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调查苟监狱长徇私枉法、贪污受贿与谭卫兵再无关系,为了确保早日破案,谭卫兵运用金手指,告诉了张局长关于苟某与其情人苟且的别墅地址,别墅产权证的名字就是他情人的名字,并且别墅地下室夹层有保险柜,别墅鱼池假山下面又有一个暗格,隐蔽暗格里藏有现金和一些重要物品。当然也一并告知了苟某与监狱局谢政委牵连最深,谢政委的一些证据也在苟某送他的别墅里。
告知了这些关键信息,哪怕是酒囊饭袋也能找出这些柱虫,何况是有名的“二规”之下,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显出原形。
随后谭卫兵按局党委的安排,就一些违纪案件进行查处。
就在这时,沙湾监狱发生了一起案件。
罪犯张某是寻衅滋事罪和故意伤害罪被判刑8年,张某的案子与后世的唐山打人案大同小异,这类案子在这个时代层出不穷,此时的社会治安还是不太平。一是市面见警率低,没震慑力;二是个别体制内的害群之马与社会人员纠缠不清,打黑·除恶揪保·护·伞不得力!
张某和他的狐朋狗友在某月某日于某地喝夜啤,遇到了另外一桌胡吃海喝的男女。张某在上厕所时遇到另一桌女孩从厕所出来,他借机动手动脚,但被女孩躲过。这个女孩子回到桌子上继续喝酒,也没当回事。但张某从厕所出来却说:“你刚才上厕所时撞到了我,现在你过去陪我们兄弟喝两杯酒就算赔罪。”这个女孩子说:“你走路时假装酒醉东倒西歪对我动手动脚,被我躲开了,你现在颠倒黑白,还提无理要求,休想。”女孩子同桌的男人也是操社会的,一听女孩子说,肯定不依就发生争吵。随后张某那一桌子的人也加入进来。三言两语后张某拿起啤酒瓶子往女孩子桌子上的男性头上砸去。然后就是一场混战。具体殴打情节场面血腥,就不赘述。
张某入狱后,收敛了他的飞扬跋扈,基本上服从管理。根据此时对罪犯的一些处遇政策,对表现较好的罪犯允许夫妻接见时吃饭、同居一次。至于为什么有这个政策?东大的奇葩制度多得很。非秘密场所不允许带手机的只有监狱一家,奇葩吗?不奇葩!杯弓蛇影、因噎废食而矣!
罪犯张某在当地通过他的朋友办理假证,找了一个风尘女子摇身一变就成了他妻子,并且每月按时接见吃亲情餐同居。
就在前几天,这个女人又来接见,并办理了吃亲情餐和同居的手续。
身份证结婚证手续齐全,没毛病。
但当时带接见的民警在审查证件时,就顺便问了一句“每次都是你来接见,你家其他人不来?”这个女的就说他们没时间。民警又问:“我记得你们有两个孩子?”这个女的就说:“我们没孩子。”民警就说:“怎么没孩子?”张某连忙说:“我们是再婚,还没生孩子。”民警又问:“那你孩子在你前妻那儿?”张某说是他父母帮他带。民警就问那女子见到过他和他前妻生的儿子?那女子没说话,张某回答肯定见过的噻。民警问那女子:“他儿子读几年级?”张某马上接嘴说读三年级。连续几次都是张某回答,民警就觉得有点怪,就对那女子说:“你是与他父母住一起还是另外住?”女的说是另外单独住,有时去看下张某父母。民警问女子他父母住在哪儿?张某又张嘴要回答,民警说:“你老婆又不是不知道,你不要抢话。”民警对这个女子说:“还是你说。”女子说:“我知道路,不晓得那地名叫什么?”“你坐公交车到哪个站下车你就不知道?”张某又说她有时走巷子,那小巷子是没名字。民警尽管有怀疑,但也没想到是假结婚,所以民警就没再问了。但民警还是有点怀疑,于是回去翻张某的档案,社会关系上是父母和一个女儿,没有妻子,在入监登记表的婚否上有涂改痕迹,仔细看,又能看出是离异改为再婚,并且从笔墨浓度看是后面涂改的。看起诉书与判决书上写的是离异。
民警看了档案后,就回到接见室,看了押在登记室的结婚证时间又是他犯罪之前的时间,一般情况下婚否是不会弄错的,结合入监登记表的情况,民警就想,难道是办的假结婚证?
于是民警将这一发现立即上报给监区领导。
监区领导高度重视,专门派两个人在监狱门口等该女子出来,就把女子请到办公室了解情况,没有张某的帮腔,这个女子就前言不搭后语了,没要几下就交待了假结婚的事情。
于是监区就讯问张某,张某一开始还百般抵赖,一说起诉书为什么写成离异,他也不知道原因。然而面对铁一般的证据,在民警说出女的已交待,改某才低下了头。原来,张某在狱中寂寞难耐,便想出了这么一个馊主意,花钱找来风尘女子假扮妻子以享受特殊待遇。
目前监狱已把女子移交到辖区派出所,派出所顺藤摸瓜又调查出办假证的团伙和一个卖淫场所。
现在就是监狱局或监狱怎么处理这件事?制度上是否有漏洞?检察院也介入此事。
罪犯张某加刑是达成共识,但对监狱内部审查结婚证和管教民警是否处理有分歧。
沙湾监狱就想处理当班民警和管教民警,检察院也是这样想的。
谭卫兵在局里讨论会上说:“办假证民警提供便宜没有?审批接见同居是不是按制度办?管教民警与当班民警与罪犯张某及其亲属有没有利益输送?管教民警没了解到他假结婚的情况要处理管教民警,那请问那些有余罪和漏罪的,办案机关是否有错,他有余罪漏罪就没发现?罪犯的脸上又没刻字,我们是人不是神,刀刃向内也不是要自宫。就好比某个人犯法了,那他周围人都有可能涉嫌包庇?”
谭卫兵最后说:“发现问题的民警给奖,管教民警、当班民警正常履职就尽责,因为他们没看出这是假证不是他们的错。”
这件事情的发生,以及其他的省市在亲情会见同居的事情上还出现过其他的事件,所以这个待遇就慢慢取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