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在城中的街道上快步前行,晨雾尚未完全散去,为整个城市蒙上了一层朦胧的薄纱。街边的店铺大多还未开门,偶尔有几个早起的摊贩在准备着货物,好奇地打量着这三个行色匆匆的人。
张昭跟在两名信使身后,眼神警惕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手中的短剑藏在衣袖中,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他们穿过几条狭窄的街巷,终于来到了将军府的门前。
将军府门前戒备森严,数名手持长枪的士兵笔直地站立着,目光如炬,注视着每一个靠近的人。两名信使带着张昭在一处戒备森严的府邸前停下,这里便是黄盖在城中的驻扎之地。门口的守卫拦住了他们的去路,长枪一横,厉声喝道:“站住!此处乃将军重地,闲杂人等不得靠近!”
年长的信使连忙上前,再次出示那枚刻有黄公覆私印的铜制令牌,恭敬地说道:“烦请通禀黄将军,我等是之前派出的信使,如今有要事求见,事关重大!”
守卫接过令牌查看后,眼神中仍带着一丝怀疑,他仔细打量了三人一番,随后转身进入府内通报。过了一会儿,守卫匆匆返回,说道:“将军让你们进去,但只能二人入内。”
两名信使对视一眼,年长的信使对张昭低声说道:“先生,我们先进去通报,先生稍作等候。”
张昭微微点头,站在一旁。
将军府内庭院深深,绿树成荫,花香四溢。他们沿着一条青石小路前行,来到了一座宽敞的大厅前。大厅的门敞开着,里面传来了阵阵交谈声。
两名信使在大厅前停下脚步,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衫,然后恭敬地走了进去。大厅内,黄盖、孙策和周瑜三人正围坐在一张桌子前,商讨着战事。看到两名信使进来,他们停止了交谈,目光投向了门口。
年长的信使上前一步,单膝跪地,行了一个军礼,说道:“末将奉命前往联络诸葛子瑜先生,如今任务完成,特来复命。”
“将军,子瑜先生为与将军妥善对接,特地派遣张昭张子布先生前来,与诸位对接要事。张昭先生此刻就在将军府外等候,一路风尘仆仆,为了避开敌军眼线,多番乔装,历经艰辛才抵达此处。”
话音刚落,孙策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眼中满是惊喜,手中的茶盏重重地搁在桌上,站起身来,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子布先生?!他名满徐州,是一大才。先前父亲来信,便提及诸葛子瑜与子布、子纲两位先生同行。”
黄盖一听,捋了捋胡须,大手一挥,急切地说道:“如此大才,怎能让他在门外久等!你们二人,速速去将张昭先生请进来,切莫怠慢!”
两名信使领命,赶忙起身,快步朝着大厅外走去。不一会儿,便带着张昭走了进来。张昭走进大厅,看到黄盖、孙策和周瑜三人,连忙拱手行礼,说道:“昭冒昧前来,打扰三位将军了。”
黄盖大步流星地迎上前去,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感慨道:“子布先生,我久闻先生大名 今朝得见尊容,果真是百闻不如一见!早先主公来信,便提及先生与张纮张子纲先生。”
张昭脸上露出谦逊的微笑,微微欠身,回应道:“将军过奖了,昭一介书生,承蒙厚爱。”
说话间,他目光扫过厅内,眼神落在孙策身上,微微点头致意,说道:“想必这位少将军,便是孙文台将军之子孙伯符了。早闻将军年少有为,英勇善战,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孙策爽朗地大笑起来,上前一步,说道:“子布先生谬赞。”
张昭又将目光转向周瑜,眼中流露出欣赏之色,拱手说道:“这位,定是周郎,公瑾。公瑾才情,昭久仰大名啊。”
周瑜微微欠身还礼,嘴角挂着一抹温和的笑意,说道:“子布先生客气了,瑜比起先生的智谋与学识,还差得远呢。今日先生前来,还望能为我等出谋划策,共商破敌之策。”
一番寒暄过后,众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友好的笑容,大厅内的气氛也变得更加融洽。张昭在众人的簇拥下,缓缓走到桌前坐下。
只见张昭微微抬手,随后伸手入怀,谨慎地取出一封密信,双手捧着递向黄盖,说道:“将军,这是子瑜先生的密信,其中多有要事相商,还请将军过目。”
黄盖连忙起身,双手接过密信,小心翼翼地拆开。只见信上写道:
“公覆将军亲启:”
“久未通函,敬祈勋安。瑾自驻扎芍陂以来已久,与将军所派信使方才联络。今特派张昭张子布先生,前来与将军接洽。子布先生如今已率广陵三千军队南下驻扎。待先生与将军会面,了解前线战况之后,再作后续部署。子布先生与张纮张子纲先生,皆为当世大才,二人如今已有意投效主公,瑾深知二人之意,望能为江东大业添砖加瓦。此二人智谋超群,且心怀天下,若得二位相助,主公霸业可期。还望公覆将军务必善待,不可怠慢。局势波谲云诡,唯有广纳贤才。望将军与子布先生等携手共进,以克强敌。”
“诸葛瑾,谨上。”
黄盖将密信逐字逐句读完,双眸中满是惊喜之色,双手郑重地将密信置于案上,而后疾步至张昭面前,双手抱拳,深深一揖,言辞恳切道:“子布先生!子瑜信中,对先生赞誉有加,推重之情溢于言表。先生得子瑜这般信任,黄盖岂有不信之理!先生乃当世大才,既有心投效我江东,实乃天赐良机,江东之幸也!”
言罢,黄盖转身面向孙策与周瑜,眼中光芒熠熠,高声道:“伯符、公瑾,子布先生此来,恰似及时雨。有先生这般智谋之士相助,何愁霸业不成!”
孙策闻言,面露欣喜之色,大步向前,拱手行礼道:“子布先生,久仰大名,如雷贯耳。今先生愿屈尊辅佐,策深感荣幸。往后诸事,还望先生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