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轮动较快,操作难度均比较大
【市场现状】三大指数周三继续震荡,市场交易情绪较差。板块上细胞免疫治疗板块涨幅最高,其他板块表现均不算亮眼,煤炭、养殖业、医药、电力、贵金属等板块跟涨;房地产、AI预料、多模态 AI、铜缆高速连接、人形机器人等板块回调。个股情绪较差。盘面总体较差。
【板块细研】板块上,医药方向集体走强,细胞免疫治疗领涨,冠昊生物、泰林生物、香雪制药、南华生物、中源协和等个股涨停,和元生物、优宁维、赤天化、新开源等个股涨幅居前。
医药:消息面上,上海长征医院殷浩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程新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利用干细胞来源的自体再生胰岛移植疗法,成功治愈一名胰岛功能严重受损的2型糖尿病患者,目前该患者己彻底脱离胰岛素长达 33 个月。相关成果刊发于国际期刊《细胞发现》。
医药板块 2023年、2024q1营业收入分别增长0.8%、-0.3%,在部分行业疫情高基数、集采扩面、行业整顿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板块收入增长承压,但从环比趋看已经有所收敛,随着上述因素压力消除或趋缓,全年收入增速有望前低后高,环比持续恢复。
多个细分领域增速筑底,景气度有望环比提升。2023q1-2024q1的5个季度收入下滑细分行业分别为 4、6、7、9、8个,过去的2个季度下滑呈扩大趋势。展望未来2个季度,\/.疫.\/情\/高基数逐步消除,集采影响逐步削弱:行业规范常态化,2024q2-q3 环比有望持续改善,预计--景气度维持高位:创新药、创新耗材;2景气度有望逐季回升:院内处方药院内诊断、零售药店、设备招标;3景气度整体平稳个股分化:中药0tc、流通:4景气度止跌企稳至有望好转:血制品、传统耗材、原料药。
随着集采和行业规范的推进,院内直销业务销售费用率持续下降至 2024q1 化学制剂和中药处方药作为典型代表销售费用率均创新低:但在收入承压的情况下,2021-2023 年主要医药制造业均保持了研发费用率的提升,逐步改善了一直以来对营销依赖过大,研发投入不足的的结构。同时,过去3年疫情正向拉动需求的cx0、诊断、疫苗等行业在需求高峰扩大产能和增加人员,疫后相关需求大幅减少,此前的投入资产开始减值,存货跌价计提、应收账款计提明显提升,预计2024 年已近尾声。
政策暖风不断,有利支撑行业回暖:4月上旬,北京、广州、珠海相继出台促进医药创新政策,继“创新药”2024年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后,预计各地将陆续出台配套政策。23月重要部门发文进行大规模设备更新,目前部分地区开始摸查与上报工作,广东出台具体方案,驱动医疗设备招标复苏。3药店统筹政策落地推进,2024q1财报结果进一步体现正面影响。4人工骨关节、胰岛素招标规则和结果优化。
相关细分个股:创新药:恒瑞医药、百济神州、和黄医药、康方生物。
医疗器械:迈瑞医疗、开立医疗、九安医疗、戴维医疗。
q1后全年增长有望上涨:太极集团、通策医疗、恩华药业、新产业。
合成生物:鲁抗医药、蔚蓝生物、瑞丰高材、义翘神州。
策略观点:市场交易量突然萎缩,指数出现回落,投资者情绪变得谨慎。这可能是由于近期市场炒作的一些新兴领域,如合成生物学和细胞免疫治疗等,超出了多数投资者的理解和认知范围。与此同时,那些我们熟悉的科技、电力设备、汽车、机器人以及人工智能等传统行业,尽管业绩可见,却未能引起市场的热烈追捧。然而,这种现象在经济复苏阶段并不罕见。传统行业已难以提供足够的增长预期,而新兴产业则被视为引领我们走出经济困境、创造就业机会和财富的关键。
提高对低空经济板块的认知,因为市场对这些领域的炒作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在经济不景气时期,要实现某个行业的持续增长相当困难。资本市场在这一时期更关注行业是否具有增长潜力和预期差。具备这些特质的行业更容易吸引资金的关注和集中投资。
目前,A股市场的操作更多依赖于波段交易,投资者在一轮炒作后应及时退出,寻找新的投资机会或转向其他有潜力的行业。对于那些难以把握市场节奏的投资者,短期内适当控制仓位,静待市场趋势更加明朗,可能是更为稳妥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