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晚,除夕宫宴设于延嘉殿。
院中设庭燎,不用名贵的沉香檀木等,而只燃烧新朝木柴、黍秆并松枝,倒也不减新年气氛。
今岁宫中比前两年多了不少人,自然要更热闹些,皇后安排宫宴时也十分用心。
除了歌舞表演,竟还安排了幻术杂技等节目。
绳技、高跷、爬杆等表演令人眼花缭乱,顶竿、走索、蹬缸等节目更是让人叹为观止。
而歌舞雅乐等与寻常时的宫宴并无什么太大的不同,只是宴正酣时,也有毛遂自荐的妃嫔做舞乐之演。
阿璀对舞乐兴趣不大,反倒是对那位卢夫人一手画技十分赞赏。
这卢夫人,名卢月筱,其父为赵国公卢兰普。
卢月筱虽为诸妃之首,地位仅在皇后之下,但她性情一向安静稳重,在宫中这许久也一直低调,从不出头。
今日宴中,卢月筱本也如寻常时候一般,安静坐于席上,静静瞧殿中歌舞,偶尔举杯喝上一两盏,并未有出头的打算的。
但不知怎的,那杜宣仪与张宣仪言词之间,一唱一和,竟然挤兑得她不得不起身献艺。
只是这卢月筱虽不得不起身,但动作间朗然大方,毫无扭捏之色,神态更是自如,全无半点被挤兑上前的羞赧,端是大家之态。
她上前朝陛下皇后一拜,坦言自己不擅歌舞,唯有一手画技或许还拿得出手。
徐萤偏头看了晏琛一眼,便让人去准备,不多时便有宫人送来她所要的一应绘画用具。
卢月筱于长案前站定,提笔蘸墨,借身后雅乐节奏落笔。
虽笔力强劲,而姿态翩然,动作间竟能应上舞姬的身姿舞步。
她落笔极快,竟然毫无滞涩,不多时,一幅《泼墨仙人图》便跃然纸上。
卢月筱搁下毛笔,立刻便有宫人上前展开画幅,示于上首。
卢月筱立于画幅旁,朝上首微微屈膝,语声清朗:“妾以此《仙人图》祝陛下皇后万岁万福,福寿绵长;祝公主殿下新春嘉平,长乐未央。”
阿璀上一次见到这位卢夫人,还是夏日时候在内宫里皇后安排的那次赏荷小宴。
那是阿璀第一次见她,那时阿璀还收到她送的一柄扇子。
那会儿见她那扇面上自绘的牡丹图,便知她于绘画一道很有几分功底。
今日见着这《仙人图》,仅以水墨,粗浅几笔便将仙人神态勾勒纸上,若非经年苦练,难得此等笔法。
阿璀十分钦佩。
“好笔力。”晏琛也赞道。
徐萤见晏琛言词盛赞,目光自那幅画上移了开去,在卢月筱身上落了落,终究也没有说什么。
宫宴很快已近尾声,后有太常卿领官属乐吏,并护童侲子千人入内,于殿前进傩。
庭中篝火烧得更旺,大约是烧的松木柏木多些,空中烟火气中松柏香气越发浓厚。
傩戏舞者鱼贯而入,层层围着庭燎篝火。
随着一阵激昂的鼓点声响起,傩舞表演正式开始。
舞者们头戴狰狞面具,身着五彩斑斓的服饰,动作矫健有力,步伐整齐划一。
他们或跳跃、或旋转、或挥舞手中的法器,口中还不时发出阵阵低沉的呼喊声,其势喧腾宏大,似乎要驱走一切灾邪与疫疠。
“傩戏祈福,以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阿璀快来瞧瞧。”晏琛携阿璀往前,立于台阶之上,指着下边傩戏,笑道:“也祈得来年阿璀平安顺遂,无病无灾。”
这是阿璀记忆中,第一次看到这样盛大的傩戏,从前在阆中时,虽也有见过傩舞表演,而最多也就是百余人,哪及此时的盛大?
“也为阿兄新春贺,阿兄万万岁。”阿璀喜笑颜开。
皇后并余者诸宫嫔也只得紧随其后,诸宫嫔从前在家中也未曾见过此等盛景,故此时也皆为此盛大傩舞戏赞叹不已。
唯有徐萤立于晏琛侧后一步距离之外,虽也是看着下面傩舞表演,但神色间却似心不在焉。
傩舞戏之后,宫宴便算结束了。
按制宫宴虽毕,但守岁当至次日清晨。
往年大渊初立的那两年,晏琛万几宸翰,便是除夕也不闲着,多唤崔寄这个孤家寡人来一同议事,也算是守岁了。
而去岁晏琛是与徐萤于甘露殿一同守岁的,按说今年阿璀在宫里,也当如此。
然而宴毕后,皇后便言身体不适,告罪回宫。
皇后离开,晏琛虽未说什么,但心下是略有些不悦的。
诸宫妃倒是有想留下的,但晏琛却将众人都打发走了。
“阿兄回甘露殿吗?”
阿璀看着等候在前的宫人,都屏气凝神在等陛下吩咐,便为着这些除夕夜也不得闲的宫人们问了一句。
“让人准备些糕点、胶牙饧,并一些椒柏酒,送去春和宫吧。”晏琛吩咐一旁魏廉,复才转身朝阿璀道,“咱们去你宫里吧,今年,好歹你我兄妹二人一同守个岁。可还有什么想吃的想玩的,让他们安排去。”
阿璀兴致缺缺,与阿兄一同守岁,自然是好的,但是祖父虽在京中,却不能一同守岁,阿璀有些难过。
“怎么了?”晏琛打量她神色,还当她是累着了,“是今日累着了?若不想守岁,回去早些睡也好。”
阿璀摇摇头:“没有。只是想起祖父想起阿娘,往年在阆中时,与祖父阿娘一同吃过除夕宴之后,我总是会先去陪祖父,与祖父一道无所不谈。至午夜时,又会去阿娘处,与阿娘一起窝在榻上说笑玩乐。如今阿娘在阆中,祖父也一人在府中,我却都无法作陪。”
她说的自然是真心话,只是她也只是言辞中抱怨一二,又怕阿兄多想,便转了话题,笑问:“阿兄往年都是跟皇后阿嫂一同守岁的吗?”
“皇后身体不好,每每早早便歇下了。往年还是与阿寄一起守岁多些。”晏琛知道阿璀的心思,自然不欲她不快,便道,“你既想怀阙先生,不如请他过来吧。”
阿璀还未来得及说话,晏琛便已吩咐:“速去中书令府,就说长公主请中书令来春和宫见。”
魏廉应诺,还未离开,晏琛却又叫住他:“顺便再去趟望园,将卫国公也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