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这个老人正是当年教晴雯双面绣的老太太。
那年,老太太突然感觉身体不适,于是想到师父临终时的嘱托,千万不能让双面绣的绝技在自己手里失传,一定要流传下去,于是拖着病体,四处寻找中意的徒弟。
一天,来到一个山清水秀的小村庄,顿时被村庄里的宁静所吸引,因天气炎热,便走到村头的大树下乘凉,突然头顶上传来一阵悦耳的歌声。
抬头一看,原来是一个眉清目秀的小女孩,正坐在一根树杈上乘凉,开心得甩动着双腿,嘴里哼着歌,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望着远方,一时间流光溢彩。
老太太多年来走南闯北,阅人无数,一眼便看出晴雯那非凡的天赋,那双眼睛里流露出来的光彩,令老太太认定,她就是自己要找的传人。
老太太悄悄走近大树,站在晴雯身后静静地观察了好一会儿,心中暗暗赞赏。
晴雯虽然年纪不大,看着也就十来岁的模样,但眉眼间却透露出一种成熟和稳重。
从那以后,老太太每天下午都来到大树底下,若无其事地拿出双面绣,也不说话,只是认真地穿针引线。
今天,手中一朵美丽的鲜花呼之欲出。
明天,手中一只可爱的小猫活灵活现。
后天,手中一条活泼的小鱼在水中游来游去。
一开始,晴雯并没有在意,但随着时间渐渐增多,不由得关注起来。
老太太也慢慢感觉到,她在绣的时候,背后总有一双好奇的眼睛悄悄注视着。
一颗心不禁放松下来,眼里噙着一抹笑意,双手更是灵活地上下翻飞。
晴雯彻底看呆了,这个老太太简直神了!
绣出来的花鸟鱼虫不仅美丽鲜活,而且,反正两面都绣着图案,有的完全相同,有的完全不同。
这,到底是怎么绣出来的?
巨大的好奇心终于令晴雯忍不住了,站在老太太面前,仔细地看着老太太的手指拿着针线不断地穿来穿去,一看就是一整个下午。
老太太知道鱼儿终于上钩了,于是向晴雯说出要教她绣。
也许老太太的慈眉善目和自己的好奇心打动了她,晴雯立即点头答应。
于是,每天下午,二人都坐在大树底下,一个静静地学,一个认真地教。
在老太太的悉心教导下,晴雯的双面绣技艺突飞猛进。
她学会了如何在针线间游走,让绣品的两面都呈现出完美的图案。
老太太不厌其烦地指导她,从选材到配色,从线条勾勒到细节填充,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老太太的心血。
晴雯也逐渐理解了双面绣的精髓,那是一种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无限可能的艺术。
她开始尝试将自己对自然的感悟融入作品中,使绣品不仅美丽,还充满了生命力。
老太太看着晴雯的成长,心中充满了欣慰。
她知道,自己的绝技终于找到了一个出色的传承者。
晴雯也深刻地感受到,这门技艺不仅仅是对针线的驾驭,更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
她开始尝试用双面绣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故事,每一件作品都承载着她的情感和经历。
她和老太太之间的这种默契和情感交流,让她们的关系超越了师徒,更像是一种亲情。
老太太的教诲如同一盏明灯,一直指引着晴雯前行的道路。
尽管命运多舛,晴雯却从未忘记老太太的叮咛,她心中始终铭记着那份责任与嘱托。
在贾府的日子里,晴雯始终恪守着老太太的忠告,她隐藏着自己的才华,如同深藏在海底的珍珠,从不轻易示人。
晴雯的生活在贾府并不容易,但她始终保持着坚韧与独立。
她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在府中赢得了尊重。
有人说晴雯目中无人,有人说晴雯年少轻狂,只有晴雯知道,自己压抑了太久。
晴雯的内心深处,藏着一股不为人知的热忱。
她不仅才华横溢,而且心思细腻,对于府中的大小事务总能洞悉其细微之处。
她以巧妙的方式,将这些观察转化为行动,帮助处理了许多微妙的问题,却不曾居功自傲。
晴雯的才智如同她的性格,独立而不张扬。
她的智慧和冷静,让她在贾府中显得与众不同。
然而,晴雯的内心并非没有波澜。
她深知自己的才华一旦被外露,可能会引来嫉妒和排挤。
在深宅大院里,女性的才华往往被忽视,甚至被看作是一种威胁。
因此,她选择了沉默,选择了隐藏,选择了明哲保身,以一种旁观者的心态去观察这个世界,去保护自己。
尽管如此,晴雯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她会悄悄地拿出自己精心缝制的手工艺品,那是她情感的寄托,也是她才华的体现。
在那些无人知晓的夜晚,她独自享受着属于自己的小小世界,那里充满了她的梦想和希望。
然而,命运的安排总是让人难以捉摸。
就在晴雯被排挤出大观园,走投无路的时候,遇到黛玉对她伸出援手。
黛玉的才情和气质让晴雯感到一种莫名的亲切,她们之间的关系日益亲近。
晴雯在黛玉的引导下,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和自在,她开始偷偷地练习,试图有朝一日,展示自己的才华。
于是,晴雯在闲暇之余,绣了几方精致的手帕,作为自娱自乐的小玩意,却被细心的紫鹃发现。
紫鹃对晴雯的技艺大为惊叹,忍不住将此事告诉了黛玉。
黛玉听后,对晴雯的双面绣技艺充满了好奇和赞赏,她鼓励晴雯展示自我。
晴雯的心一下子被打开。
从此,带着满腔的热情,开始了蜜蜂般的传播。
几个月来的辛苦,教出了一大批熟练的绣女,也绣出了一大批成品。
看着今天所有的绣品被抢购一空,晴雯的心里开心极了。
夜很深了,晴雯才陪着黛玉走出玉绣坊。
老太太站在一棵树底下,一眼便认出,走在马车旁边的晴雯正是当年那个聪慧伶俐的小丫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