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哥儿犯的错并非牵连全族的错,大皇子仁善,一早便说过不追究此事,可侯爷偏偏又节外生枝,惹恼了皇上。”
“此事表面上看,是皇上替我一个妇道人家做主,实则未尝不是在敲打侯府。”
“这些年太平盛世,可一些老牌勋爵却还站在曾经的功劳簿上,他们舒坦日子已经过得太久了,不知外头早变天了,皇上越发无法容忍勋贵中出现侯爷这般行事荒唐者,可宋家太上祖从龙之功,皇帝却不好随意夺爵,今日之罚,表面上是为我一个妇人出头,实则是借此敲打勋贵。”
她道:“今日皇上龙颜大怒,不仅收回咱们祖坟那片地,还不许小辈们科考,经此事,咱们侯府在京中,在族中声望都会一落千丈,族人对咱们非但没了敬畏,还充满憎恨,便如您所说,侯府是彻底失势了,今日之后,谁都可上来踩一脚。”
陈氏攥了手指,“你继续说。”
“侯府如今已经陷入此等境地,硬撑下去也无意义,不如退而求其次,将爵位让渡给西府。”
陈氏不赞同地道:“可爵位乃先祖传下来的,好容易传到咱们手里,咱们一家便是宋家最尊贵的一支,怎能轻易让给西府?”
“婆母,我知晓您的心情,人一旦在高处站过,领略过高处的风光,便无法再欣赏到低洼处的风景,儿媳又何尝不是?但您想想,如今局势对咱们侯府极为不利,侯爷犯错,让咱们侯府在朝中,在族中都失尽人心,若继续硬撑,只会引来更多非议,甚至影响到其他族人前途,您真的以为科举只影响三年么?”
“三年后便是他们能参加科考又如何?朝廷可会让宋家子弟一帆风顺?”
“西府不同,他们家风清正,为人处事得体,在族中一直以来都极有威望,婶祖母的做派您是见过的,婶祖母引领下,西府小辈里没有荒唐另类的。”
陈氏依旧拧眉头,不过眼里却闪过一丝动摇。
韦映璇便趁热打铁,“不同于侯爷无子嗣,西府开枝散叶,子孙辈里好苗子极多,爵位让渡给他们一家,今后才有可能将宋氏发扬光大。
他们若混出头了,自然可保咱们一家安然享福,不再做族人眼中钉,还会时时照应。”
她抛出关键的一点,“这一切的关键是远哥儿,侯府的爵位也不是随便谁都送,咱们先与西府私下达成协议,择日将远哥儿送回西府认祖归宗,接着侯府请旨让渡爵位,让给归了西府的远哥儿继承世子位。”
陈氏忽然看她,“此事西府可知,你见了西府老夫人?”
“不知,媳妇尚未与任何人提起,这念头也是方才才有的。”韦映璇道:“以西府一家人的秉性,绝不会眼红、算计怂恿到我面前来讨要爵位。”
“这倒是,这一家人都讲道理,教养极好,没有阴险算计的。”
陈氏却依旧未表态:“此事关系重大,需从长计议,你先回去,容我好好想想。”
她想着,明日无论如何要回娘家一趟,问问兄嫂的意见。
映璇初提此事时,她是一万个不想答应,让渡爵位?傻子才让渡。
但经由映璇分析利弊,却发觉此举是以侯府为重,以眼下的大局为重。
听到最后,听到是让渡给远哥儿为世子时,她心里已经彻底被说服,险些立刻答应下来。
转念想到,此事绝非小事。
她一辈子做事莽撞,常吃了冲动的亏,让渡是大事,她必须得回娘家去听兄嫂的意见再表态。
“知道了婆母。”韦映璇本也没指望陈氏立刻答应下来。
她起身道:“您好生休息,儿媳先告退了。”
走得时候左右看了看,只看见桃红和柳绿在外间忙碌,却未看见胡妈妈。
她奇怪地问:“胡妈妈呢?今日怎未见她?”
桃红道:“回大奶奶,胡妈妈已经几日未见了,昨日您和夫人去王家庄子上,奴婢便未见过胡妈妈,今日也未见,方才夫人还让奴婢们寻一圈胡妈妈,她未告假,突然就不见了人,也未跟夫人打过招呼,真奇怪,不知去了何处。”
韦映璇挑眉。
既然未和婆母说,也未提前告假,那便说明胡妈妈并没有出远门的打算。
突然离开,要么是出了急事,要么是出了意外,不会有第三种可能。
她将此事记在心上,回去跟齐妈妈说。
齐妈妈寻思了一阵,摇头道:“老奴觉得不妙,胡妈妈恐怕凶多吉少,此时天都黑了,老奴明日一早便叫人在侯府几处湖里打捞,难保是走夜路掉在湖里。”
人突然没了,就怕是悄无声息死在何处。
韦映璇点头,又问齐妈妈:“侯爷可回来了?”
“尚未。”齐妈妈很鄙夷地道:“伏虎和小五跟着,说去了酒馆酗酒。”
韦映璇有些心不在焉,她对齐妈妈说:“我方才对婆母说了让渡爵位。”
“啊?”齐妈妈瞪圆了眼睛,“您才刚有的念头,便对夫人说了?”
韦映璇点头,“说了。”
原本打算今晚再和齐妈妈一起梳理梳理,深思熟虑后,理出一套完善且严密的说辞,明日再和陈氏商量。
但方才陈氏说到侯府已然落败时,她突然觉得时机到了。
今日圣旨来,改变了她之前的所有策略。
她想,侯府先前名声是毁在外,在本家族内的地位和根基还在。
远哥儿今后承袭侯府之后,尚且可以通过他自己的努力振兴侯府,重新挽回声誉和圣恩。
但今日一道圣旨下,侯府是将所有族人都开罪光了,也成了全族人的耻辱。
如此不堪的侯府,远哥儿要继承来做什么?
她本还在暗暗埋怨皇帝为何要降下如此重的惩罚?族人怨气滔天,哪里是能轻易消弭的?但当她想到“让渡”时,突然豁然开朗。
一个新的念头浮起。
皇帝如此惩罚,兴许反是成全了她和远哥儿……
让渡,便是说将爵位无条件让给兄弟、堂兄弟。
前朝虽有让渡的例子,但大历建国以来,却还未有勋贵人家让渡爵位的。
即使是子嗣凋零的勋爵人家,也晓得过继族里的孩子到自己名下承爵,哪里会轻易让渡。
就算心甘情愿让渡出去,还须出具合情合理的理由,上奏请皇帝开恩降旨允诺。
她第一个便要先说服陈氏。