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扶着浣碧的手刚转过宫墙,就被两个内务府的小太监拦住了去路。
为首的太监生得眉清目秀,却带着几分说不出的谄媚:\"奴才给莞贵人请安,皇上吩咐了,请小主暂且别回宫。\"
\"这是为何?\"甄嬛蹙眉,目光落在太监袖口露出的明黄缎带上——那是御前太监才有的殊荣。
小太监神秘一笑,躬身道:\"小主莫急,请先去御花园里散散心,待会儿自有惊喜。\"
浣碧忍不住上前一步:\"哎!你这话说一半留一半的,到底...\"
\"浣碧。\"甄嬛轻声制止,目光若有所思地扫过太监腰间别着的金丝荷包,\"既然是皇上的旨意,咱们照办就是。\"
她转身时,余光瞥见远处宫墙上闪过一道人影,似是华妃身边的小允子。
\"娘娘,莞贵人求见。\"剪秋轻手轻脚地走进书房。
宜修手中的狼毫一顿,宣纸上一个\"谋\"字尚未写完,最后一笔却已歪斜
甄嬛行了个大礼,裙摆铺展如莲:\"臣妾给皇后娘娘请安。\"
宜修端坐在凤椅上,目光落在甄嬛微微发颤的膝盖上:\"莞贵人身子刚好,又才回来,这么急急忙忙的来请安,可见是个知礼的。\"她故意不叫起,看着甄嬛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
\"皇后娘娘母仪天下,为六宫之主。臣妾不能因娘娘贤德,而不守规矩。\"甄嬛的声音依旧平稳,只是扶着地面的手指节已经发白。
宜修眼中闪过一丝满意,这才慢悠悠道:\"剪秋,怎么还不将莞贵人扶起来?本宫一时疏忽,你也疏忽了不成?\"
剪秋连忙上前搀扶:\"奴婢该死,奴婢该死!还请皇后娘娘、莞贵人恕罪。\"
甄嬛借着剪秋的力起身,膝盖处传来阵阵刺痛,她却只是淡淡一笑:\"剪秋姑姑言重了。\"
宜修端起茶盏,状似无意地问道:\"听说皇上昨夜在汤泉宫,与莞贵人赏月对饮?\"
甄嬛心头一跳,面上却不显:\"回娘娘的话,皇上说月色正好,便命人备了些果酒。\"
\"哦?\"宜修放下茶盏,指尖轻轻摩挲着杯沿,\"本宫记得,纯元皇后最爱在月下抚琴,皇上每每听到,都要驻足良久。\"
甄嬛垂眸,掩去眼中的波动:\"臣妾愚钝,不及先皇后万分之一。\"
宜修忽然笑了:\"莞贵人何必自谦?本宫瞧着,皇上待你,倒是比旁人更上心些。满宫也就只有华妃才有这般殊荣。\"
甄嬛闻言,面上泛起恰到好处的红晕,低垂的眼睫在眼下投下一片阴影:\"娘娘谬赞了,臣妾不过是蒲柳之姿,怎敢与纯元皇后、华妃娘娘相提并论。\"
宜修轻笑一声,指尖轻轻摩挲着茶盏边缘:\"本宫记得,那日千鲤池畔你落水,现在还吃着御寒的汤药。\"
甄嬛心头一跳,面上却不动声色:\"是,那日臣妾不慎落水,的确还在调养身子。\"
\"哦?\"宜修挑眉,\"本宫怎么听说,碎玉轩内都传开了,说旁人推你入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