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雍对陈恪的看法属于少数派,多数派是认定陈恪看过天书,还有少数人认为陈恪确实是文曲星,又有一些极少数人认定陈恪会掐指一算。
所以在陈恪的身上就出现了天书派、神仙派、玄机派、掐指一算派。
在这些派别中,许庭深属于少数派,也就是神仙派。
他认定王钦肯定有问题,因为陈恪说他很可疑,还肯定那个跟踪他的人是王钦派出来的。
针对这个问题,他在范仲淹或王钦两人身上犹疑,定不下来就去找陈恪询问,陈恪告诉他,“应该是王钦。”
他听话,锁定了王钦,可在洛阳没查出什么,回到京城就紧盯王钦不放。
近一个月过去了,他还是没找到线索,闭关面壁想了一夜,第二天上午找福五喝茶。
福五是应天府衙的牢头,这个职业让他交游广阔,在兴京的道上有点影响力,也是一个消息灵通的人物。
许庭深想从他嘴里了解一些事。
可没等他询问,福五张嘴就说:“新来的范知府不知怎么想的,对张午的案子不是很上心,苏州大明寺那边不来人,他也不闻不问,这是逼着包监察使督办啊!”
福五以为许庭深是来询问张午案子的,这么奇怪的案子,除了那位直学士能干出来,真没第二个人会这么干。
福五出言试探,他不知许庭深找他什么事?却知这位主不是他能惹的,所以主动说出一件事,听许庭深淡淡地说道:“范知府珍惜羽毛,可能有损名声的事他不会干。”
听他评价范仲淹,福五轻轻点点头,低声问道:“这个案子可是直学士安排的?”
许庭深还是淡淡地说道:“有些事不是我们应该问的。”
福五立刻说道:“明白了。”
然后端起茶盏小心喝口茶,听许庭深继续说道:“直学士不想管事,专心给皇上赞画和去太学院讲学,也是给一些人营造一个立功的机会。”
“我本是直学士的贴身密探,跟直学士说了一句‘想立功’的话,就负责一些事了。”
“可我知道的消息太少,又不想去打扰直学士,只能找你探听一点消息了,你是我第一个找的人。”
许庭深所言让福五怦然心动。
听其言知其意,福五知道许庭深是陈恪的人,将来的仕途不可限量。
他先找到自己,说明自己被信任。
什么叫“不想去打扰直学士”,这话就是暗示自己,他要立功。
福五知道许多事,道上最关注朝廷的动向,近期几大帮派就在极强内部约束,能不出门就绝不出门。
道上这些人都知道,西北的邓恩回来了,江南的李宪回来了,一个去了枢密院的军情司,一个去了殿前司。
这是两个年轻太监,最想做的就是立功,道上的人就绝不想让他俩抓住手腕。
现在福五又知道一件事,陈恪放出了许庭深。
随即想起一件事,邓恩随陈恪去了西北,李宪随陈恪去了江南,他俩的背后都有陈恪的影子。
但那两位是太监,陈恪不会与他俩交往太深。
福五知道规矩,肯定许庭深才是陈恪的嫡系。
想明白其中的关节,福五就决定说出一件事,“杨寺卿于春节期间让管家找过我,让我密切关注朱长风的动向。”
听到这个消息许庭深的双瞳微微一缩,低声问道:“发现了什么?”
他发现了线索,杨国斌现任大理寺卿,成为内阁五大阁臣之一,是大兴王朝的统治核心成员了,也是有心人的拉拢对象。
许庭深研究过这几个阁员的情况,最不放心的就是这个杨国斌,听福五说起这个消息,静等他的答案。
福五低声说道:“没发现什么事,只知朱长风是杭州府人,与杨寺卿的外甥柳成风是同窗。”
“朱长风家里应该有点钱,通过柳成风结识了郭朝勋,再通过郭朝勋,与曹汲、石立等人有过几次酒宴。”
“那两个倭人也参加酒宴了,他俩是石立带去的,好像与石立关系挺好。”
听到这个消息,许庭深微微皱起眉头,别人不知曹汲的真面目,但他知道,曹汲不是什么人都能交往的,他与柳成风、朱长风饮宴,一定是关注这两人。
他要弄清曹汲知道多少事?
再听福五低声说道:“牛健力被包监察使派出去三次,这次是过完春节就走了,至今还没回来。”
这个消息也让许庭深关注,立刻低声问道:“去哪了?”
“不知道,牛健力的嘴很严。”福五如实回道。
而许庭深略一沉思就知道牛健力去查案了。
包拯是侦破阴谋组织的总负责人,虽然当了监察使,皇上和太后也没免去他的这项头衔,以包拯的性格是一定要查清楚的。
而他也是要查清楚的,从福五嘴里得不到其他有用的消息,回家继续闭关面壁,想了好一会不得头绪,坐在桌前拿起毛笔拉名单,“杨国斌、王钦、李名文、柳乘风、朱长风...”
写到这许庭深提笔想了一会,落笔写下“石镇”两字。
这位大儒正与陈恪打擂台,许庭深就有必要将他的名字写在纸上,然后陷入到沉思之中,正不得头绪中,耳边好似传来陈恪的声音,“当你陷入无绪时,就去找这些事的共性。”
这道声音提醒了他,仔细寻找一番,立刻明白了,这些人都是文士。
找到这个共性他就暗骂一句:“真笨。”
他觉得自己笨死了,就没从陈恪近期所为中悟出一个道理,目标文士。
陈恪这段时间在干什么?
他在忙着干架,干完李名文就干马里奥,干完马里奥就与石镇打擂台,两人在报纸上你来我往大战三百回合,让吃瓜群众大呼过瘾。
陈恪已经明明白白地告诉他了,线索就在某些文士身上,而他却在忙着找线索。
确定了这事,许庭深急忙起身走出门去,直奔殿前司找邓恩。
听完他的分析邓恩眨眨眼,嘴唇上下动了两下,让他清清楚楚地看见两个字,“真笨。”
邓恩也明白自己走错路了,陈恪跟人干架干得不亦乐乎,他竟毫无所悟。
这时他就知道陈恪的耐心有多好了,竟能一直忍着不发火,挺不容易的。
他要是再没反应过来,估计陈恪就不会忍了,接手所有的查探工作,让他们失业的可能性极大。
他不相信陈恪还能再忍下去,接受许庭深的建议,急忙派人找来李宪,三个人开碰头会。
李宪听邓恩说明前因后果,不禁懊恼的说道:“焦老三也没提醒我啊!”
“应该是直学士不让他提醒你...”邓恩判断,“直学士给我们一个表现的机会。”
这话将前因后果分析清楚了,陈恪给他们机会,而他们差点失去这个机会。
李宪懊恼地说一句,然后说道:“我在杭州府的北区起出了一些金银财宝,总数也就在二十万两左右。”
“这些财宝不应是梁承未来得及运走的,我判断他想留给某个人,可没等我继续查探,就接到张司监回京的命令。”
李宪解释一句,继续说道:“从许兄得到的消息分析,朱长风很可能是杭州府朱家的子弟,如果这个假设成立,我们可以推断一下,梁承为何勾结倭寇攻打杭州府?”
听他说出这个疑问,邓恩和许庭深一起回道:“毁尸灭迹。”
许庭深再说一句话:“牛健力很可能去了杭州府。”
听到这话邓恩和李宪的脸色变了,牛健力如得到确切的证据,包拯那边就会动手,那时他们几个什么功劳都没了。
邓恩决定,“尽快下手。”
李宪立刻表态,“秘密抓捕朱长风。”
他俩经验不足,有些着急了。
而许庭深低声说道:“我先去拜访曹二公子。”
听这话邓恩和李宪立刻反应过来,将曹汲拉进来,这事更稳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