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野络冷静下来后,拓野涛开口了:“你代表我们,去一趟唐军大营,见见那个什么经略使将军。”
拓野络的心脏剧烈地跳动起来,他睁大了双眼,求助似的望着拓野涛——自己一个人去唐军大营,他连想都不敢想。
拓野涛的五千大军在被围的第五天放下了武器——虽然背后沸水的水位已经降了下来,但没有人再去关心。士兵们饥饿难当,一个个盼望着赶紧走进唐军大营,吃一顿热乎乎的饭菜。
史津、李宏章带着一千两百骑兵全部过河,尾随在渤海士兵后面,防止出现意外。
拓野络引着拓野涛和几个千夫长走近了华兴的大帐。
在接待拓野涛之前,呼延焯坚决反对招待拓野涛,因为就是他带着部队,横扫整个沸水流域,逼得部落几万人大逃亡。
华兴笑他小气。两军交战,各为其主,各凭本事,谁跟谁都没有私仇。现在对方败了,投降了,给餐饭吃吃,互相认识认识,人之常情嘛。
呼延焯很生气,说:那你招待他大饼清汤好了。华兴一听急了,泱泱大国,用大饼清汤招待投降将领,传出去太丢人了。一定要呼延焯拿酒拿肉。呼延焯没办法,只好答应,心里暗暗嘀咕:看不出来这人还死要面子。
华兴迎上去,握着拓野涛的手,笑着说道:“你派来的这个拓野络厉害啊,死缠烂打谈条件,你们这哪里是投降,简直就跟投靠我们一样嘛?”
拓野涛非常尴尬地苦笑了一下——第一次做俘虏,个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
“将军对我等恩情,日后必当报答。”拓野涛语调僵硬地说道。
拓野络在唐军大营混了两天,好像和几个唐军将领都很熟似的,赶忙给拓野涛引见。
呼延焯拒绝前来。
拓野络其实没有提什么条件。投降嘛,有什么条件好提。但他说了一个让华兴不得不答应的条件。他们是投降大唐军队,不是投降呼延部落。所以他们五千人应该由唐军看管,而不是呼延部落的人。这样一来所有的俘虏就不是呼延部落的战利品,而是唐军的战利品。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如果拓野靖要赎回他们,不是和呼延焯谈,而是和安东都护府上谈。以大唐重西轻东的国策一贯对东边胡人,都是用怀柔手段笼络,必然要价较少,大占便宜。拓野络的这一着,让华兴始料不及,不禁对年轻的拓野络大为钦佩。
呼延焯虽然不痛快,但听说五千多匹战马,所有武器,渤海人留在宽县,甘勿的辎重都归呼延部落,他高兴的嘴都笑歪了。
华兴随即亲自出营,把李宏章和史津接了进来。李宏章的年纪比华兴大十岁,两人一见如故,彼此都很亲热。
听说和拓野涛等人一起吃饭,李宏章兴趣大起。他是都护府派驻在国内州的兵曹掾史,掌管一州的兵政事,国内州和拓野部落是相邻,他当然想趁机了解一下拓野部落的将领。
拓野靖率领大军回到通辽,部队得到补给,终于摆脱了危机。他们的损失最大,五千多人阵亡,五千多名士兵被俘,大量粮草辎重丢失。
盖素的大军直接退回到丰州。他们忙活了大半个月,除了在哥勿城下折损一千多人以外,一无所获。
捷报随即传递到国内州、辽城州、新城州等辽东各处。
渤海人的两路入侵计划彻底失败。虽然他们还占据着边境一带的几个县城,但已经威胁不到辽东腹地了。逃到烟筒山的呼延部落和各地百姓开始携家带口,陆续返回家园。
逃到辽城和丸都的各地官员们纷纷带着下属赶回各人的辖区。
华兴的部队、彭琦的部队,在沸城沸水附近的大营里,看守着五千名渤海军俘虏。
韩焘带着三百多名士兵在洪水退后,第一时间赶到通天沟及其周边地区,果然收获颇丰。
安东都护府根据华兴的战报,重赏了呼延部落以及部落的骑兵们。而拓野靖以最快的速度,派人到都护府商谈赎回俘虏一事。因为沸城的唐军部队已经全部阵亡,看守渤海军俘虏的事自然由华兴的部队,他的部队被撂在大营里,很长时间没有人过问。此时各地的官吏为了重建家园,恢复生产,无不忙忙碌碌,日夜操劳,谁都顾不上去慰问一下这支长途跋涉,远道而来的援军。华兴不以为意,他在军营里抓紧时间整军训练,忙得晕头转向,完全没有意识到当地官吏,官府对他的轻视。
李宏章的部队不久接到甄国藩的命令,回国内州去了。
过了三天,华兴得到从新城州传来的消息——贾循指挥田恺部、以及屋城州援军聂仕诚部、马三元部、左保贵部,在辽山城和大冶资的部队打了几战,互有胜负。大冶资得知拓野靖和盖素在南线战场失利之后,立即领军退回到渤海国。新城州战场随即以唐军彻底击败渤海入侵大军而结束。
国内州的甄国藩得知唐军在新城州战场获得胜利之后,随即在丸都重整部队,率领唐军从丸都出发,准备从高句丽人手上夺回丰州城。
安东都护府这会已经商谈好拓野部落赎回全部俘虏的条件。拓野部落的军队退出辽东,撤回边境,并交纳一定数量的战马和牛羊等牲畜做为赔偿。因为南线州县的主力已经随甄国藩东进,所以押运俘虏到通辽的事只有交给华兴的部队。考虑到俘虏太多,路上容易出事,都护府与呼延焯商量,准备征用他一千部队协助唐军。呼延焯当即应允,由韩焘、彭琦领一千铁骑相随。
拓野涛和他的部下虽然都成了俘虏,没有了战马和武器,但由于是整军投降,所以部队的士兵依旧按建制,非常有纪律,平静的生活在俘虏大营里,耐心地等待着部落首领派人赎回他们的性命。
华兴接到都护府的正式文书之后,立即叫来拓野涛、拓野络和几个千夫长,把具体情况告诉了他们,希望得到他们的合作。拓野涛痛快地答应了。想到马上就可以回家,他们心里都非常激动。
四千名骑兵,五千名俘虏,组成了一个庞大的队伍。他们在华兴的率领下,从沸城启程,浩浩荡荡踏上了北上通辽的征途。
第四天,部队开始渡过沸水。
华兴站在大堤上,指着通天沟方向,问站在旁边的韩焘:“大堤的缺口已经堵上了?”
“暂时堵上了。到了来年,要重新修。”韩焘轻声说道。
“听说呼延焯狠狠地打了你几鞭子。”华兴笑道。
“没办法。那是部落人十几年的心血,被我三两下就刨了个大口子,怎么会不心痛?我也心痛,让酋长打两下,解解气,也是应该的。”韩焘苦着一张脸,无奈地说道。华兴大力拍了他肩膀几下,表示自己的安慰。
这时,史津飞马赶来。
“主公,都护府使者贾攸、兵曹掾史李宏章,急着要见你。”
“知道什么事吗?”华兴急忙问道。
史津摇摇头。
“看他们的神色,好像有什么急事。会不会是拓野靖变卦了?”
站在旁边的拓野涛和拓野络脸色大变。
能够再次看到李宏章,华兴心里非常高兴。
他在大帐中和二位来使寒暄了一番,立即说上了正题。
“经略使,这次和渤海人交换俘虏的事,下面的百姓和士兵是不是都有看法?”贾攸笑着问道。
“是的,意见大了。大家都认为都护府卖得太贱了。”华兴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