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知白正在书房里临摹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闻言便笑了:
“是郁新,他来了!”
想了一想,振衣而起:“我亲自去迎……”
他赶到门口,笑着相迎:“郁先生来了!”
郁新在门外垂手等着,听到朗笑声才回头,不免大为意外,连忙拱手行礼:
“草民郁敦本,叩请侯爷钧安!”
“何须多礼,”陆知白笑着拉过他的衣袖,“快进来说话。”
两排灯笼的光芒中,陆知白侧头打量这留名青史的户部尚书,笑道:
“你是江南人士,长得倒是高,犹如山东大汉,好个相貌堂堂。”
“生来如此,倒是老天厚爱了。”郁新笑答,嗓音沉厚洪亮如古钟。
他目不斜视,青松似的身影随着陆知白走向书房。
这七尺有余的汉子,穿着一身半旧的鸦青色直裰。
方额阔颐如武人,却又透着书卷气,倒像是把江南烟雨揉进了泰山的石魄里。
历史上,郁新就是因为体貌雄伟、声音洪亮,因布衣人才征,得朱元璋赏识,授户部官职。
到了书房,小厮过来奉茶。
陆知白笑道:“先生请坐。”
郁新微微拱手,先从包袱中取出一个锦盒放在一旁的桌上,低声道:
“草民带了两支湖笔,给侯爷把玩……”
“先生不必如此客气,快请坐,你可算来了,咱们好好叙叙。”陆知白摆手赶走小厮,率先落座。
房门被轻轻关上,郁新随后才挨着座椅边沿坐定,抬头时,目光便看到对面墙上挂着的对联。
他看了片刻,不由得微微一笑。
那是篆书写的,黄庭坚的诗句——
毕竟几人真得鹿,
不知终日梦为鱼。
陆知白已是问起了郁新这一路来的经历。
郁新一一答了。
原来他果然还在苏州的家中读书,却因文名在外,被沈旺遣人寻到。
沈旺派了亲信手下,把陆知白的信转交给他。
郁新考虑了几天,决定入京。
只是虽然来了,郁新却是脸上有惭愧之色,道:
“草民不知为何能得侯爷错爱,想着还需当面解释清楚才是……”
陆知白笑了。
两人第一次见面,又有身份差距。但凡不是个自大狂,都会有疑问。
所以他细细解释道:
“我结识了不少苏杭那边的学子,还有商贾,听他们谈论过你,觉得你颇有才干,便起了爱才之心,愿意向朝廷举荐你,好为父皇分忧。”
郁新思量片刻,拱手道:“这倒是让草民汗颜了……”
他却不接这个话题,话锋一转,说:
“草民时常听人夸赞栖霞,许多同窗说那里犹如世外桃源,几乎成了大同世界,让我心生向往。
可惜此番入京,下午刚到,尚没来得及去那儿,便匆匆前来拜会……”
陆知白笑吟吟的说:“不如把你安排到栖霞署衙里,好让你看个够~”
郁新便也笑了,说:“求之不得。”
“哈哈哈,骗你的,”陆知白摇摇折扇,笑说:“你可是有宰辅之才,不可在小地方屈才了。”
郁新再度拱手道:“侯爷此话,令我只想掘个洞钻进去……”
陆知白笑道:“不慌,有些事儿听起来难,等到自己上手做了会发现,或许也没那么难……
我打算,举荐你进户部。先接触一下户部事务,很快就能上手了。”
郁新思量片刻,站起身来,躬身一礼说:
“侯爷情真意切,信中已写得分明,草民若是再推辞,便是做作了……此番知遇之恩,草民感铭五内!”
“你有真本事,即便没有我发掘,也迟早会出人头地的,”陆知白摆手笑道,“既然这是一个新的开始,以后你不妨就改名叫,‘新’?”
郁新想了一想,点头道:“多谢侯爷赐名,此字甚好。”
陆知白笑道:“你坐下,来,我考考你钱粮税目……”
两人便谈起了钱粮等事,又聊到了栖霞的种种建设。
一直到陆知白有了困意,知晓时辰不早了,便道:
“夜已深了,明儿还得去上值。对了,你在京中可有住处?”
郁新忙道:“住在鸿福客栈。”
陆知白便叫人送他回去,说好了让他歇两日,去栖霞转转,之后就会把举荐的奏疏递上去。
而老朱巴不得从民间发现更多人才,好补上天下官员的缺额。
科举三年才一次,这中间,他有时候也会让礼部或者吏部,搜罗各地有才名的人,尤其是老儒生。
不过,经过之前的多次尝试,近几年,朱元璋对六七十岁以上的老儒,重视程度略有降低,更看重五六十岁的低龄老人……
老朱看到陆知白的举荐,便安排吏部,对郁新进行考核。
包括个人信息核对,学问、专业能力测试。
此外,郁新的声音样貌,看着就颇为不凡,也为他加分不少。
几天后。
郁新来到户部报到,客客气气的对诸位同僚一一行礼。
大家纷纷还礼。
都已经知道他是陆知白举荐来的了。
不仅没有丝毫看不起,反而还有点羡慕呢~
古代就是这样的。
举荐也不同于现代的草包走后门,人家可是有真本事的。
唐朝更离谱,那时候科举还没有太规范。朝廷允许下层寒士通过向权贵自荐来做官,许多人便都想走捷径。
因此形成了唐诗的一大题材干谒诗(yè),就是诗歌形式的自荐信,以此铺垫进身之阶。李白、杜甫、白居易等都写过这类诗文。
明初的举荐制,已经规范许多。
被举荐的人如果犯了事,举荐者是要连坐的!
所以,户部众人看郁新也没有什么异样眼光,甚至因为还没摸明白这家伙的深浅,而有些慎重。
陆知白把自己几个学生叫过来,与郁新结识。
夏原吉、杨士奇等人丝毫不感到奇怪。因为他们也是这样被找来的。
不过,他们心底倒是对郁新有一丝好奇,这人必定也有过人的才华吧?
陆知白说:“郁新初来乍到,你们多教教他,尽快熟悉户部事务。”
看着他们去做事了,陆知白勾起笑容——
好啦,阵营里终于有个年近四十的中年人了,令人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