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室的震动愈发剧烈,墙壁上的裂痕如蜘蛛网般蔓延开来,头顶的石块摇摇欲坠,仿佛随时都会塌陷。
郑逸心头一紧,一股强烈的危机感笼罩全身。
然而,就在他准备拼死一搏时,震动却突然停止了。
四周的墙壁不再摇晃,头顶的石块也稳固了下来。
他惊愕地环顾四周,刚才还危机四伏的石室,此刻却平静得如同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般。
他伸出手,轻轻触碰了一下墙壁,发现那些裂痕只是浅浅的刻痕,并非真的裂开。
他恍然大悟,这根本不是什么机关,而是一种伪装,一种用来迷惑入侵者的障眼法!
脸上浮现出一丝无奈的笑容,带着几分释然,嘴角微微上扬,低声自语道:“这幕后之人还真是费尽心思啊。”心中却对这神秘的布置者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究竟是什么人,会如此大费周章地布置这样一个机关?
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他轻轻舒了一口气,心中的紧张感瞬间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劫后余生的庆幸。
他摇了摇头,将脑海中纷乱的思绪暂时抛开,重新审视着手中的卷轴。
既然已经拿到了证据,就不能再继续耽搁下去。
躲避不是他的风格,既然敌人已经露出了獠牙,那他就主动出击,给他们来个措手不及!
他将卷轴小心翼翼地贴身收好,坚定地迈开步伐,走出了石室。
他的脚步沉稳而有力,每一步都充满了决绝和自信。
他没有丝毫的犹豫,直接向着李大臣的府邸而去。
天色已近黄昏,夕阳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如同一个孤胆英雄,迎着风,向着未知的挑战前进。
李府大门,两尊石狮子张牙舞爪,威严无比。
郑逸没有丝毫停留,径直走了上去,向门房递上了名帖,表明来意。
门房见是当今圣上宠爱的郑王爷,自然不敢怠慢,连忙前去通报。
没过多久,李大臣便在众人的簇拥下走了出来,当他看到站在门前的郑逸时,脸上瞬间浮现出难以置信的惊愕表情。
他似乎没有料到,郑逸竟然敢如此大胆,直接找上门来。
他瞪大了眼睛,目光中带着一丝慌乱,更多的却是深深的疑惑和不解。
郑逸站在李大臣的面前,脸上带着一丝玩味的笑容,说道:“李大人,别来无恙啊?本王今日特地前来拜访,不知李大人是否方便?”
李大臣的眼角抽搐着,怒火如火山般喷涌而出,他原本慈眉善目的伪装被撕得粉碎,露出了狰狞的面孔,那双眼睛像是淬了毒的利刃,死死地盯着郑逸,仿佛要将他生吞活剥一般。
他的嘴角扭曲成一个嘲讽的弧度,声音尖锐而刺耳:“郑逸,你竟敢擅闯我的府邸,莫非是做了什么亏心事,心虚了不成?”
郑逸面对李大臣的怒火,却显得格外平静,他的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眼神深邃如潭水,让人捉摸不透。
他挺直了脊背,如同一棵傲然独立的青松,任凭狂风暴雨也无法将其撼动分毫。
他缓缓地环顾四周,仿佛在欣赏着李府的奢华装饰,他的镇定,与李大臣的暴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紧张而压抑的气氛。
“李大人此言差矣,”郑逸轻笑着,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本王今日前来,只是想与李大人叙叙旧罢了。倒是李大人如此大的反应,让本王有些不明所以。”
李大臣闻言,怒极反笑,他指着郑逸的鼻子,厉声喝道:“你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孽子,休要在此装模作样。来人,给我将他拿下,听候发落!”
李府的护卫们闻声而动,纷纷亮出兵刃,将郑逸团团围住,刀光剑影,寒气逼人。
他们凶神恶煞地瞪着郑逸,仿佛下一刻就要将他碎尸万段。
然而,郑逸却依旧淡定自若,仿佛眼前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他从怀中掏出一个卷轴,缓缓展开,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李大臣看到那个卷轴,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尽,变得惨白如纸,他指着卷轴的手指,止不住地颤抖,瞳孔骤然紧缩,里面充满了惊恐和难以置信。
他的身体也开始剧烈地颤抖起来,如同筛糠一般,那张原本狰狞的面孔,此刻变得扭曲而可怖。
他似乎看到了自己罪恶的证据,感受到了死神的召唤。
郑逸看着李大臣惊恐的表情,轻蔑地笑了笑,说道:“李大人,这卷轴上的内容,你可还记得?本王猜想,这上面的每一笔,都让你寝食难安吧?”
郑逸的话语,如同利刃般,狠狠地刺入了李大臣的心脏。
他张大了嘴,却发不出任何声音,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郑逸手中那薄薄的卷轴,如同看到了自己的催命符。
郑逸手腕一翻,将卷轴递到李大臣面前,那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李大臣贪污受贿的罪证,每一笔都触目惊心,让人不寒而栗。
郑逸脸上洋溢着畅快的笑容,他期待着看李大臣接下来的反应,这滋味,真是令人愉悦。
郑逸将卷轴收回,并没有再多说什么,他只是微微一笑,转身朝着府外走去,他留给众人的背影,潇洒而自信。
他的步伐坚定而有力,每一步都仿佛踏在李大臣的心头,沉重而有力,令他难以喘息。
“此事,绝不会如此结束。”郑逸走出李府大门时,回头看着李府牌匾,轻声说道。
夜色如墨,长安的街头巷尾,一群黑衣人如同幽灵般穿梭。
他们手持着油墨未干的纸张,眼神阴鸷,如同潜伏在暗处的毒蛇。
纸张上印着各种污蔑郑逸的谣言,诸如“郑王爷贪赃枉法”、“郑王爷欺压百姓”、“郑王爷狼子野心”,字字诛心,句句煽动。
他们将这些纸张张贴在墙壁上,塞进百姓手中,甚至还雇佣了一些地痞流氓,在人群中大声喧哗,传播这些虚假的言论。
一时间,长安城内谣言四起,人心惶惶。
郑逸在王府内,烦躁地揉着眉心。
那些如同苍蝇般嗡嗡作响的谣言,让他头痛欲裂。
他本无意争权夺利,只想做个逍遥自在的闲散王爷,可那些人却不肯放过他,非要将他推到风口浪尖。
他望着窗外昏暗的天色,眉头紧锁,一股无形的压力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他能感受到,那些隐藏在暗处的敌人,正张牙舞爪,试图将他吞噬。
“这些谣言,究竟是谁在背后操纵?”郑逸喃喃自语,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怒火。
他知道,眼下最关键的,是尽快平息这些谣言,否则,他的处境将会更加艰难。
就在郑逸为此忧心忡忡之际,夏婉却悄然行动。
她凭借着自己特殊的身份和影响力,走上街头,向那些被谣言蒙蔽的百姓们解释真相。
她声音清脆,语气坚定,将郑逸的为人处事,一一道来,并揭露了那些谣言的虚假之处。
“郑王爷宅心仁厚,绝非那些谣言所说的那般不堪!”
“那些都是别有用心之人的污蔑,大家千万不要上当受骗!”
“郑王爷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唐的百姓,为了我们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
夏婉的话,如同清泉般,洗涤着人们被谣言污染的心灵。
百姓们看着夏婉真诚的表情,听着她铿锵有力的言语,渐渐地放下了心中的戒备,开始相信她说的话。
那些之前还对郑逸抱有敌意的人,此刻也开始动摇,甚至有些人开始为自己之前的误解感到愧疚。
郑逸站在王府高处,看着街头被夏婉说服的百姓,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一直都知道夏婉是个不简单的女子,但没想到她竟然拥有如此强大的号召力。
他庆幸自己身边有这么一个可靠的盟友,也更加坚定了要与她并肩作战的决心。
“传闻说书人最喜欢讲的便是王子复仇记,看来,我也应该给他们准备些新故事了。”郑逸忽然笑了起来,眼睛里闪烁着狡黠的光芒,转身离开了窗边。
金銮殿上,高皇帝端坐龙椅,手中拿着郑逸的上书,眉头紧锁,陷入沉思。
奏折上的字迹工整有力,言辞恳切,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忠诚与无奈,让高皇帝心中泛起涟漪。
他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扶手,发出沉闷的声响,一下一下,如同敲击在郑逸的心上。
御书房内,郑逸负手而立,望着窗外盛开的牡丹。
他仿佛能感受到高皇帝审视的目光,那目光如同利剑,穿透重重宫墙,直刺他的内心深处。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保持平静,等待着最终的裁决。
高皇帝放下手中的奏折,抬头看向窗外,眼神深邃而复杂。
郑逸,这个看似闲散的皇子,竟然有着如此的胆识和谋略。
他之前对郑逸的印象,只是一个贪图享乐的纨绔子弟,如今看来,他似乎错看了这个儿子。
或许,郑逸并非他想象的那般无能,而是深藏不露。
高皇帝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
他心中已经有了决断,郑逸,值得他重新审视。
与此同时,在长安城一处隐秘的地下密室中,几个黑衣人正围坐在一张石桌旁,气氛阴沉而压抑。
昏暗的烛光映照着他们阴鸷的面容,如同来自地狱的恶鬼。
“郑逸竟然敢上书皇帝,真是不知死活!”一个黑衣人咬牙切齿地说道,语气中充满了愤怒和不屑。
“哼,他以为这样就能洗脱自己的罪名吗?简直是痴心妄想!”另一个黑衣人冷哼一声,
“我们必须尽快行动,在皇帝面前揭露郑逸的真面目,让他永世不得翻身!”为首的黑衣人沉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首领英明!我们这就去准备,伪造更多对郑逸不利的证据,让他百口莫辩!”众人齐声应道,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郑逸身败名裂的下场。
“记住,此事一定要做得干净利落,不能留下任何蛛丝马迹!”首领再次叮嘱道,语气中带着一丝警告。
“是!”众人齐声应道,随即消失在黑暗中。
密室再次陷入寂静,只有烛光摇曳,发出微弱的光芒,照亮着石桌上散落的文件,上面赫然写着“郑逸罪证”四个大字。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个阴冷的声音从黑暗中传来,语气中充满了戏谑和嘲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