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灵子面色微红,口中已认输服软,不再继续比试。
心中却在懊悔,回想起先前的表现,只觉得自己实在是太过狂妄。
明教之中一个不起眼的小辈,武功竟也远超自己,这让他觉得颜面扫地,没有勇气继续逗留。
定了定神,清灵子便双手抱拳,开口告辞:“今日有幸目睹诸位豪杰的手段,贫道受益匪浅!”
随后,他又想起了杨过先前提出的赌注,神色有些复杂,接着说道:“贫道将携弟子离开昆仑,立派之事,就此作罢!”
孟珙见此情景,上前一步,开口劝说道:“道长!你着相了!”
“家师若是不允你在昆仑立足,又怎会说立派之事交由令徒办理呢!”
清灵子听闻此言,不禁一愣,露出一副错愕的神情。
回想起方才杨过所说的话,那时只当是对方出于客套的敷衍之语,毕竟自家弟子只是个八九岁的孩童,又怎能开宗立派呢?
想到此处,清灵子满心疑惑,忍不住向杨过开口求证:“杨教主,此话当真?”
杨过嘴角扬起,微微颔首,缓声说道:“天地间的造化,并非一人能独占。”
“昆仑山地域广袤,明教只取其中一处立足。”
杨过的声音沉稳而坚定,透着一股豁达与大气。
清灵子闻言,原本黯淡的眼眸瞬间亮了起来,脸上露出欣喜之色,当即稽首作揖,感激不已:“杨教主宽宏,贫道不胜感激!”
杨过客气地回应道:“日后比邻而居,也能彼此呼应!”
接着又热情地说道:“我妻子月前诞下一双儿女,即将迎来弥月之喜,道长不妨暂且留下,喝杯喜酒再走!”
清灵子得了杨过答复,心情大好,笑容满面,朗声说道:“相请不如偶遇,既然有幸遇上杨教主弄璋弄瓦之喜,贫道师徒就却之不恭了。”
杨过微笑着说道:“道长无需有顾虑,安心住下便是。”
随后便吩咐孟珙去安顿好清灵子师徒的食宿。
望着二人离去的背影,杨过心中一阵感慨,暗自想着,二十年后,青灵子在昆仑立足之时,一身武功可是不弱。
如今提前相见,对方却还只是个天真无邪的孩童,世事无常,还真是造化弄人啊!
这边,罗伊黑着脸,满脸怒容,一把拎起范希胜,对着他的屁股就是 “啪啪” 两掌。
嗔声怒骂道:“我不是千叮咛万嘱咐让你点到为止吗?你为何就是不听?”
范希胜被拎在半空,两条小短腿拼命蹬着,努力想要挣脱。
嘴里不服气地辩驳道:“我可是按照公孙右使的吩咐,已经留了几分力气了。”
“不然早把他打得趴在地上起不来了。” 说话时,小脸涨得通红,一脸的委屈模样。
罗伊皱着眉头,追问道:“真的?”
范希胜连忙连连点头,示意自己所言非虚。
杨过见状,忍不住笑出声来,说道:“小子,你很不错!”
随后又赞叹道:“压着实力出手,装着全力以赴,最终和对方打个平手,倒是没给你爷爷丢脸!”
范希胜一听,顿时来了精神,蹬着小短腿,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笑容:“爷爷你看,教主都在夸我,你快放我下来!”
公孙清等人听着范希胜这带着几分以势压人的话语,不禁哄堂大笑。
罗伊眼中满是宠溺的光芒,笑骂道:“爷爷要教训你,教主可不会管!”
杨过笑而不语,一脸狡黠地看着挣扎的范希胜。
听着罗伊的话语,又见着杨过这般反应,范希胜知晓自己的那点小心思被二人识破了。
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一脸沮丧地耷拉着脑袋。
这模样又引得场中众人一阵大笑。
次日,午间。
明教大厅内张灯结彩,热闹非凡。杨过夫妇为杨珑、杨沐风摆下满月酒,宴请明教一众兄弟。
光明顶上的明教众人,纷纷上前道贺。
“恭喜教主喜得龙凤胎!”百草仙满脸笑意,大笑着靠到近前,手中捧着一个精致的木盒,“在下寻来大补的珍品,千年灵参一支。”
“给这对金童玉女补补身子,愿他们无病无灾,茁壮成长!”
说罢,轻轻将盒子打开放在桌上,浓郁的参香弥漫开来,一支模样饱满、色泽温润的灵参,显露在众人眼前。
安行远捧着一个古朴的木盒,紧随其后,拱手笑道:“这支千年何首乌,更是世间难得的大补宝贝。”
“给两个小娃娃调养身子再好不过,愿他们往后百邪不侵!”
张一氓右手晃着折扇,左手托着画匣,步伐轻快地走上前,朗声道:“恭喜教主儿女双全。”
“在下奉上太白真迹一幅,祝愿公子与小姐日后既能饱读诗书,又能仗剑天涯,驰骋江湖。”
朱猛声音洪亮:“教主,洒家老朱不会那些文绉绉的话,特地打造了两柄小银锤,给孩子做个把玩之物!”
说话间,他从怀中掏出一对长约三寸的银锤。
……
看着满厅的祝福与琳琅满目的礼物,杨过与小龙女满心感动,一一谢过众人。
随着杨过一声令下,宣布开宴,刹那间,大厅中洋溢着欢声笑语,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氛围之中。
众人推杯换盏,为杨过夫妇庆贺。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众人兴致高涨,或是畅谈江湖趣事,或是分享着对明教未来的期许。
时间在这欢乐的氛围中悄然流逝,不知不觉间,已是月上中天时分,银色的月光洒在光明顶上,酒宴才在众人的意犹未尽中散去。
喜宴过后,身负重任的明教上下,纷纷收拾行囊,启程告辞,怀揣着各自的使命,奔赴各地。
燕长风等人要为明教拓宽财源;圣因师太等人要负责暗影部的运行;陈横与朱猛等人要领着骑部出外操练、劫掠。
……
随着众人的离去,光明顶渐渐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教中的各项事务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弟子们照常练功修行,长老们商讨着明教的未来发展。
一切平静有序,时间在此刻也放慢了脚步。
平静的生活就这样持续了三个月。
直到这天,一名信使风尘仆仆地返回光明顶。
为杨过带回了两封来自襄阳的信件。
杨过接过信件,只见一封字迹歪扭,显然是周伯通所写;一封字迹刚劲有力,正是来自郭靖。
尚未及拆开阅读,杨过心中莫名生起一股不安的情绪,隐隐感觉到将要有事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