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神情中满是感慨,长叹一声:“是啊,有时候咱都不禁感慨,这上天是不是有意安排老四上位,来拯救大明的江山。”
“朱允炆那孩子,实在难当大任。”
朱标微微点头,一脸地无奈:“没错,就说他的官制改革,完全就是流于形式,只是换个名头罢了,实际上毫无用处,纯粹是白白折腾。”
“他竟然妄图恢复井田制,这想法完全不切实际,最终搞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朱元璋皱着眉,满脸恼怒:“宽刑省狱本是好事,可他倒好,竟然大赦天下,连元朝余孽、民间组织残余和贪官污吏都放了,这不是养虎为患吗?”
朱标接吐槽:“军事上,撤掉北方卫所,简直糊涂!北方门户大开,拿什么防蒙元?”
“还有那恢复荐举制,没了科举的公平公正,举荐全凭人情关系,这样能选出什么真正的人才?纯粹是瞎搞!”
朱元璋重重叹了口气:“文化教育上,撤掉科举南北榜,又关掉北方官办学堂,北方士子心寒,南北矛盾加剧,以后北方士子谁还肯为朝廷效力?”
朱标神色凝重:“税收政策也是乱得一塌糊涂,减了税却没有控制好开支,江南地区税收更是混乱不堪,导致财政入不敷出。”
“地方上,新政推行不力,削藩又搞得人心惶惶,治安状况急剧恶化,流民数量不断增多,官员腐败现象愈发严重,朝廷都快要失去对地方的掌控了。”
李奥调侃道:“你俩好好说说削藩这事,这可是他在位期间的一件大事。”
李奥这话一出,朱元璋和朱标顿时都沉默了。
片刻后,朱元璋幽幽道:“如果历史上的咱和标儿,在蓝玉封侯开始,就已经有了削藩的想法呢?”
“而且历史记载,朱允炆常年跟着咱学习,说不定或多或少察觉到了咱有削藩的心思。”
朱标眼中闪过一丝思索,缓缓说道:“按照那时的局势,藩王势力盘根错节,贸然削藩,恐生大乱。”
“可能我们本想着借助蓝玉的力量,先在朝堂和军中树立起一股能与藩王抗衡的势力,再徐徐图之。”
朱标无奈地摇了摇头,眼中满是遗憾,“可谁能想到,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朱元璋的脸上满是无奈,“历史上的标儿突然离世,让一切都乱了套。”
“朱允炆那孩子,终究是没经历过这些权谋争斗的大风大浪,做事太急于求成了。”
李奥一脸好奇,赶忙追问道:“如果按照你们原本历史上的计划,究竟该怎么削藩?”
朱元璋陷入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或许是在咱百年之后,由标儿出面,逐步削弱藩王的兵权。”
“将他们手中掌控的军队,一点一点地收归朝廷。”
“这样一来,藩王没了兵权这个最有力的依仗,自然就难以兴风作浪。”
朱标在一旁补充道:“同时,我可能还有在经济上对藩王进行限制,把控他们的财源,让他们没有足够的财力来支撑谋反。”
李奥接着又问:“那蓝玉在这整个削藩计划中,又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朱元璋眯着眼睛,敲着桌子:“蓝玉手握重兵,他就是朝廷高悬的一把利刃,是极具威慑力的存在。”
“一旦有哪个藩王敢轻举妄动,妄图谋反,他便能迅速率领大军出兵镇压,将叛乱扼杀在摇篮之中。”
他眼中闪过一丝精明,继续说道:“而且,他收的那些义子,在军中分布广泛,各个关键位置都有他们的身影。”
“如此一来,便能为我们提供不少关键情报,让我们时刻掌握藩王和军队的动向。”
朱标微微皱眉,神色满是惋惜,“只可惜啊,这一切完美的部署,都随着我的离去而彻底改变了。”
他无奈地叹口气,“允炆应该是压根儿不知道我们的这些部署谋划,削藩操之过急,手段又过于强硬,反而把藩王们都逼到了一起,联合起来反抗朝廷,最终酿成大祸。”
“不过,” 朱元璋话锋一转,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复杂的情绪,“老四那小子上位之后,虽然他手段强硬了些,但是也不得不承认,他确实把当时那混乱不堪的局面逐渐稳定了下来。”
“他继续推行削藩政策,而且力度极大,把藩王们的势力削弱到了极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完成了我们一直以来的心愿。”
朱元璋微微颔首,眼中浮现出对朱棣越来越多的认可:“老四那小子,确实是有些真本事的。”
“在现代见识了那些事儿之后,咱才更加清楚地看到他在位时所立下的诸多功绩。”
“就说那迁都北京,这一步棋走得妙,天子守国门,不仅稳固了北方边防,还能更好地掌控全局。”
朱标神色认真,语气中带着几分诚恳与谦逊:“是啊。”
“若不是有在现代学习的机会,让我知晓了这些历史的走向,即便我没有早逝,也不一定能比老四做得更好。”
他看向朱元璋,目光中透露出一丝敬意,“父皇您当时,已然把周边该打的仗都打完了,为大明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坚实无比的基础。”
“若我在位,往后大明的主要任务,就是好好发展民生,逐步推进削藩事宜,防止出现像八王之乱那般的祸事,让国家能够平稳地发展下去。”
“但是真要像老四那般,将大明的国力推向一个新的高峰,积极开拓海外交流,这些举措我恐怕还不一定能想得出来,也不一定能做得出来。”
朱元璋带着安慰的神情,伸手拍了拍朱标的肩膀,满是感慨地说道:“标儿,你这性子仁厚,这是你的优点,在治国理政方面,你自然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只是老四在这方面,倒显得果敢决绝,他做出的一些决策,是你可能不会轻易去做的。”
他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赞赏,“就像他派郑和下西洋,宣扬了我大明国威,还打通了海上贸易之路,让四方来朝,这对大明的繁荣昌盛功不可没。”
朱标认真地点头,表示十分赞同:“儿臣明白,老四在外交和军事方面所采取的举措,确实让大明在世界舞台上扬眉吐气。”
“而且他重视文化,下令编纂《永乐大典》,将天下学问尽收其中,这对后世的影响不可估量。”
“儿臣若是在位,或许会更侧重于休养生息,在经济和民生上多下功夫,在拓展大明影响力这方面,怕是不及他。”
李奥在一旁听着他们父子的对话,插话道:“标哥,你不必过于谦逊,你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面临的局势也不一样。”
“若你在位,以你的仁厚,说不定能营造出一个更加和谐稳定的内部环境,这同样是大明之福。”
朱元璋哈哈一笑:“小李这话倒是在理。”
“不管怎样,咱大明的江山能越来越好,才是最重要的。”
“如今咱有了现代的知识与见识,往后的路,也能走得更稳些。”
李奥笑着看向朱元璋,由衷说道:“大叔,我挺佩服你攒家底的能力。”
“你在位时一直战事频繁,去世后朱允炆又在位乱搞一年,剩下三年还打着靖难之役。”
他不禁感慨,语气中满是钦佩,“可即便经历了这么多波折,老四上位没多久,就能决定迁都和编纂《永乐大典》,还一直加强边防防御部署,永乐四年还征讨安南。”
“这背后要是没有你之前打下的坚实基础,哪能这么顺利开展这些大事。”
“你攒下的这些家底,可是让大明后续的发展有了底气。”
朱元璋听了,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神色,笑着摆摆手,自夸道:“咱的诸多政策,在你们这些现代人眼里,或许觉得有些土里土气,甚至认为没什么高明的谋划。”
“但咱这都是从历史里总结学习来的,要不,哪能攒下这么厚实的家底?”
“想当初,咱刚登基的时候,这天下百废待兴,到处都是战争留下的创伤。”
“咱就想着,得先把这国家的根基给稳住了。”
“在农业方面,咱可是投入了大量的心血。”
“咱借鉴前朝经验,推行奖励耕织,鼓励百姓多种地、多织布,只要干得好,就给奖励,大伙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起来了。”
李奥插嘴道“这个我知道,在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
朱元璋笑着点点头,“看来小李你对这些也有所了解,咱还有呢。”
“还组织移民屯田,把人多地少地方的百姓,迁到土地多但缺人手的地方,让荒地都能种上粮食。”
“同时,咱还实行轻徭薄赋,尽量减轻老百姓的负担,让大伙能安心搞生产。”
“又建立了路引制度,虽说这路引制度限制了人口的随意流动,可在现在的社会条件下。”
说着,朱元璋点起一根烟,“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力量,通过路引制度可以确保农民留在土地上进行生产,保证农业生产的人力稳定。”
“为了更好地管理人口和土地,咱从洪武三年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普查人口,并推行户帖制度。”
“历史上的咱还搞了黄册制度,把每家每户的人口、田产都登记得清清楚楚,收税、征兵都有了准确依据,也方便朝廷调配资源,支持农业发展。”
“这么一套组合拳下来,粮食产量稳步提升,为大明后续的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