁惨败的王化贞。
王化贞其实是有点水平的,正经对阵丝毫不虚,可惜惨遭部下出卖。
早前,他没有杀王化贞,而让王化贞去屯田,皆因王化贞精通药理,亦是希望对方发挥余热。
东北,西北均有合适人选,剩余战区内,朱由校则最重视东部地区。
枢密院下设水师部,北海,东海,南海三大水师提上日程,这便需要名精通水师,有海战经验的官吏。
精挑细选结束,朱由校渐渐锁定前后两任福建巡抚,南居益和朱一冯,最终,他选择南居益。
不过,他同时罢免为魏忠贤修建生祠的浙江巡抚潘汝桢,起复朱一冯担任浙江巡抚。
几个重要区域有了人选,便是后勤部官吏。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设大后勤,则需要名有能力统筹粮草,还不贪污的官吏。
现在,朝廷内这类人选不少,最终,朱由校安排温体仁担任后勤尚书。
理由挺简单,温体仁不贪财,却贪恋权位,还颇有才干,不贪财。安排温体仁执掌后勤,其一,对方能承担后勤繁杂的事务,其二,可借他之手整顿后勤的风气,其三,后勤尚书或叫后勤总长,堪称大佬人物,进一步,担任封疆大吏,或进枢密院,或进内阁,恰好满足温体仁贪婪权位的爱好。
朱由校仰首敲了敲疆域图,停留片刻说:“枢密院,设陆军部,水师部,两部不设官吏,陆军部设东南西北中五大战区,各战区设正一品大都督,互不隶属,彼此平等。
大都督在京任职,下设从一品左,右都督,协助大都督处理军务,左都督驻京,右都督驻地方,每两年京城地方轮换任职,诸卿觉得是否可行? ”
闻言,文武百官齐刷刷点头,增设大都督,大都督彼此平等,互不隶属,与五军都督府的都督类似。
左右都督在京城,地方轮流任职,避免两者形成势力。
至于后勤总长温体仁,百官更没意见,早前皇帝安排南居益担任商税总局局长,温体仁为其助手,现在有意提拔温体仁担任后勤总长,这显然让温体仁走经济类官吏的路子。
所幸,温体仁有这能力。
朱由校见百官没有驳斥,便开始重头戏,进行人事安排:“当前,各区域军事侧重点各有不同,军事强度烈度亦各不相同。
朕计划将大明防御划为东南西北中五大战区,东部战区,管辖南直隶,松江府,浙江、福建、江西,南居益担任大都督。南部战区,管辖两广,云南,贵州,朱燮元担任大都督。西部战区,管辖陕西都指挥使司,陕西行都司和四川,王化贞任大都督,北部战区,管辖北直隶、山东,河北,山西,蒙古,辽西各地,杨肇基任大都督,中部战区辖区两湖,河南,吴牲兼任大都督。各区左右都督,诸卿年后推荐。”
各战区大都督,他是真想安排武将,奈何武将拉胯,现在的将领着实拉胯,或安排在地方难以调任。
不过,他将最重要区域交给武举出身的杨肇基,亦表明他对武将的态度。
五战区人事安排百官积极无异议,唯独西部战区的王化贞,他是什么鬼。
顷刻,百官沸腾。
孙承宗出言大力驳斥:“陛下,西部乃要冲,何况四川遭受奢安之乱,王化贞素不习兵,臣认为陛下该另选他人。”
杨肇基言语稍微委婉,表态说:“陛下将陕西都指挥使司,陕西行都司,四川划为西部,此处战事频发,王化贞新败,主持西部军务恐难服众,望陛下三思。”
朱童蒙亦出声,态度坚定的说:“陛下,李长庚,王之臣皆能胜任西部战区大都督,何须安排王化贞,陛下不杀王化贞已是隆恩浩荡,焉能让王化贞东山再起。”
孙承宗,朱童蒙都去过辽东,辽东经抚不和,朱童蒙更前往调查并督战,他对王化贞印象奇差。
王化贞兴许能领兵,但败军之将,不足以担任要职。
梅之焕,吴牲,朱大典,李邦华,王家桢陆续表态,或态度强硬,或言语委婉,总之,不支持王化贞担任要职。
朱由校思索片刻,或许他真的孟浪了。
早前派王化贞去屯田,百官丝毫没有反对,今欲起用王化贞担任大都督,百官驳斥实在激烈。
沉思良久,朱由校决定妥协,视线集中在梅之焕身上:“即日起,梅之焕担任西部战区大都督,神机营训练事务交给孙元化。”
闻言,梅之焕急忙出列说:“陛下,臣履历远远不够,望陛下另选贤能。”
朱由校内心暗笑,别人不清楚,他还不清楚吗,梅之焕能打海盗,能打套寇,还能打起义军,一句话,有武将的干才,不容置疑说:“爱卿无需推辞,朕用人,不看履历看能力,朕相信爱卿能胜任。”
梅之焕见皇帝意已决,旁边同僚没有驳斥,躬身向朱由校作揖说:“陛下龙恩浩荡,臣愿为陛下赴汤蹈火,万死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