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位面。
文武百官急匆匆的上朝,全都在痛骂朱由检的恶行。
“陛下,天幕中的可是昏君啊!陛下可千万不能学他。”
“如此毫无道德底线的行为,若是传扬开来,就是在给我大明脸上抹黑啊!”
“我泱泱华夏,自有大国风度,怎能做出如此肮脏龌龊的行为?从古至今的先贤若是看到,恐怕都会气的从棺材里爬出来吧。”
“真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不过万幸,陛下肯定不会像天幕里的那个昏君一样。”
文官们口诛笔伐,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生怕朱由检把他们的正德皇帝给带坏了。
可实际上,他们心里早就将朱由检当做眼中钉肉中刺。
朱由检做的那些事情,桩桩件件都在损害他们的利益,他们岂能放过这个罪魁祸首?
如今终于让他们抓到了把柄,他们当然要大肆宣扬,将事情搞得越大越好。
“都给朕闭嘴!”
正德皇帝朱厚照烦闷异常。
他正想下定决心一切都仿照朱由检的做法,让自己统治下的大明也焕然一新。
可前提是朱由检绝对不能犯错,他一定要像圣人一样,无懈可击,这样才能不给人留下把柄和借口。
这听起来确实很苛刻,但是,如果朱厚照想除旧革新的话,确实挺依赖朱由检这样做。
现在,偏偏最害怕的事情发生了。
朱由检满足自己的色欲,要挟一个他国公主的行为,确实是让人冤过去。
“这个混小子,能不能给他祖宗我长长脸?”
朱厚照怒骂一句。
……
【“卑鄙?”朱由检回头看了一眼倾国倾城的美妇人,笑道:“如果你觉得将安南融入我华夏是可耻的事情,如果你觉得朕为大明开疆拓土是卑鄙的事情,那么我承认,我是。”】
【朱由检堂而皇之的说道:“与国家的江山社稷相比,朕的个人荣辱,身后骂名算得了什么?】
【李薇奇愣住了。】
【她惊讶的不是朱由检所说的这番话,而是朱由检的态度,是那么的坦然。】
【这个少年天子丝毫不在意自己的名誉,也不在意自己的声望和形象。】
【他唯一在意的事情,就是大明的江山社稷。】
【可偏偏这样的人是最可怕的,他没有弱点,也不会畏惧任何人的看法,心里认定一个目标,哪怕艰难险阻,也无所畏惧。】
【说句不好听的话,李薇奇在朱由检的眼里,甚至都不算是一个女人,只能算是一个用来开疆拓土的工具而已。】
【“我那个侄儿与他的差距太大了。”李薇奇心里绝望了。】
【她原本还想着在大明忍辱负重,看看能不能找机会逃回安南,东山再起。】
【可现在,在朱由检的面前,任何的手段都是徒劳的。】
【“陛下,李将军派人回来了,而且还拿来了陛下现有的东西。”王承恩赶过来,恭敬的说道。】
【“哦?”朱由检眉毛一挑,回头看向李薇奇:“爱妃,要不要随朕一起看看,你们安南国的稀有资源?”】
【“稀有资源?”李薇奇莫名的轻笑一声,她以为朱由检是在打趣她。】
【泱泱华夏,地大物博,要什么资源没有,怎么可能从他们一个小小的弹丸小国获取资源?】
【李薇奇没好气的说道:“请陛下恕罪,本宫有些累了,想再多休息休息,以便……”】
【她顿了顿,有些羞耻的说道:“以便今夜侍寝。”】
【朱由检笑道:“也好,既然如此,那朕就不勉强你了。”】
【奉天殿。】
【百官早朝。】
【“启禀陛下,这些便是当地人所说的橡胶。”】
【从安南国千里迢迢赶回来的士卒,将上百个水桶整整齐齐的铺满在大殿上。】
【百官纷纷好奇的望去,只见水桶里面是一种胶状乳白色的物质,气味好像有些刺鼻,像是某种树的味道。】
【“陛下,此物如何使用?”徐光启好奇的问道。】
【他掌管着大明科研部,有任何新玩意儿,他都有必要了解清楚,以用于之后的研究。】
【“老师莫急,朕早就已经为你准备好使用手册。”朱由检笑道。】
【王承恩赶紧给徐光启呈上一份手册,里面详细记录着这些乳白色的橡胶如何凝固成型,冲洗刷干,等等一系列操作过程。】
【“多谢陛下,微臣一定会制作出最好的橡胶。”徐光启振奋精神,只要能有一个头绪,以他的能力和智慧,就可以牵出千丝万缕。】
【朱由检满意的点点头:“好,那就辛苦老师了。”】
“咱看看,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橡胶啊?看起来平平无奇,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朱元璋瞪大眼睛,看着天幕里那些水桶里面乳白胶状的物质,像是过年家里面做饭用的面糊糊。
“难道是要把这些东西糊在车轮上面,防止车轮颠簸吗?”
朱标也看不懂这些橡胶的用处,只能用自己的经验来猜测。
“呵呵。”朱元璋笑了笑,摇头道:“咱看啊,这些就是一些普通的浆糊,没什么大不了的。”
“那小子就是在故弄玄虚,咱觉得他占领安南,肯定还有其他的想法。”
朱标默默点头。
目前看起来确实是这么回事。
仅仅是因为这样的一些浆糊,就要发动十万大军去灭掉一国,这完全没道理啊!
……
其实,这并不只是朱元璋的看法,大明各个时代的人们,还有帝王将相,也全都觉得朱由检是在卖关子。
“他肯定是在下一盘大棋!”
“我觉得也是,就为了这些浆糊,如此大动干戈,怎么可能啊?”
“哈哈哈,看了那么久的天幕,再傻的人也该变聪明了。我敢打赌,小陛下吞并安南国,肯定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有道理,说不定这背后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嘶!难不成小陛下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小小的安南国根本没必要放在眼里,而他的真正目标,或许是其他的地方?”
大明各个时代的人们议论纷纷,各有各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