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东南角,浓烟滚滚。
现在大同的人口已经恢复到鼎盛时期的一半了,有近十万人居住在此,其中士兵、匠户、商户及其家属就占了大半。
十万人中,东南角的作坊区就占了近一半,其中各类工匠高达一万五千人,家属三万多人。
东南区的作坊中,现在已经形成了冶炼坊、铁坊、铜坊、银坊、木坊、皮坊、制衣坊等大小作坊三十余处。
工匠中,冶铁的工匠近两千人,打铁的工匠五千余人,冶铜、银的工匠近五百人,铜匠、银匠也近五百余人,木匠一千余人,皮匠五百余人,制衣坊四千五百余人。
云、蔚、朔三州的煤炭、铁、耐火泥丰富,大同更是后世的煤都,李晟基没有理由继续让冶铁的工匠用树木来冶炼。
高炉、平炉的技术他不懂,但他却懂得用焦碳来冶铁能提高铁料的质量,有了水泥、耐火泥,砌炉子、烧制焦碳都无往而不利,摸索若干次后,用焦碳炼出来的铁料的质量确实与以前相比大有提升,连专司冶铁的、原平定州的老冶户也赞不绝口。
冶炼出来的铁料有一半能用来打制各式兵器,这在当世也算得上独一份了,剩余的铁料打制各种民用品,质量也比其它地区的强上许多,现在已经成了佑国军的一大赚钱产品。
灵丘的铜矿、银矿在大唐时就已经开采了,五代时一度中断了,后唐刚刚恢复,李晟基接手后便毫不客气地纳入自家的作坊体系,扩大了采矿量,但每年上缴洛阳的铜料、粗银却一分也没少。
工坊里,凡是能分拆的步骤全部分开,最后再组装,不过佑国军现在用的全部是冷兵器,刀、枪等拆分的有限,不过弓弩、甲胄、衣被等却可以拆分成很多部分,制作效率大大高于当世的平均水平。
目前佑国军将所有的匠户,包括制衣坊的女工在内按照军队的军衔分成几等,大部分工匠按照“列兵”的待遇发放薪饷,一开始都是“列兵”,每半年,经过李晟基新设的各类工匠“委员会”综合评定后,可以上调到“下士”、“中士”、“上士”,再过半年,“上士”可以评到“少尉”,目前尚未进行评定。
“委员会”的几人都是各行各业中公认的“高手”,自动进入“尉”的级别,并享受“尉”的待遇,个别特别突出的,甚至可以进入“校”的级别。
这就很厉害了,五代十国虽说纲常混乱,不像大唐、大宋那样重视读书人,但士农工商的顺序还是基本遵循的。
现在连大字不识一个的普通工匠都进入“士”、“尉”的行列,怎能不使全体工匠感恩戴德,忠心耿耿?
不过这些冶铁的、制弩的工匠见他们一向瞧不上的制衣女工也做上了“士”,这气就有些不顺了,女的也能做“士”?
不过李晟基也说了,“这些人大多数都是你等的家属,一门几士,还有甚好说?”
大多数人只是挣口饭吃,哪儿管得了这么多,少数老古董揪着不放的,被李晟基一句“要不滚蛋,要不老老实实待着”就顶回去了,不过还真有几户认为李晟基治下“道德败坏”搬走的,除了冶铁的、制弩的,李晟基也不阻拦。
大多数匠户每家至少有两人在作坊做工,按照佑国军薪饷最低的“列兵”每月薪饷八串钱计算,两人就是十六串,如果自家婆娘、媳妇还在制衣坊做工,加起来就是二十四串。
二十四串,在大同可购买黍米近三石,足够一家人吃了,多余的再买柴米油盐,日子过得安安稳稳,夫复何求?
至于布料,大同处于河东北部,出产的麻布不多,丝绸就更少了,不过到年底时,佑国军会集中采购一批作为“福利”发给工匠们。
所以,佑国军的匠户,房子是免费的、吃穿用度不愁,富裕算不上,但与后唐其它地方相比,那可是强太多了。
现在佑国军主要的作坊全部设置在大同,其它地方基本上是作为原料产地来对待的,除了少数个体工匠外,基本上没有大的作坊了。
大同城南,还有两处大型砖瓦作坊、石材作坊,这两处则是佑国军和几个匠户共有的产业,双方各占一半股份。
大同附近盛产适合制作砖瓦的泥土、丰富的石材,加上朔州的黑色花岗石、红色花岗石还是朝廷的贡品,砖瓦、石料行业在当时比较发达,佑国军想全部“国有”既不合适,也不现实。
最后李晟基干脆采取合股经营的模式,李晟基提供土地、运输及一部分启动资金,作坊自己出人工薪饷,除了供给佑国军修建城池、关防外,其它销给民用的产品利润每人一半。
李晟基入驻云州后,由于官吏、士兵、工匠的薪饷都是足额、按时发放,农户的口粮也是绰绰有余,三州境内流通的铜钱、银两就慢慢充足起来,带动境内的商户也活跃起来,商户的活跃,大大丰富了三州的商品。
虽然有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但有钱了就过好日子也是大部分老百姓心中所想,故丰富的商品又刺激了老百姓的购买欲。
加上大同与契丹边境交易的活跃,一时以往偏隅于河东北部,在中原人士眼里的荒僻腥膻之地的佑国军辖地,特别是大同附近,竟成了不亚于汴州、洛阳的人丁兴旺、商贸繁荣的兴旺之地。
大量的工匠、士兵、官吏的薪饷都需要佑国军节度使府来支应,饶是李晟基两次打劫后家产丰厚也有些吃不消了,不过他现在挣钱的路数还比较多,并不完全依靠存储的家底。
他在洛阳高薪挖了户部专司铸造钱币的机构——钱监下属的几户工匠,模子是没有的,不过以李晟基现有“工业”实力,仔细摸索后,铸造一副模具也不是什么难事,故在接收灵丘的铜矿、银矿之后便堂而皇之地铸造起“清泰通宝”来。
商税他现在没收,主要是当时的账务处理作假的地方太多,征收的难度大,再说了三州的经济刚刚活跃起来,你征收商税将商人们吓跑了怎么办?
不征收商税但不妨碍李晟基做生意,李晟基的生意现在有几大宗,一是边贸带来的皮毛及加工,目前大同制衣坊的皮衣、皮帽、皮靴不仅销到三州,还远销河东、幽州一带,不远的将来,中原大地等有钱人冬天都穿上一件“云中”牌的皮衣也不是梦想。
二是铁器,现在大同的铁坊除了打制佑国军的兵器甲胄外,还有一部分专司打制各类民用器具,诸如铁锄、铁铲、铁锨、铁锅、铁腕、铁锤、铁钳、铁钎、斧头、菜刀、铁犁、铁耙、剪刀、针、铜镜,除了行销三州,同样销到了河东、幽州、草原上。
都说契丹是镔铁王国,现在的大同也不遑多让。
李晟基还别出心裁地打出“云中牌”农具套装、厨具套装、缝纫套装、化妆套装,深得黄河以北的老百姓喜爱,现在已经有中原的商人前来洽谈,计划将这些“套装”销到中原和关中了。
现在大同的西南城墙外,专门开辟了一处交易场所,南来的茶叶、食盐、布匹、药材,大同的牲畜、皮毛、成衣、铁器都在此地交易,竟自发形成了一处熙熙攘攘的“商业街”,食肆、店铺、青楼妓馆、客栈也应运而生,一时竟比城里还热闹。
当然了,城外的土地也是属于佑国军的,你商家要建店铺货栈,要么购买,要么租赁,一去二来,佑国军又赚一把。
商人、校以上军官、七品以上文官基本上算是三州的有钱人了,这些人有钱了,光是吃穿用度不了,便纷纷改善自己的居住场所,于是砖瓦作坊和石坊、木坊的生意又好了起来,一时大同西北区便成了房价、房租最贵的地方,也是高端商业所在。
时下,李晟基正在东南角的一家作坊里视察,他今天前来此地不为别的,就是为了一件事——活字印刷出的第一本书,也是大同学校的教材的正式开工仪式。
印刷作坊旁边就是一家造纸的作坊。
李晟基来到这个世界后,深感书籍、纸张的缺乏,如何造纸他不知晓,只好祭起他的“挖人”大法在洛阳、汴州等地高薪招揽,至于印刷,他就想把此时尚未问世的活字印刷术提前搞出来。
目前还是雕版印刷术大行其道的时候,雕版印刷术的优点是印出来的书籍质量好,但制作雕版慢,错了不易更改的毛病也很明显。
其实用活字替代雕版李晟基也就是提了一句,印刷坊的工匠就明白了,目前他们用的活字是用铁铸造的,李晟基当时看到了还一愣,不过随即就明白了,此时铅的冶炼的不成熟,用泥活字的质量较差,而大同铁料丰富,自然就想到了用铁来做活字。
李晟基的这本教材是“数学”,采用横排的方式,用上了阿拉伯数字,这也是李晟基决定在大同两所学校大力推广的方式,不过目前仍限于学校、军队里面用,其它诸如商业、官府、民间仍在用竖排的方块字,李晟基想全部改过来一是没有必要,二是难度太大。
一个时辰过后,足足有一百页、李晟基亲自编写的数学教材印刷完毕,并装订在一起,李晟基翻看这本书,心里颇有些激动。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愿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