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思明在乐亭盘桓了两日,韩林以上宾之礼相待,让郑思明倍感敬重。
两日以后郑思明跟着蔡鼎去了京师,在韩林的授意下蔡鼎将帮引荐礼部主客清吏司的郎中,并还会在京师活动,使其完成朝贡之事。
反正都是朝廷花钱,韩林乐得做这个好人。
此外,韩林还允诺八千八百石粮食,将不日启程,分批运往琉球,郑思明听闻后大喜。不过韩林以海寇肆虐为由,代请郑思明帮忙引荐郑芝龙。
郑思明满口答应了下来,并拍着胸脯表示,只要乐亭营的船只进入到了大员和琉球海域,必保无事。
郑思明还表示粮船可以在郑家的势力范围北中城入港,为了方便粮运,郑思明还邀请韩林在北中城设立据点,也可以做其他的贸易。
北中城即后世的冲绳群岛中部,虽然名为北中城,但其实是在琉球的南部,更靠近大员的方向。
双方都觉得自己占了大便宜,郑思明不仅完成了八千八百石的纳额,还很有可能将朝贡一事也顺手解决。
而韩林这边,不仅找到了海贸的第一个买家,与此同时还会与大名鼎鼎的海寇郑芝龙相识,以后在海上有了一定的保障。
更主要的,韩林之所以全力帮助郑思明,是想将他在琉球的朝廷推上去,内占据一席之地。往后不管韩林是有意琉球,还是想通过琉球作为中转站和跳板,那么郑思明都是非常关键的人物。
郑思明走后的第二日,另一个好消息传来,而这次则是锦州方向。
新任谍报司副司长李继元在新到锦州以后,立马着手向辽河套派出人手,不久便与巴根取得了联络,对于潘野失踪一事,巴根表示将竭尽全力继续追索其下落。
与此同时,巴根还收复了一批多罗特部和阿剌克绰特部的牧民,但人数太多了,巴根暂时养不起。
巴根询问李继元是否有意让其归附。李继元立马就应承了下来,因为李继元曾听郭骡儿说过,韩林对蒙古的轻骑兵赞不绝口,称其为天生的哨探和游猎骑。
蒙古人在明充军乃至任职都是十分常见的事情,不说祖籍为蒙古的满桂,更还有刚刚从榆林卫归附大明的猛如虎和虎大威这两位“猛虎二将”,再往上数国初更多,比如纳哈出、火真等等。
其实哪怕是现在也有一些女真人在明军当中,据闻东江镇的真夷最多,多是不服建州女真人其他女真人。
李继元在询问了两部蒙古人的意思以后,挑选了拥有青壮的一百户送往乐亭。
在蒙古人当中,这两部与明极为亲善,李继元传回来的话表示,多罗特部覆灭后,宁锦之地两部遗民尽相依附。
百户蒙古人数也有二百几近三百,这么多人聚在一起还是有些乍眼,李继元便将这群人乔装打扮,穿上汉人的衣服,自水路随着亢家的商船运到乐亭。
虽然李继元并未呈报,但韩林对于李继元能够如此体察上意在郭骡儿面前给与了很高的评价。
同时李继元在短时间内能够全盘就将锦州的烂摊子给接下来,郭骡儿也表示没有预料,对于李继元这个人同样十分满意。
蒙古人善马而不善舟,从商船上下来以后各个脸色都有些发白,听一同跟着押人回来的谍报司的人说,这群蒙古人在水路上大吐特吐,好在离得不远,一日多的光景便到了,如果再多两日,恐怕就要死人了。
蒙古人此时已经在地上跪了一地,冒出的腥膻之气直冲鼻子,韩林强忍着和他们说了一通话,勉励了一番,随后又将他们打散,分布于乐亭营治下的几处村屯当中。
按照韩林的吩咐,乐亭的军佃在军营附近以东西南北之势建立了四个村寨,“按照土民编社、移民编屯”的准则,以及大明喜欢用前中后左卫所的命名方式,分别称为营前、后、左、右庄,四庄将乐亭营拱卫其中。
而将这群蒙古人打散韩林也有自己的打算,如果单独编村,那和汉人势必会有隔阂,如今将其打散,一方面杜绝了其壮大的威胁,另一方面,打散了以后,这群蒙古人在庄内都属于少数派。
来时李继元就已经和这群蒙古人说好,必须每户至少出一人从军,才能来乐亭,这群蒙古人答应了,由此韩林又得了一百一十四人的蒙古骑兵。
之前从征巴林部时,蒙古人的轻骑其疾如风、侵略如火,给了韩林不小的震撼,虽然他们只能打顺风仗,但如果给他们铁箭、配上好马,那么哨探、骚扰的任务还是能够很好的完成。
于是将其中二十四人编为部级直属哨队,每部各十二人,剩下的八十人则独立编成了游猎队,由操守官金士麟直领,专司阵前游击,围猎之事。
这是目前韩林唯一成建制的骑兵队。
韩林自己也没有想到,这场本身和自己没什么关系的战争,竟然也让他获了一点小利。
此外韩林还告知治下四处村庄的里长,叫村内的汉民不许欺负外来的蒙古人,同时为了让他们能够有所生计,韩林想了想,叫这群蒙古人的军佃去放了鸭子。
这也是无奈之举,蒙古人不善种地,更善放牧,但这里又没有草原,不能去放牛、羊、马这类的大型牲畜,想来想去只有鸭子最合适,成群结队十分好养活,只要往海里、河里一赶就能自己去吃一些小鱼小虾。
而且鸭蛋还可以作为军需进行补充,韩林许多将以比市价略高的价格进行收购。
听到要去“另类放牧”这群蒙古人也有些哭笑不得,但他们已经失去了关外的牧场,能来到乐亭这里就已经是万幸了,大部分的前来归附的蒙古人至今还滞留在宁锦,等待南朝朝中的发落呢。
而他们则能够在这里看海,心中万幸不已,其实很多蒙古人一辈子都没见过海,在见到大海以后,跪在地上喃喃自语。
听到韩林还许诺发月饷,这大出这群蒙古人的意料之外,蒙古人都是以部而居,成年的男子既要为民也要为军,但是军只有卖命,最多是能从战利品当中获取一些,从来没有饷银这件事。
当兵的有月饷拿,家里人还可以放鸭子补贴家用,如此一家都能够很好的活下来,蒙古人们又跪在地上给韩林磕头,直呼其为:韩菩萨。
一应事宜都安排妥当了以后,心情大好的韩林转过头来,对着船旁一胖一瘦两个人影笑问道:“亢员外,侯主事,什么风把您二位给吹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