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看,前面有帐篷!”
“还有小木屋,好多好多小木屋!”
夕阳落山的前一刻,刚从船上下来的幸存者们没到目的地,便已经看到了前面或大或小的房屋。
这一路上的忧虑彻底消散,大家欢呼着狂奔过去。
“欢迎回家~”
踏上坚实土地,类似村寨的生活区门口,身穿迷彩的军警排成长队,挂着不够鲜亮的大红花,敲锣打鼓欢迎大家入住。
这一刻,所有人都红了眼,笑容爬上大家满是褶皱的脸。
2
“来来来,同志们快去登记,尽早入住。”一穿着红马甲的大姐热情招呼。
“放心放心,组织早有安排,住不上以前的大别墅,小木屋管够。”一年轻战士跟着战友维持秩序,安抚幸存者。
“登记过的早早休息,明天一早有招工会,大家可以参加一下。”戴着眼镜的斯文青年扯着嗓子为大家解惑。
“大家注意啊,左边是生活区,前面还有医疗区,后勤区,种植区,在山的另一边啊,咱们的军警还在奋力搭建木屋,不要担心以后,有组织在,未来甜着呢。”
先一步登陆的军警、社区工作人员,有条不紊的指挥大家有序搬进生活区,讲解注意事项。
幸存者源源不断的登陆,前来登记,大家一遍又一遍重复着相同的话,乐此不疲。
乌泱泱的人群边上,是对比明显的白又白几人。
他们稍显冷淡,站在一边双手环胸。
“看来咱们的集成房屋派不上用场了,先住小木屋试试?我还没住过,看起来挺有意思。”白树踮着脚,好奇打量。
白又白大手一挥,“走,咱们也去登记。”
3
“这小屋子好宽敞啊,你们看,还有一张简易的木板床。”
深夜时分,总算搬进小木屋的孟潇湘惊喜极了,赶紧放下牛仔布行李袋,从里面扒拉东西布置他们的新家。
白又白关上门,首先拿出布帘子挡在窗口。
确保没人看见,催促江邺一股脑把睡习惯的床、沙发、桌椅搬出来。
不出十分钟,空荡荡的木屋已经有了家的温馨。
孟潇湘更惊喜了,忙着布置剩下几间房。
4
2066年8月29日,阴
白又白懒懒散散爬起,站在窗边,看着大家前往广场领取重建任务,心里有许多想法。
没等她打定主意,又一个好消息传来。
赵师兄一家昨夜登陆,全家人一个不落的搬进了后面两排木屋。
当晚,白树掌勺,做了一桌丰盛晚餐。
推杯换盏,喝得上头,赵师兄提起了老师和师母。
白又白恍惚片刻,第二天去山上找了个视野好的地方,亲手挖了两个大土坑,让父母踏踏实实的长眠地下。
5
“好消息,我在集市上看到有人卖书,你看看这两本有没有用。”
白又白嫌弃外面热,这几天不肯出门,整日窝在家里追剧看漫画,看得兴起,江邺推门而入,扔来一摞书。
白又白没抱希望,果然,扔进去什么样,拿出来还是什么样。
江邺无奈叹气,“你的空间像无底洞似的。”
白又白不觉得哪里不好,笑嘻嘻说:“那才好,说明空间可以无限增加面积。”
过了一会,她又说:“别管了,以后别花钱买书了,浪费。”
江邺偏头看她,神情疑惑。
白又白盘着腿,认真分析给他听,“你看,空间靠吃知识扩大,但知识是人对客观世界认知的产物,是无限的,这不是说明空间永远没有最高级嘛。现在的面积很够用了,没必要再为它费神。”
江邺转念一想,是这个道理。
6
2066年9月19日 晴转多云
江邺和高烽急匆匆回来,还带来一条消息。
“幸存者转移工作接近尾声,最近不少人雇佣货轮回S66基地。”
白树惊讶:“那里还没被淹啊?”
孟潇湘不解:“他们回去做什么?”
江邺淡淡回答:“转移物资。”
话一落音,大家都明白过来。
狡兔三窟,大多数物资充足的殷实家庭、富豪之家,尤其在基地有房产的,上船时只带走了部分物资,还留了不少在基地。
他们飘在海上是听过流言,有一富豪过不惯海上生活,包了一艘渔船送他回基地,传出来的说法是带上船的物资快吃没了。
“我们要捐赠什么物资吗?换工作、土地,或者换混凝土房子,都是不错的选择。”江邺环顾大家。
白又白一听,眼睛唰一下放光。
“那咱们也雇佣一艘船出去装装样子!工作是不可能工作的,咱们物资多,换个几百亩土地吧?房子也要换,混凝土的住着踏实点。”
江邺笑了,果然没猜错她的心思。
“组织打算在往南三千米的地方建改善住房,五千米靠近湖泊的地方建豪华一点的别墅、大院子等,年底动工,目前在广招工人。”高烽说出自己才看到的通知单。
白又白兴奋的爬起,“走走走,咱们去看一眼,我要挑个风水宝地!”
7
2066年12月19日 小雨转小雪
幸存者转移工作彻底结束,物资转移也到了收尾的时候。
这一天,另一条消息在大家嘴里疯传。
白又白没等去打听,收音机播报了这则新消息。
“同志们,2059年持续至今的天灾末世,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