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灭亡后,蒙古人退回草原,分裂为鞑靼,瓦剌和兀良哈等部】
【其中,鞑靼和兀良哈都已经被击败过来了】
【朱祁镇眼中就剩位于呼伦贝尔草原一带的瓦剌了,该部落的两任太师脱欢和他儿子也先都着力扩张部族势力,侵吞鞑靼,兀良哈部,将势力范围向西延伸至xJ,甘肃,青海,向东至辽东地区】
“那这个瓦剌还挺强啊!”
“朱祁镇不会就是被这个瓦剌俘虏回去的百姓。”
“难说,他们军队不是挺强的,只要不作死,也能赢。”
【同时经常南下掳掠边民,掠夺牲畜,冲击原先的“朝贡贸易”】
【在朝贡体系中,大明除购买马匹等战略物资外,还会按照朝贡使臣人数进行赏赐以达到羁縻蒙古各部的目的】
“那个羁縻是什么意思?”
“哟,你还认识呢!”
“搜搜看呗,这字可真难写,我还不如画出来呢。”
【这让也先钻了空子,他常派出数百乃至数千人的贡使甚至虚报人数以求更多的返点】
【使团成员也鱼龙混杂,包括不少蒙古间谍趁机来刺探军事情报】
【对此皇帝知情吗?一半一半吧。他可能知道瓦剌图谋不轨,但未必清楚,也先和他身边最亲信的人王振都间接的有所勾结】
“这不就是卖国贼吗!”
“谎报人数,搁这空手套白狼呢!”
“谁的东西都不是大风刮来的,怎么说给就给啊。”
【镇守大同的太监名叫郭敬,资格非常老,永乐年间就跟随朱棣,这位太监和当朝太监新贵王振交情颇深】
【此人“递年多造钢铁箭头,用翁盛之,以遗瓦剌使臣”也先则报以良马】
朱棣打完之后坐在椅子上休息,没多久就听到瓦剌和郭敬的事“传令下去,郭敬流放。”
这还是看在他目前没有做这事,又是年轻时跟着他的情分,要不然就是赐死了。
至于瓦剌,弄死,都弄死!
【这种交易因后来瓦剌使团进京时携带了不少明朝的盔甲,弓箭,火铳被朱祁镇知道了,他下诏要求山西打击走私】
【那郭敬受到严惩了吗,没有,短短一年后就被宽宥罪行仍旧镇守山西】
【另一个结果是,面对大规模使团,正史中“龙颅魁硕”的朱祁镇为证明自己不是个冤大头,特地向边关敕访,简单意思来说很明确,就是臭外地的别乌泱乌泱来bJ要饭了】
“哈哈哈,可不是嘛,那些蛮夷不就是上京讨饭!”
“要我说,直接全灭了,老向咱们要好处,却不知感恩,真是狼子野心。”
“最好来个措手不及,他们上京就直接留在京城,然后把他们一网打尽!”
【但瓦剌不买账使团人数是只多不少】
【正统十四年二月,也先派两千余人向明朝进马诈称三千人,王振也怒了,这不是愣头青明知故犯吗,遂“怒起诈,减去马价”还驳回了其他请求】
“哟,这个卖国贼,也知道不行啊!”
“三千人,这是举全族之力要饭来了。”
“这王振也不傻啊,还知道不吃亏。”
【消息传回瓦剌,“也先渐怒,遂谋大举”】
【对此大明方面有何作为,答案是,啥都没有】
【皇帝和宦官仿佛没事儿人一样,白白错失了从二月到六月的宝贵备战时机,直到六月下旬瓦剌已集结可能攻掠大同的情报送到案头,朱祁镇才刚刚重视起来】
“现在重视有个屁用!人家都说打过来了。”朱元璋抓住朱棣就是一顿揍。
“你不靖难吗?后代聪明劲都在你身上了是不?”
“父皇,父皇!别打了,他肯定不是我的后代,说不定是哪个妖怪,啊!”小朱棣一边挣扎,一边求饶。
【这也是他犯的第一个错误】
【六月十七日,朱祁镇才命令大同方面快“豫画战略方略,如或贼至,相机剿杀,趁隙邀击,务图成功,以靖边徼”,可大同方面兵力够吗,不够】
【十几天后他才恍然大悟,赶紧命成国公朱勇挑选京军马步精锐四万五千人,其中三万人开赴大同,一万五千人开赴宣府以增强防卫】
“十几天后才想起来。”
“还不如不想,这不马后炮吗!”
“真是孩子死了,他来奶了。”
【七月初二日边报已显示瓦剌“其势甚众”,朱祁镇才派人往北部各边镇赏军动员迎战又紧急下令要求立刻补足京营所缺马匹,但这已经晚了】
【七月十一日瓦剌入寇,他们兵分四路,从辽东,宣府,大同,甘州侵入中原,进攻的重点当然是宣府,大同】
【战前准备不够充分的明军,在猫儿庄与瓦剌交战,大同右参将吴浩兵败身死】
“这也太惨了!”
“要是本就不敌也就罢了,可明明只要准备充分,他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
“这皇上,把打仗当游戏了。”
【在明朝地方武臣的序列中,参将仅次于总兵和副将,职位不低了】
【如此惨败的信息传至京城,朱祁镇知道后的反应不是听取老臣意见筹措防守而是“朕要亲自出击!”】
【客观来说明初以来,皇帝上阵不是新鲜事】
【无论是朱元璋起兵,朱棣五征漠北抑或是朱瞻基平定汉王之乱都是明证】
“皇帝上阵不是新鲜事,但他要开始上阵决定就是新鲜事。”
“完了,他肯定就是因为这个才被俘虏的”真是他的好儿子,怕地不干净就让他的颜面扫地。
朱瞻基短短一天就已经想过掐死他几万次了。
【一心仿效祖宗的朱祁镇也想证明自己,但他的实力较之父祖不知差了多少个朱厚照】
【王振呢,他巴不得跟着皇帝亲征攫取军功甚至名垂青史】
【那群臣有谏阻吗?经历了此前王振的折磨,满朝文武要么想反对却“不得召对”,要么即便有“召对”也“不敢详尽”】
【只有吏部尚书王直,兵部尚书邝埜和侍郎于谦等人头铁,但皇帝“皆不纳”】
“好啊,好啊!一点不带听的,就我行我素是吧。”朱棣皮笑肉不笑。
朱高炽和朱瞻基恨不得现在死一死。
【这是他犯的第二个错误】
【七月中旬“土木殡葬旅游团”正式发车了】
【也就在他打算亲征的时候,十五,十六日瓦剌突破长城,先前被派往宣大的西宁侯宋瑛与总兵武进伯朱冕,都督石亨在阳和城与也先交战,同样战败,宋瑛,朱冕战死,仅有石亨逃脱】
【回看上个月朱祁镇给这支部队“如或贼至,相机剿杀”的命令,属实打脸】
【但更打脸的还在后面】
【七月十六日亲征队伍出发,大量“扈从文武,吏士皆仓促就道”,如此匆促朱祁镇不以为意】
【他相信大明出动了六军号称五十万,以五十万对瓦剌五万,优势在我,所以他觉得无所谓指挥,朕一波A过去就能赢,然后把指挥权交给了最“忠诚”的王振】
“五十万对五万确实有优势,但如果指挥是王振,当我没说。”
“五十万条性命交给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太监!”
各朝将领可算是看到了什么叫蠢人的灵机一动,什么叫天下奇葩第一人。
【这是他犯的第三个错误,导致高层宿将如英国公张辅等都无法参与军事决策,兵部尚书邝埜和户部尚书王佐,屡次上章建言都被王振“罚跪于草中,至墓方释”】
【如此造作导致军中负面情绪积攒,甚至有将士想刺杀王振】
【遗憾的是刺杀行动还没实施,七月二十八日,明军到达了阳和城南战场,然后他们看到此前败给瓦剌的袍泽们“伏尸遍野”】
【如此凄凉的景象,让军队士气更加低沉】
【八月初一这支准备不足,士气低落,将帅离心的部队终于到了大同,朱祁镇并没意识到己方的问题,还想继续北进找瓦剌决战
凡是有脑子不想死的大臣都表示反对,瓦剌又不傻知道我军动向,肯定会拖延转移啊,怎么会傻呵呵地来决战呢】
【这让皇帝更加恼火,自继位以来这帮官员一直在碍事,现在朕好不容易亲征了,未见一敌,放一箭就班师回朝,岂不令人耻笑】
【于是他要求大批士兵顺着长城向宣府转进沿途寻找战机】
【如此不加休整强行冒进是他犯的第四个错误】
朱标都不忍心看了,结果明摆着呢。都是大明的精锐啊,不是死在势均力敌的战场上,却死在蠢皇帝的决策上。
【不幸的是行军途中还遭遇到了恶劣天气,从八月初三起“至晚雷雨,满营人畜惊惧益甚,又连日雷雨满营”】
【直到初六行至白登还没找到瓦剌人,朱祁镇方才意识到一个群臣早就提出来的问题,会不会“我师前进,虏寇渐退伏塞外”啊】
【哦,这么说来,是也先怂了,那好啊朕借坡下驴,从蔚州进紫荆班师回朝得了】
【这命令刚下士兵们刚松一口气,
第二天早上朱祁镇醒了,又觉得还是想打一仗,于是再次决意前往宣府进行战略决战】
“他的脑子是猪脑吗?”
“好不容易想对了,又犯起“聪明”来了”
朱瞻基从朱祁镇终于想到敌人埋伏的无奈,到他决定班师回朝的庆幸,再到朱祁镇朝令夕改的无语。
前后不过一分钟,朱瞻基却觉得格外漫长,开头错,中间拐回来,结果又完美错开,这真的是正常人吗?
【朝令夕改,这是他犯的第五个错误】
【八月十日仓促,疲劳,愤懑,寒心的明军来到宣府,而瓦剌军队也终于来了,他们不是“退伏塞外”而是在收缩兵力,准备引诱明军钻进致命的“口袋阵”】
【八月十三日瓦剌兵大至发动偷袭,明军将领吴克忠,吴克勤战死,朱勇,薛绶前往救援中了“围点打援”的战术,在鹞儿岭遇伏全军尽覆】
【至此朱祁镇期望的“大决战”变成了被人数远少于己方的瓦剌单方面吊打,明军只得向着居庸关方向溃败】
【当晚明军败退至离怀来城二十里的土木堡。按理说怀来城的防御条件较好,但为何跑去土木堡呢】
【对此《明末纪事本末》中的解释是“众欲入保怀来,以王振辎重千余辆未至,留待之”】
【当时因明军强行困守土木堡,瓦剌多次强攻不入,直到八月十五日中秋节那天,知道明军已经水源枯竭,也先想出了个办法
先稍稍退军佯装要议和,就是用脚趾头想也知道,瓦剌占尽优势怎么可能议和,但毫无军事素养的王振信了】
“这个王振能不能去死!”
“看的我想死。”
“就是说,不能有一个人趁黑把他杀了吗?”
【他下令全军撤离向水源地转进,朱祁镇也同意了,就这样大明军队在历经一个多月仓促出行,冒雨转进,袍泽阵亡,困守无望后,在这个本该与亲人团聚的中秋,终于撑不住了】
【他们放弃了城防,一股脑地毫无纪律地冲向河边,刚刚看到水源还没来得及燃起希望,绝望接踵而至,瓦剌人的骑兵“四面冲突而来”,慌乱的明军“兵士争先奔逸,势不能止”甚至“自相蹂践”】
【瓦剌人高呼丢盔弃甲者不杀,绝望之下有些士卒真的脱掉了甲胄在战场上赤身裸体,而迎接他们的是瓦剌人的狞笑和更残忍的杀戮】
【乱军之中,王振死了,与他一起被杀的还有七十五岁高龄的太师父子两代为大明天子尽忠的英国公张辅,屡次谏言给出正确意见的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等五十余位大臣】
“皇上!皇上喝药!”朱元璋连灌两大碗汤药,才没晕过去。
“朱棣!你小子现在就去跪祠堂,不许出来!”朱元璋越想越气,又灌下一碗药才感觉气顺了。
比知道朱棣靖难还要生气,朱棣靖难再怎么说,牺牲的人不多,大多数都还留着,可这朱祁镇!一大半的朝臣抖没了,给别说还有那么多的将士。
“是。”朱棣不敢说什么,看的出来,他父皇气得不行,可不能上前作死。
【朱祁镇呢,他在知道突围不成后干脆摆烂“下马盘膝面南坐”】
【据《明实录》载,他被瓦剌人俘获,也先还亲自过来请安,行君臣大礼,然后带着他开启了“北狩”】
【回看这场惊变不难发现,从最初忽视战报错失良机到惊闻前线噩耗仓促出击,从不听朝臣建议委任王振领兵到决策混乱犹疑致使夕改朝令】
【一次次微操让明军疲于奔跑,一计计昏招终至土木堡遍布哀嚎】
【永乐以来大明军营的二十万主力,就随着王振和朱祁镇的“努力”一步步兵临绝地。】
“他被俘虏,还过的有滋有味的,真不把那些人命放眼里啊!”
“什么俘虏啊!人家是去做客都,没看到,那也先还给他请安吗,还君臣之礼呢。”
宣德
朱瞻基现在是一点不犹豫了,废太子!这个位置,他是不会有一点机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