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女的感情问题不知道从哪开始问,杭仁山张了张嘴,好半天没找到话头,得了还是低头啃桃子吧。
肖然拿来的桃子个顶个的漂亮,新鲜摘下来的桃子粉嘟嘟的,不用咬就能闻到丰腴的桃香。
咬下去皮薄肉厚,一包汁水连带着略绵软的果肉让人好吃的眯眼。
这就是特产的力量。
吃完桃,杭成刚还想问什么,却被王四兰赶着去睡觉。
“去去去,都去洗漱睡觉。”
王四兰才不管哪个,闺女爱接触谁就接触谁。
经过这么长时间,她还能不明白自己闺女?
闺女想要办成的事,不管多曲折婉转,最后结局肯定得是好的。
她要是不想要的,也没人能逼的了她。
最后领回来的,绝对是 又好又帅的那个。
这一点上,王四兰对自己的闺女很有自信。
她们家现在不缺钱,生意蒸蒸日上,一家人有劲往一块使,她只盼着这段日子越长越好。
谈恋爱咋了,多谈几个又咋了,家人就是闺女的底气!
杭景书洗完脸躺在自己的屋子里,她不知道王四兰想了那么多。
面对肖然,她就是纯粹的拒绝不了那张帅脸。
关键人家也没死皮赖脸,她也不好意思拒绝。
本来桃的价格是不高,但搭上俩人的来回车票,还有住一晚招待所的钱,说句奢侈桃也不为过。
从吃穿用度来看,肖然大概是不缺钱。
从身高长相来说,小伙子也确实很帅。
杭景书莫名陷入沉思,重活一辈子,面对小鲜肉的追求,到底该怎么处理?
如果俩人在这么来往下去,自己就是那个被温水慢煮的青蛙。
可这温水也的确很舒服。
罢了罢了,想太多也没用,面对感情,杭景书不想投入太多精力。
没准人家追着追着就放弃了呢。
现在人不流行熬夜,杭景书在十点前就准时熄灯睡觉。
第二天,杭景书早早就起来准备去吃早饭。
她喜欢掌控自己身体的感觉,有时间就会起来去跑跑步。
现在市区还没有那么多的尾气,家里住的地方景色好,围着公园绕一圈,回来正好吃早饭。
到了包子铺门口,就被热情的老板娘叫住了:“小杭,你可来了!”
平时杭景书喜欢在附近吃包子,然后再打包回去大家一起吃,可之前老板娘可没有这么热情的招呼过。
“您找我?”
杭景书才跑完步回来,到包子铺门口还在微微大喘气。
老板娘人生的丰腴好看,做面食生意的,都有一把子力气,太瘦的肯定不行。
她热情招呼杭景书:“昨天你在这定了两屉牛肉包子,姨这就给你装啊。拿饭盒了没?”
牛肉包子?
杭景书云里雾里:“姨,我昨天没订包子啊。”
老板娘赶紧比划:“一个长得挺高大小伙子,说是收你所托定两屉包子,钱都给了。”
杭景书瞬间反应过来了,是肖然啊。
牛肉包子一屉10个,各个胖乎乎的暄软,静静的躺在笼屉里散发着香味。
突然就有了种被人真切惦记着的真实感。
两屉包子杭景书自然是吃不完,拿回去跟全家一块分享。
王四兰起来就熬上了豆粥,配着包子吃完,早上忙活也不会觉得晕。
王四兰看杭景书不说话,就先问:“妮,吃饭完去严家啊?”
杭景书放下手中的包子,打算和爸妈说自己的另外一个计划:“先不去呢,宝柱哥这两天来吗,我找他有点事。”
“啊?”杭仁山疑惑出声:“妮,你找他干啥?”
现在杭仁山是真的有点替闺女着急,但又着急不到点子上。
7月底8月初,正是收了麦子种玉米的时间,杭景书打算干一件大事。
“回家支大棚?!!”
王四兰两眼犯晕。
“闺女呀,你这玩具的事还没弄明白的,咋又去搞啥大棚了?”
杭景书挠挠头:“我这不是,想提前完成毕业作业吗呵呵。”
主要是得学以致用啊。
杭仁山也特别不赞同,他难得皱起眉头:“你这东一榔头西一杠子的,到时候啥也办不完可咋整?”
就算大学9月份才开学,一间玩具厂的事就够她折腾了,何必再去搞什么蔬菜大棚?
这孩子,咋有得时候成熟的可怕,有得时候又这么孩子气呢。
不仅父母不支持,就连杭成刚都觉得莫名其妙:“小妹,家里的事不够你忙活吗?”
还有空搞这些有的没的。
现在两处店铺都走上了正轨,王四兰好不容易有了些清闲时间,闺女又开始准备办厂。
办厂的事还没搞出眉头来呢,又要去鼓捣啥大棚。
这大棚到底是啥啊?
看王四兰额角青筋直冒,杭景书赶紧安抚:“妈,就是个毕业作品。我不想现在鼓捣啥。”
还不想鼓捣啥呢?!
那种地是随便能鼓捣的吗?
别以为学了一年的农业就行了,在田地方面,王四兰根本信不过自己的闺女!
年轻人能会种什么地!
都是跟着家里干活的。
现在家里的地随着王福琴他们一家种粮食,每年还能顺带交公粮,家里还能留下粮食吃。
夫妻俩都吃惯了这一口,冷不丁要自己买粮食吃,根本不习惯。
搞那啥大棚,不就是土温大棚吗,村里也不是没想搞过,但它不赚钱呀。
咱们王总虽然深耕了小商品渠道,但对于闺女学农业这件事,其实心里也是不支持的。
只不过她知道闺女有主意,这些事不一定她说了就会听。
她现在对于闺女上大学就是觉得她在镀金,闺女家家的找一个稳妥的铁饭碗也不错!
反正家里也不愁钱花!
稳定的铁饭碗,还是老一辈心里最好最合适的工作。
但杭景书是谁?
对自己未来每一年都有精准规划的人。
如果她不是自己闺女,王四兰都会怀疑,这丫头是不是背后有人给她下达什么任务,不然咋就这么闲不下来呢?
杭景书微微一笑,二十来岁正是拼搏的年纪。
休息什么休息,全都给我起来干活!
没听说那个富豪是莫名其妙就富起来的。
不管咋地,先把活干完再说。
别看王四兰嘴上说着干这些没用,但还是很疼闺女的。
下午杭景书就在大厦看到了许久没看到的宝柱哥。
宝柱有些不好意思的挠挠头:“小杭妹妹,你找我有啥事?”
杭景书笑眯眯的打招呼:“宝柱哥,最近忙不忙?”
王福琴和王四兰俩人住隔壁,小时候,杭景书还真是总跟在宝柱哥后面玩着长大的。
只是后来,杭景书学越上越好,倒是跟宝柱哥渐渐不在一块玩了。
小时候的情谊很奇妙,即使记不清楚一起玩耍的细节,也会天然的多一分信任感。
林宝柱生的很壮实,现在是机械厂的工人,接到电话的时候也挺惊讶,没想到小杭妹妹还有专门找自己的一天。
林宝柱憨厚地挠挠头:“家里不忙,你们家的留下的地,我们也捎带手的都种上了,这个你放心。”
虽然王四兰和王福琴都姓王,但两家现在唯一的联系,也就是杭家在村里留下的那点地了。
林宝柱虽然曾经特别喜欢小杭妹妹,但他也不是自恋选手,不会认为人家找他肯定是看上他了。
肯定是有别的事。
现在机械厂是真的不忙。
甚至可以说是很闲。
不然林宝柱还真不一定有时间。
最近几年,各种国营厂子的效益愈发不好,到处都是三角债,员工工资都是捏着鼻子才能发出来的。
工厂朝银行贷款才能继续运行,这是明显走下坡路的征兆。
林宝柱也不是不着急。
但也没啥好办法。
那可是铁饭碗,签了合同的。
总不能说不干就不干了吧?
杭景书不绕弯子:“宝柱哥,我对家里地有点新安排,你能不能帮我个忙?”
新安排?
这个词挺新鲜。
杭家的地倒是难得平坦,但小山村能干啥,还能种出花来不成。
结果,小杭把自己画的图一拿出来,林宝柱就傻眼了。
“小杭妹妹,你要在村里搞大棚?”
杭景书仍旧笑眯眯:“没错,冬天咱们种点黄瓜吃。”
这咋可能嘛!
林宝柱把头摇的像拨浪鼓:“不成不成,小杭妹妹,我可不能坑你,冬天大棚种菜花钱太多了,还不一定能赚回本。”
杭景书出钱,他只管出力,要是遇上个只管赚钱的,直接去做不就行了。
反正老板出钱,底下的人只管干活,结果怎么样谁管你啊。
反正工钱赚到手就行了呗。
作为农村人,咋可能不知道土温大棚呢,富裕的村里也不是没搞过。
大冬天的能吃上绿叶菜的确让人很羡慕,但价格也贵啊!
山下的村子不是没搞过,轰轰烈烈的弄了十好几亩的土温大棚。
冬天哐哐烧煤,最后看似菜价卖的挺高,结果一算成本傻眼了。
一个冬天烧了好几吨的煤,到头来不过是混了个辛苦钱!
第二年就没人搞了!
还不如打工赚得多呢,还省事!
大冬天冷呵呵的在地里看着浇水,实在是又冷又难受!
林宝柱根本不想让小杭妹妹掺和这破事。
面对一心为自己着想的宝柱哥,杭景书笑吟吟地不着急,转而开始给他画大饼:
“宝柱哥,我知道你的意思,可我就是学这个的,你还信不过我吗?”
杭景书从包里拿出两张照片指给他看:“你看,这是我上学期去东北学习的照片,我们身后的就是新型大棚,不特别冷基本就不用烧煤。”
冬暖式蔬菜大棚的样子很显眼,厚厚的塑料膜,弯曲呈拱形的大棚,都让林宝柱接触到了不一样的新事物。
杭景书乘胜追击:“宝柱哥,现在改革开放了,到处都在进步,机械厂多了好多民营的。
咱们村经费不够,没办什么厂子,可其他村不一样啊。
兰花村的养猪场,安井村的化肥厂,村里都开始脱贫致富了,你看着不着急?”
这话说说到林宝柱心坎里去了。
都是土生土长的人,谁不希望自己的村里越来越好?
要是村里真的有产业了,大家不用背井离乡就能赚钱多好啊。
杭景书画饼的技能越来越炉火纯青,直接把林宝柱听得晕晕乎乎。
但他也明白,这就是——心动的感觉。
不是对人的心动,而是对未来的心动。
林宝柱有些沉默,他觉得自己大概是脑子真的被热坏了,怎么就觉得小杭妹妹说的这么有道理呢。
杭老爹把林宝柱喊来,也不是真的要支持闺女,而是想让林宝柱也跟着劝劝。
结果,林宝柱在听完杭景书的计划之后,脑子就跟着晕了。
杭老爹喜滋滋绕到柜台的时候,就看见宝柱那小子头如捣蒜,十分认真的在听自家小闺女说话。
坏了!
同志意志不够坚定!
这咋办。
杭仁山拿着汽水的笑容僵在脸上,孩子学习太好也不全是好处!
光这套忽悠人的本事,就够人头疼了!
杭仁山耐着性子,愣是在旁边也跟着听了一会。
糟糕,他也觉得闺女说的有道理咋办?
鲁秀英一边接电话一边觉得奇怪,柜台边上小杭在那说啥呢?
只看到林宝柱的表情从皱眉不赞同,然后到若有所思,最后恍然大悟虚心求教,把鲁秀英也看的一愣一愣的。
后来杭叔来了也是,一开始眉头皱的能夹死人,后来咋也双眼放光了。
搞不懂,还是认真接电话吧。
杭仁山越听越入迷,后来索性扒拉开林宝柱,自己去问问题了:“妮,你说的这个大棚,真有这么厉害?”
杭景书笑呵呵地把在东北的照片推过去:“爸,这我可不撒谎,你看,这是我在吉农大照的照片,旁边那个,就是专门研究这个的老教授。”
东北啊,大家都知道那嘎达冷的不行。
在那竟然能搞大棚?
本来杭仁山只信了三分,如今看到照片,倒还真信了九分。
闺女上大学可能经验浅,但老教授不一样啊。
人家从年轻时候就研究这个,现在这么大岁数了,经验肯定是杠杠的。
杭仁山种了半辈子地,现在也被忽悠的蠢蠢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