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后队谷英的信报,李自成默然道“已经吩咐过了”
此刻他正在紧张的思索着眼前的形势,该来的终究要来啊,他沉住气对来人说道,“回去告诉你家将爷,命他加速前进,不要同中军大队离得过远。”
“遵令!”小校勒转马头,一溜烟地奔下岗去。
李自成心中明白,曹变蛟和贺疯子的追兵,必定是击败了刘希尧带领的阻击部队,他无暇顾及虎贲营和老营家眷的死活,李自成此刻关注的,是等在前边的官军何时开始厮杀,而曹变蛟的人马又何时进行夹攻。
尽管有了李过的报信,可他不知道孙传庭把堵截部队布置在什么地方,也许还在远处,也许马上就会遇到。他望见前哨部队已经绕过一座小山,消失在愈来愈浓的白雾中,偶尔还可以望见刘宗敏的白旗、刘芳亮的蓝旗和袁宗第的黑旗在丛林梢间迎风招展。
“飞马前去,”他命令身边的一个小校说:“叫前头的人马等一等,免得拉的太长。”一字长蛇阵固然方便行军,便于应对突发的袭击,不过面对大规模的进攻就会面临各个击破的危险。
清晨的薄雾淡去之后,太阳升得更高了。朝阳照在西边的华山之巅,将五朵高插入云的巍峨奇峰,装点得更加壮观雄浑,金色的阳光照着高岗上的闯字大旗。银色旗枪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红色的大旗在晨风里呼啦啦行舒就卷。
李自成骑着乌龙驹,沐浴在温暖的晨光中,他静静地凝望前方奔腾向前的人马,乌龙驹竹叶般的双耳雷达一样转动着,听着连绵不断的马蹄声和战马的嘶鸣声,好像是能够预感到将要来临的血战;它兴奋地喷喷响鼻,发出来萧萧长鸣。
随着乌龙驹龙吟般的振鬣长嘶,山岗下经过的战马全都停止了鸣叫,闯营的队伍如同即将爆发的洪流滚滚向前。
因为担心前边随时会发生战斗,李自成把鞭子一挥,带着张鼐等一群偏将和亲兵们驰下高岗,随着高一功的中军营快步前进。很快,队伍又前进了二三里地,张鼐觉得空气仿佛在一刹间凝固住了,连奔腾的马蹄声都沉寂了下去……
耳边忽然传来了一声震天的炮响,随即从前方远远的雾气中,腾起来一片喊杀声和密如连珠的炮声。
听见了战争机器的轰鸣声,李自成反倒觉得踏实了不少,“这就开始了……”
他小声说了一句,浓密的双眉轻微一蹙,随即在乌龙驹的屁股上抽了一鞭,这队彪悍的骑兵随着李自成的战马飞奔着离开中军营,带起了一溜烟尘向前驰去。
张鼐领着闯王标营的近五百名身经百战、体型长大彪悍的骑兵,紧紧跟随者李自成的马后,他们手中的兵器在温暖的阳光中泛着冰寒的冷光。五百匹战马的马蹄,猛烈地践踏着冰冷的山石和坚硬的褐土地,人如海潮,马似蛟龙,如同一阵狂风暴雨般地扑向前面的战场……
崇祯看完内阁转来的,山海关外八百里加急的十万火急军情,只是神情显得有些古怪,王德化生怕皇爷睡着了,他轻轻的咳嗽了一声,崇祯皇帝这才回过神来,语气淡淡地说了一句,“刘爱塔没了,关外也没人了吧……”
卢象升回到昌平的第二天上午,皇帝差太监紧急送来三万两银子,让他犒赏赴援京畿的军队,另外还有一万两,是单独赐与他个人的。午时刚过,崇祯皇帝又命人赏赐卢象升御马一百匹,太仆马一千匹,铁鞭五百只。
卢象升明白御马就是御厩马,那可是财迷皇帝的私产;而太仆马则是太仆寺即大明朝廷专管养马的衙门,饲养的好马,接连的好消息,使得心情沮丧的卢象升格外感激和振奋,屡次接到赏赐他就立刻上拜表谢恩。
此时,他的心中豁然开朗,原来朝廷中主张议和的,果然只是杨嗣昌和高起潜这两个权奸,英明神武的皇帝只不过是一时受了他们二人的蛊惑与蒙蔽,看来皇帝年轻耳根子软的毛病又犯了,幸亏当今圣上是明主,如今改正了错误。
他暗暗地责备自己不该误解皇帝的宸衷。他甚至在想是不是曹化淳在皇上的面前帮自己说了好话。平日中,他一想到东厂就心中很不舒服,认为东厂就是本朝的一大弊政;如今看来,被自己腹诽的曹化淳公公,竟然在皇上面前赞成自己的抗战方针,他对曹化淳这位平日极端瞧不起的阉人也怀着感激之心情。只不过由于士大夫阶层自带的强烈自尊,才让他没有将这种心情溢于言表。
在中兴之主的感召下,他把崇祯赐予自己的一万两银子也奖赏给了全军将士,卢象升自己只留下一两五钱银子,叫一位能工巧匠为他打造了一只银杯,用以留作纪念,他口占一诗铭志,并将这首不甚工诗句刻在了银杯上:
誓挥铁骑驱胡虏,
恭捧金瓯颂圣明。
这一联句虽然牵强,却照实说出了他的杀敌誓愿,和对皇上的感激与忠心。他决定等到自己取胜之后,在驱逐鞑虏的庆功宴上,用这只银杯子痛饮一醉。
其实,在这短短的两三天中,年轻的崇祯皇帝心中充满了矛盾。他致力于成为中兴之主,而且此人的智商也算在线,所以当他听了卢象升坚决主战的言论之后,不能不受些震动,冷酷果决的冰山又有了融化的迹象,他有心等勤王兵到齐之后与清兵决一死战。
但是,年轻的皇帝又明白,实力不允许自然任性,所以决战这种念头总是在他的心中摇摆不定,虽然反复思量,依然难下决心。
他在乾清宫分别召见过首辅杨嗣昌和总监军高起潜,叫他们认真考虑卢象升提出的见意,规劝二人不要徒事意气之争。高、杨二人均是异口同声,反对与清兵主力决战,认为倘若将皇上的这一点家底当作孤注一掷的筹码,一旦兵事稍有不顺,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此际的大明军队多数欠饷严重,且吏员将佐吃空饷的情况极为普遍,因此导致明军的军纪败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