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城过来感谢了他们一家,还说,如果连师傅在就好了,他没有辜负对方的期望!
今后要把十五岁的妹妹马静带去京市上学,让她也考大学。
李家还给拿了三百块钱,让小城以后到了京市留着用,毕竟还要负担妹妹租房子、读书等生活开销。
这一天过得,孩子们可高兴了,见天地出去玩,奶也不管了。
中午吃了饭,下午又去谢家,找小玲子的妹妹玩了。
反正都是亲戚家,也不担心,还有小凤专门看着最小的年年。
这天晚上,玉芳也回家了。
她上午接到大哥的电话,说让她回家,家里来亲戚了,她就明白,一定是晓敏回来啦!
中午请了两天假,又去找黄立原,让他也请假,然后俩人坐汽车就往回赶,孩子交给婆婆带。
在李家的孩子面前,也没表现出来屋里有人,就这么装象装到晚上。
一直到孩子们都睡下了,大家总算是能进到一个屋好好说话了。
一家人既然决定跟着晓敏和阿杰走了,肯定要计划一下。
玉芳和黄立原在今天回家的路上,就商量过这件事,心里有准备。
如果家人决定都去香江,他们也跟着去。
小立子今年26岁,比玉芳大三岁,只有一个老娘,一个15岁的小弟。
当年家里成分不好,所有的亲戚都跟他们断了来往。
只有李家对他们好,是他们的亲人,肯定要一起走的,在这边已经无牵无挂。
大家围坐到热炕上,商量这件事。
还有一周就过年了,过完年,正月就得走,有些事情得安排好。
比如县城的两份工作怎么处理。
他们留在这边最亲的亲人就是李玉芬,玉芳的工作就给大姐,小立子的工作给大姐夫汪宝柱。
大姐夫妻有六个孩子,一家子就搬到县城去吧,小立子买的房子也决定给他们家。
汪宝柱是家里老大,家中是三兄弟,两个姐妹。
父母跟着老大过,他们夫妻是绝对不可能去香江的,今后就到县城上班吧,也挺好。
其他的就不那么重要了,农村的房子现在是不能买卖的,就先空在这吧,交给张家人帮着打理,以后再说。
工作的事,还得快点办,年前这几天就最好开始。
不过现在这时代没有过年七天假的说法,休息两天就上班了,啥也不耽误,还是越快越好,而且要低调,悄没声息地进行。
这一晚上大家聊到深夜才去休息。
家里五间房子,玉芳和黄立原也有屋子睡觉。
每个人做完这些决定,心里都挺激动的。
黄立原第二天请假了也不上班,一大早就跟玉芳去大柳树屯,跟大姐和姐夫说这事。
玉芬也是有一些心理准备,近一年不是没跟娘和兄弟、秋萍聊过这些想法。
只是,事情到了眼前,亲人即将分离,心里也有点慌。
不过事情到了面前就得办呐,他们约好了第二天一起坐汽车去县城,立刻开始办手续。
这个年代是可以顶班的,又都是实在亲戚,单位那边不会有什么问题。
连晓敏和陆冠杰也没有整天拘在屋里,家里的事也不需要他们。
过年前的几天,两人悄悄离开村子,去公社了,就住在孙学丰空着的家里。
知青谭如松带着小弟,就在这里等着他们,是连晓敏让姑父提前去知青点给他捎的信,在这见面。
谭如松已经五六年没见过连晓敏了,一见面,竟然给她跪下了,要磕一个头!
连晓敏和陆冠杰连忙把他拉住,仗着力气也大,将人从地上薅起来。
谭如松流着眼泪,给这位陆大哥讲,连师傅是他和小弟的恩人,没有她,就没有自己的今天。
陆冠杰静静地听着,得知了当年的事。
谭如松的小弟宝根是继母生的,爸和继母都去世了,那年,六岁的宝根被无情的大哥大姐给人了。
他自己到东北插队,也为了寻找弟弟。
老家沪市的大哥大姐抢走爸妈留下的工作,也不管他,只有跟宝根相依为命,有一次,差点冻死在大青山的一个山洞中。
知青点的李卫东带着人咋找也没找到他俩,最后还是被连师傅救了。
从那年起,孙学丰正好去了香江定居,家里房子空着,就让宝根住在这。
谭如松跟着沈家兄弟做点黑市小买卖,有了收入,能换口粮养活弟弟。
现在,二十三岁的谭如松参加高考,考上了大学!一切苦难都过去。
他报了沪市的院校,决定“杀回老家”,今后自己一定出人头地,给大哥大姐还以颜色!
正好也可以带着宝根回去,他十一岁了,应该上学去,虽然晚了几年,但是自己一直教他功课,肯定能跳级。
宝根看着眼前的姐姐,眼里也闪着泪光。
虽然那时候他还小,但是,永远都忘不了这个姐姐是怎么把他和哥哥救走的。
到公社后,再也不用回到那个虐待他的养父母家,再也没饿过肚子。
哥哥说,要一辈子记住连师傅!
连晓敏坐在椅子上,摸摸宝根的头,又恭喜谭知青考上了大学。
通知书才刚下来,他们也正在收拾东西,打算过两天就走,可能春节就要在火车上度过了。
谭如松这六年间,没断了跟着沈春田偷着出货,攒了一些钱,今后不愁。
对这样从苦难中走过来,不放弃,不断努力,最后还能考上大学的人,连晓敏是佩服的。
她在京市的贪官家拿了一万多的现金,就当给寒门大学生发点奖学金。
拿出五千块,给了谭如松,还送给他一块手表,两根钢笔留作纪念。
对方一开始不要,说自己攒了三百多块,有钱!
连晓敏一笑:“你要读大学四年,去了沪市,四年也没有收入,票也没有,怎么养活宝根读书生活?”
“这个钱,你拿着去买一间房子,不是为别的,至少让宝根有地方住。”
1978年,沪市的房价大约100块钱一平米,这笔钱能买个四十来平的房子,还剩点可以生活。
谭如松他爸妈留的房子肯定被大哥大姐抢去了,还用问吗,回去住哪?就靠三百块钱?
谭如松流下两行热泪。
“连师傅,你能不能给我留个地址,我今后挣钱了,一定还给你!”
连晓敏拍拍他的肩:“谭知青,我不需要你还钱,真的,不过我给你留个地址。”
“今后若是有一天,国家发展了,可以去香江,那你就来香江一个叫海阔酒店的地方打听我,就能找到。”
“另外,你不是跟沈春桥混了好几年吗,他也托我跟你问好,让你有机会去找他呢。”
谭如松这才收下钱物,心里暗自发誓,这钱,以后一定要还,自己要努力出人头地,去香江看望连师傅和沈春桥~
多年后,他还真的通过自己的努力,走上了“康庄大道”。
也确实兑现了当初的誓言,终有一天,能够去香江报答当初的恩人。
而且,这个小弟宝根比他还有出息。
后来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生意都做到香江去了,跟连晓敏一直没有断了来往,是个很有出息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